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季刊) 1996年增刊 MUS ICOLOGY I N CHI NA● 唐 平钢琴多彩音色的探求“音色” 的名称来自于绘画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红色给人以强烈、热情的感觉;白色象征着纯洁;蓝色使人感到宁静、和平一个善于表达细腻情感的画家,便是善于运用和调配色彩的人音乐上,不同的音色犹如相异的颜色,也能引起人们的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愈是细腻的演奏,音色上的变化愈是丰富画家的调色盘中即使只用一种色调,也有深浅、层次的不同钢琴演奏者,应该用他的双手在琴键这个调色盘中调出各种各样的情绪与气氛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只用一种声音去完整地表达一首乐曲,“变化”是艺术中最重要的特质要用双手在钢琴上调配出各种音色,必须熟知双手在何种动作与情况下会出现何种音色,如何去设计应用它们,使得弹奏出来的乐曲富于变化而生动一 自然滑落的音色自然滑落的音色是透明、 圆润的 它通常出现在乐曲或乐句开始的第一个音上 视乐曲的需要,既可发出极柔和的音色,如秋日里无声无息飘落的树叶;也可发出清脆的音色,似宁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小石子音量的大小,音质的柔和、明亮,气氛轻快或宁静,都与手腕的用力、 落下动作的快慢与指尖的控制有很大的关系。
如德彪西前奏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的主题旋律这首乐曲需要很轻柔的声音,因此,在乐曲的开始处,手腕微微抬高做一个呼吸,看好要弹的bD音,用右手第五指前端肉垫处触键,在指尖触键的同时,手腕向琴键内一推,使指尖的力可以慢慢在键上发声,而后手腕继续向下将力量完全推入指尖,动作好似小鸟缓缓飞落在树枝上;心情上则象是抚摸一个心爱的宠物般,温柔又小心二 水晶般的音色晶莹、 透亮的声音,感觉上好似在观赏一件水晶工艺品,音色能引人进入一个透明、 清爽的想象世界中 在拉威尔的许多作品中常见此类音色 如他的小奏鸣曲,第二乐章的始句弹奏时,手腕提高呼吸,触键时手腕稍微高且硬一些,使用前臂下沉的力量来触键,手指要非常坚固,手腕不要有推的动作,待指尖落键后手腕就不再下沉三 快速的音色在乐曲的快速进行中,清晰、 纯净的声音如珠落玉盘,线条圆滑,自由自在,带给人以轻松愉快通常在巴洛克与古典乐派的乐曲中会出现此类音色,不过在肖邦一些轻快的圆舞曲以及其它的乐曲中也常有出现演奏肖邦《诙谐曲》(作品31号)的快速走句时,手型自然,使力量集中于正在弹奏的手指上手指在弹下前,先抬起(即预备动作),再以指触键,使音色明亮如玉,手腕要有方向感,可以运用“圆” 的手腕动作,不会有梭角产生。
四 连音线下的各类音色音乐中的分句,就象标点符号一样,又象说话中的呼吸弹奏中,通常以手腕自然的提起放下,代表线条中的分句 有时配合着身体的呼吸,有时手臂辅助手腕的动作做分句,在这个动作下,音乐变得自然有了语句色彩,音乐的语言也能清晰地被讲述出来深刻、细腻的声音,在音乐中诉说温柔、有情感的话语,有时是含蓄带哀怨的心情 在许多缓慢的音乐中常见到这类音色,这种柔美的声音,通常是作曲家为表达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怀所做的自我独白如肖邦叙事曲(作品第23号)副部主题弹奏时,先把手腕提起做呼吸,然后以滑入的方式,用第一指和第四指的指腹触键,因接触琴键的面积大,故声音柔和在旋律进行中,手指要尽量贴键,以手指的第一指关节为动作主体,在手指向前或向后的水平动作中使琴键在不知不觉中下到底,从而发出极轻柔、 却仍然具有集中凝炼的穿透力的柔美音色 当旋律进行到一个高点时,需要多一点“心” 在里面时,手指可稍稍抬高,准备好再弹下另外,在某些旋律中,一个乐句的线条有时很长,此时要注意音乐的律动,通常在每小节的第一拍上使手腕稍稍下沉(不是强音),再顺着音符的走向带起手腕,至下一小节的第一拍再下沉如此,手腕能放松,旋律较能有重心的感觉,不致于有轻飘飘不知归向何方之感。
