文档详情

构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析与建议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8.53KB
约7页
文档ID:191656148
构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析与建议_第1页
1/7

构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析与建议 构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2011年,陕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合民建陕西省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就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下文是本次调研形成的分析与建议一 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的基本概况(一)西北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情况近年来,西安经济的迅速壮大推动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也为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2010年,西安实现生产总值3241亿元,占西北五省区省会(首府)城市总量的46%,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截至2010年末,西安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226家,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9044.15亿元和6591.73亿元,各项金融指标在西部各大城市中仅次于重庆、成都,列第三位;银行存贷款余额、保险费收入等主要指标占到西北五省区省会(首府)城市总和的46%以上;多数金融机构的区域分行或总部均落户于西安即使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西安市的银行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保费收入等指标也处于龙头地位在亚欧大陆桥(新丝绸之路)上,与郑州、兰州相比,西安在利用资本市场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2010年末,郑州拥有国内上市公司16家,西安拥有上市公司28家,西安上市公司的市值远远高于郑州。

从经济总量来看,2010年西北地区合计实现生产总值22553.6亿元,其中陕西省为10021.5亿元,占44.43%,为西北地区首个超万亿元的省份,发展速度高于全国从金融业发展情况看,2010年末,陕西省共有9大类6383个银行金融业营业网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20734.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59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0222.2亿元,其中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占西北地区合计数的44.4%和43.2%;有4大类110个证券业经营机构陕西省证券业交易总额为14940.1亿元;有4大类2442个保险业经营网点,保险业总资产达到618亿元;各项金融业指标均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为在西安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二)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工作情况立足于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经济区建设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陕西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把西安建成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特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后,在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需要更加迫切。

2010年1月,西安市制定了《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规划纲要》,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从2009年起开始设立金融发展专项基金,目前基金规模已经达到1亿元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规划正在制定之中综上所述,随着陕西省经济迈上万亿元生产总值大关,以西安为核心的陕西金融业正处在快速成长发育之中,表现在基础条件初具规模,在西北地区地位凸显、影响力提高,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逐渐增多,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需要愈加强烈各项策划工作正在有效运作之中二 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析判断与现实选择(一)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及其演进模式金融中心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发挥资金辐射作用,金融服务品种多样化,金融基础设施发达,金融业务相对集中,资金流动相对便捷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金融中心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在较大区域内有足够的经济辐射力和各类要素资源的凝聚力②有高度集中且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各类金融机构品种齐全且数量和规模足够,金融业在当地为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GDP比重在10%以上;贷款余额与GDP之比约为2∶1或3∶1;证券化率(即所有上市公司市值与GDP之比)为1∶1;保险市场、要素市场的市值规模达到较高水平。

③有健全的金融法规和地方防范金融风险的监管制度以及宽松的金融业发展环境④稳定的政治环境及具有较高的金融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政府及官员⑤良好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系统和先进的通信设施⑥具备充裕的金融人才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大体分为自然渐进和政府推进两种模式自然渐进模式是指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自发创造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张,金融制度和法规逐渐完善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形成金融中心政府推进模式是指区域经济发展尚未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心城市还不具备形成金融中心的条件,政府利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经济环境等优势,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政府部门主导、设计、支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推动金融业超常规发展,进而形成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类型可分为行政总部集聚型、要素市场集聚型、结算型(纽约、新加坡金融中心属此类型)等一般而言,在一国之内可有若干个区域性金融中心例如,美国就形成了6~7个区域性金融中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认为,中国有可能形成4~5个区域性金融中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提出要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鉴于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占据高端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加快构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对于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构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析与一般国际经验对比,构建西安区域金融中心存在以下约束条件:①经济总量偏小目前,与武汉、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城市相比,西安地区的经济总量不大,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西安市和陕西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只有7.3%和4.1%经济和金融业的辐射力极其有限②金融资源偏少目前西安地区金融资源不足,缺乏实力雄厚、辐射能力强的大型金融机构,如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缺乏机构投资者以及金融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外资金融机构也明显较少民营非银行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典当公司、融资公司等)数量少、规模小③人力资源缺乏虽然西安高校多,培养了不少金融人才,但由于本地金融业就业容量有限,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各金融企业普遍缺少富有经验的高级金融经营管理人才④金融生态环境薄弱与金融业发展相关的生态环境建设尚不尽如人意,尤其在法治环境和企业诚信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⑤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业务管制较严,存贷款利率弹性不足,计划定价特征明显;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深化程度不够,如现金交割仍很普遍,各种银行卡普及程度有限,金融服务层次较低,资本金实力较低,管理水平不高,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粗放式经营仍是主流。