连线下标有断音的符号,表示似断非断,欲言又止,充满着哀怨情绪的声音,音色黏黏的,有着藕断丝连的情感五 断音的各类音色在断音的弹奏上,许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往往以为断音就是极短的音,手指就如同摸到了火盆,碰着琴键,马上就缩回来,片刻不敢停留其实断音有很多弹法,而且音色的变化是非常丰富且有趣味的最主要的差异并非是要我们去计算到底弹了多长时间,而是在于提示我们心情上应有不同的感觉1、 一般性的断音 断音虽短,但手指要坚硬,才能深入琴键 手腕从上落下时,指尖要迅速地伸入琴键,手腕再以快的速度把手带起 如莫扎特奏鸣曲(作品330号)第一乐章第一小节的断音,需要明亮的断音音色,手腕要从较高处落下,第5小节则要轻巧的断音色彩,需要手腕放松带动,不要离键太高2、 拨弦色彩的断音 在钢琴上我们也能弹奏出象弦乐器上拨弦所产生的音色弹奏时要求指关节和指尖的肌肉都要绝对的坚固 运用手腕细微而快速的动作,加上指尖向手掌内一拨而发声,拨的动作有点象抓,象勾弹奏琶音的每一个手指都要很有力,手腕要放松,才能在快速的弹奏中拨出象竖琴般的音色每弹完一个和弦,手腕一定要提起放松,然后再弹下一个和弦,这样才能弹出亮丽的声音。
3、坚固的断音 象捣米时,木棒直下石臼的声音,干脆、利落,声音可轻可重弹奏时,手腕不动,以前臂的抬高、 落下,带领指尖触键而发声,在快速的乐曲中,肘关节动作需要灵活和快速 如德彪西《版画集》第三首“雨中花园”:这段乐曲气氛是活泼的,弹奏时,手臂提高后快速落下,使指尖发出透亮而有趣味的声音并且左右手都需要很自然而放松地上下交替着,音乐的气氛才能被完整的显示出来如果在缓慢而声音微弱的乐段中,奏出较沉而坚固、来自遥远的定音鼓声音,动作则要小一点,慢一些4、 完全以断音弹奏的乐曲 可以产生快乐的或紧张的气氛,也可有旋律性的吟唱 在某些乐段中会注明(Non L egato),我们不可视而不见某些作品则以连续的16分音符来表示 在巴赫的作品中,诸如基格舞曲、触技曲中的部分乐段完全以断音弹奏的乐曲,也需要乐句的划分,·261·中国音乐学(季刊) 1996年增刊音乐走向与呼吸等要求 整体来说,每一个小断音以一个小的手腕跳动使手放松(动作非常小,几乎看不出来);大的乐句则靠大的手腕动作,延伸到下手臂的带领5、 轻飘而无负担的和弦断音 在平静的乐曲结尾,我们常见此类和弦断音 此时可以想象轻飘而无负担的音色来表现,使声音象一阵风、一缕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六 八度音与和弦音的音色1、宽广、有回响的声音 可以表达深刻、强烈的情感、正义感,也可以表现宽广的胸怀,深厚深远的气氛2、冲击性声音 激烈、尖锐的音色,在情绪上能给人以强烈的刺激,犹如绘画强烈刺眼的色彩,在人的感官上引发冲动感 左右两手皆可用冲击性的音色弹奏触键时,手腕坚硬而高,指尖是最低点,用整个手臂的力弹奏七 重复音的音色1、一般性的重复音 一般来说,在旋律上的重复音,一定有它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可借着音量上的变化渐强或渐弱,来使它走到目的地,不要用加速或渐慢,除非有必要如德彪西《为钢琴而作》 第一首 “前奏曲”,此曲有许多重复的和弦,如果全以同等的音量弹奏,音乐易形成沉重无法流动的音块因在每小节有^记号下的第一拍弹奏完后,松弛一下心情与音量,再慢慢加强,将音乐带到下一小节的第一拍上,音乐较能有流动的方向2、酝酿气氛的重复音 在乐曲中,有一些重复的和弦,借着其在节奏与和声上的特色,帮助作曲家烘托了某种心中要表现的气氛,这些和弦要十分平均、放松,不能喧宾夺主八 音色的调配1、对比 佛瑞的即兴曲(作品34号)由第27小节至34小节,音乐一直处在热情的高歌之中,声音深情且厚实但是到了第35小节,心情却突然地转变,变得很平静。