⑥发展规划不够明晰构建金融中心的定位不够清晰,发展目标不够明确,扶持政策力度不够也不到位有限的金融资源在空间布局上也较为分散经过多年努力,西安已经形成城内和高新开发区两个相对集中的金融资源集聚区,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西北地区金融资源最大的集聚区,50%的驻陕银行区域总部以及50%的陕西上市公司集中于该区,陕西省10%的GDP和西安市20%的GDP由该区创造应该说,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区域金融中心的雏形,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相对成熟而将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主体承载地定位于浐灞,建设金融商务区的做法明显不利于集中有限的金融资源,值得商榷基于以上多重约束,西安在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条件方面,与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以及中部地区的郑州等存在竞争关系的城市尚有较大差距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存在着起步艰难的实际困难三)构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判断与现实选择根据以上情况及分析可判断:从建设西安国际大都市的需要以及西部大开发和陕西引领大西北的要求看,构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非常必要;从陕西在西北的龙头地位以及西安在西北乃至黄河中上游城市中的地位和区位条件看,未来无论我国形成几个区域金融中心,西安均具有成为其中之一的潜质和可能,但与成都、重庆的竞争不可忽视;虽然西安和陕西省的金融业有了一些基础和有利于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因素,但总体上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我们作较长时间的持续努力。

据此,我们认为,构建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最为现实的选择应该是:扎扎实实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勾画好金融业和金融中心的蓝图;打好金融中心所要求的基础;寻找与北京和上海甚至香港金融中心错位、配套、延伸发展的机遇,追求金融业的跨越发展为此,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把高新区打造成为西北金融机构总部区,突出其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特色;把浐灞区打造成为金融后台产业区,突出其能源金融、西部低碳金融特色;其发展的路径是提升金融业的规模和影响——形成省际金融联动中心或区域有关金融要素或业务区域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三 支持金融业发展与促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的政策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市齐抓共管(1)加强省政府对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领导和协调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载体在西安,却是事关陕西省的大事建议在省级层面建立西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参照上海的做法,在陕西省金融办下设立“西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服务处”,切实推进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进度2)建议西安市成立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推进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事宜3)将金融中心建设情况列为考查西安市目标责任管理的主要指标二)完善规划体系,突出特色定位(1)在陕西省金融业“十二五”规划和“国际化大都市下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研究”基础上,尽快制定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十二五”规划或中长期(2011~2020年)发展规划。

2)要分阶段设置陕西省和西安市金融业发展目标以及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在打好基础、创造环境、促进金融业扎扎实实扩张等方面做足功课,不可急躁、冒进3)在定位上,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创新,寻求特色和差异化发展要认真分析我们已经具备和可能形成的条件、现有的资源和周边的可利用资源,以及西安及全省经济辐射范围所产生的金融需求,由此确定金融中心的类型定位和范围定位重庆设定打造区域结算类金融中心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立足西安,面向全国,寻求与已经形成或基本形成的金融中心互补与延伸发展的机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西安在全国地理版图上居中且位于西北与中部板块交接的天然优良位置,常年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以及科教发达、基础设施完备和各种资源供给相对充裕等,在全国乃至全球区域是少有的金融后台产业发展的绝佳之地,与香港、北京、上海金融中心做配套和后台支撑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浐灞区域定位发展这些应当非常适宜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吸引国际国内金融机构的灾备中心、数据中心、票据中心、信用卡中心、客服中心、服务外包基地、培训中心等落户浐灞,用不长的时间打造我国最具特色和规模的金融后台产业基地三)认真解决金融资源布局分散问题按照国内外经验,在城市空间区位上,金融中心相对集中于各种条件成熟、人气旺盛、地理位置合适的黄金高档地段,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香港中环、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等著名的金融中心,无不如此。

西安非常有限的金融资源在空间配置上的分散状况,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对此,比较高新区、老城区、浐灞区三地的综合条件,我们认为,应当把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主体空间定位在高新区,其他区域可以作为这个中心的配套协同板块需要指出的是:在金融行业,其业务可以形成特色,但特色业务和创新离不开金融业的本体业务人为地将创新及有关特色业务冠名于一些金融区的称谓上不一定科学和适当,也不符合金融业产业链的分工要求四)整合各方资源,深化改革创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