因此,在第35小节的f2八度音除了要突然转弱外,也需要以非常深入地触键,获得极轻柔宁静的音色来表达在第34小节结束时,手腕在不影响ba1音的长度下迅速提起,再轻轻地滑入f2的八度音这种对比的色彩,必须依赖我们在心情上的真切体会,和音色的表达能力,才能有意义地传给他人2、层次 巴赫《法国组曲》第四组,阿勒芒德舞曲第六小节,右手需要明显地掌握住两种不同音色层次的线条,这种音色上的差异,就如远山、近山在绘画上以颜色的深浅来表示3、交错的线条 以对位方式写作的乐曲里,主题不断地在各声部交错出现,此时如果每一声部皆以同样的音色来弹奏,势必造成混乱的局面,耳朵不知应该选择哪一个线条,作为音乐进行的依据因此,当我们需要强调那一个线条的时候,我们一定给予这个线条某种特殊的声音,好象在一块织锦缎中,一条亮丽的金色线条,夹杂在各色的线条中,使人一眼便能看出当主题出现在低声部时,右手的两个声部除了用比较弱的音色弹奏外,本身还可以有一些音色上的层次变化4、变化 如巴赫 《二部创意曲》,第6首主题(第21小节到27小节)与插句节奏型态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音色表现主题以很连的歌唱性音色弹奏,而插句(第28小节到31小节),则以活泼可爱的断音来表现,在气氛上达到变化的特色。
5、主题与和声 在有些乐曲中,我们的左右手都要同时掌握主题与和声此时除了可以用不同音色来区别两者间的差异外,也要注意主题里各音之间的连绵不断,小心指法的使用,不可全靠踏板的帮助九 “敲击性”音色前面,我们探求了音色的柔美,指触的精细,即古典主义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透明、纯净的音·361·中国音乐学(季刊) 1996年增刊色;浪漫主义音乐的甜美的歌唱性音质;印象主义音乐的飘渺朦胧的神奇音色而二十世纪的钢琴音乐一改往日风貌,“敲击性” 的音响作品层出不穷,成为本世纪钢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音色当然,“敲击性”不等于敲打钢琴既要使音色具有金属铿锵的尖锐特征,又不能粗糙难听 要领是:每个手指保持笔直的坚挺;手腕毫不松弛,但不僵硬;在手指触键过程中手臂自上而下做垂直运动 不做任何曲折的弧线状运动 致于具体运用手臂的哪个部位,由乐曲速度的快慢而决定;垂直快触键,力量爆发点与触键点合一;发力时间极为短促,并尽可能地离开键盘 即使需要比较歌唱的音色,也要柔中有刚,内有“钢骨”支撑,以显示挺拔与铿锵十 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音色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音色,多半属于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如蒋祖馨《庙会》第四首“笙舞” 。
此曲要求四度平行演奏,这具有笙的吹奏特点 由于笙的吹奏音色具有较强较明显的音头,所以在弹奏时,既要有较快的触键速度,又要尽可能地使音的共鸣能有足够的延续可用踏板辅助再如赵晓生《冀北笛音》,此曲模仿的是笛子的演奏技巧 笛子的吐音、 颤音、 尖舌音、 长倚音、短倚音等音色在乐曲中皆有表现 在演奏时,我们要用不同的指触:快触键、慢触键、浅触键、用指腹摸等等来获得特定的音色黎英海改编的《夕阳箫鼓》 模仿了鼓、箫、古琴、琵琶、古筝等多种民族乐器,因此在演奏时需要敏感的音色变化 即箫的音色朦胧悠远,古筝的音色偏于宽厚气派,琵琶的音色清脆而有弹性,古琴须有虚实之别弹奏中国钢琴作品与西方钢琴音乐的触键没有什么不同 如有不同的话,就是在中国不少追求“清、高、淡、远”意境的作品中,常常需要用指腹肉多的部位,极轻地抚摸琴键,恰如弹奏古琴时“抚琴” 一般,从而产生非常轻柔、虚空、高洁、飘渺的音色,如同古琴的泛音一般总之,音色是无法讲述完全的,因为它是由大千世界和人的情感派生出来的以上提到的是我们经常用到的音色及弹奏方法但是总的归纳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手腕下沉推入而产生的音色,声音温暖饱满;手腕稍高不动,直接落下产生的音色就较坚硬。
用指尖触键,声音较亮;用指腹触键,则声音柔和因此在音色的分野上,似乎也与绘画上相同,有属于暖色系列,也有属于冷色系列的,调法就看乐曲的需要和个人的喜好与品味了,但是在建立个人喜好之前,一定要先吸收各种音色的弹法,双手能先掌握住一些基本色彩的表达,才有能力达到自我的发挥作者简况: 唐 平,女, 1960年生,现在洛阳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系任教● 张 纯简论音乐基础教育与钢琴即兴配弹之关系在钢琴上弹奏正确的和声、 织体,现没有什么合“法”规章,单音配八度、或八度带钩(八度中间的二指音位)教学“法”,在相当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