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评价目录1、制定质量模型 12、选择度量 4.3、建立度量评定等级 5软件质量评价说明软件的质量可以理解为软件满足明确的和隐含的要求的能力GB/T 18905—2002(ISO 14598—1999)《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中概述了软 件产品评价的过程,提供了评价需求和指南其中软件产品通用的评价过程中进 行软件质量评价主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质量模型,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 等级1、制定质量模型软件质量评价所用的质量模型通常代表软件质量属性的总体,这些质量属性 用特性和子特性的分层树结构进行分类该结构的最高级由质量特性构成,最低 级由软件质量属性构成我国2003 年颁布的 GB/T 16260—2003(ISO 9126—2001)《软件工程 产 品质量》提供了一个通用模型它定义了 6 种软件质量特性,见下图,包括功能性、 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这些特性还能进一步被分解为具有可测量属性的子特性在特定使用环境下,质量特性的组合效应被定义为使用质 量软件的每个质量特性和子特性都有定义对于每个特性和子特性,软件的能 力由可测量的一组内部属性决定质量特性可移植性性合适性 准确性 互操作性 保密安全 性成熟性容错性 易恢复性易理解性 易学易操作性 吸引性时间特性 资源利用1、 功能性:是指当软件在执行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满足明确和隐 含要求功能的能力。
1.1、 合适性:是指软件产品为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的 功能的能力1.2、 准确性:是指软件产品具有所需精确度的正确或者相符的结果及 效果的能力1.3、 互操作性时指软件产品与一个或更多的规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1.4、 功能性依从性:2、 可靠性:是指在指定的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 能力2.1、成熟性:是指软件产品避免因软件中错误的发生而导致失效的 能力2.2、容错性:是指软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软件产品维持应有的性 能的能力2.3、易恢复性:是指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恢复正常的能力2.4、可靠性依从性:3、 易用性: 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 引用户的能力3.1、易理解性:是指软件产品使用户能理解软件是否合适以及如何能将 软件用于特定的任务和使用环境的能力3.2、易学性:是指软件产品使用户能学习它的能力3.3、易操作性:是指软件产品是用户能操作和控制它的能力3.4、吸引性:是指软件产品新用户的能力3.5、易用性依从性:4、 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 当的性能的能力4.1、时间特性:指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挺浓适当的 响应和处理时间的能力。
4.2、资源利用性:指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使用合适 的数量和类型的资源能力5、 维护性:是指软件产品可被修改的能力修改可能包括修正、改进或软 件适应环境、需求和功能说明中的变化6、 可移植性:是指软件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6.1、易安装性:是指软件产品在指定环境中被安装的能力2、选择度量在测试中测试对象不同注重的测试特性也不同理想情况下在进行评测时需 要先选择测试特性但是实际工作中如果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起来比较繁琐,由于项目需求变化 也比较频繁,每次测量时都按照步骤进行比较繁琐有时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在软件产品的 6 个质量特性中前三个(即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是对实际使用影响较大质量特性,也是每次测试的重点;后三个质量特性在目前的实际的测试中涉及的不太多(效率在目前的测试中涉及的不太多,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在设计阶段一般会考虑)因此软件评价的特性我们可选择:功能性、可靠性、 易用性这三个作为软件测评的必备项3、建立度量评定等级以上我们选择了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作为软件通用的评测特性测试中对每个质量特性进行定量的测评,结果也是这些标度的集合测试结果反应到确立的某一个标度上。
将标度可以分成两类:满意和不满意 其中不满意即不可接受,其中满意会较常用,满意可以细分为 A,B,C 三个层 级见下图:(A)超出要求:功能完成、稳定、易用(B1)目标范围内:无问题(B2)目标范围内:有问题需要确认(C)可接受的最低限度:问题较多需修复(D)不可接受:问题较多不能完成功能不满意(B3)目标范围内:有问题需修复综上所述,软件质量等级可分为以下等级(同时也可设置对应的分值,但是 这个分值的绝对值的大小不能完全代表好坏,需要结合质量特性结果来分析):大标度详细标度或说明分值A (超出要求)>功能完备、稳定、易用,无可挑剔;6B (目标范围内)说明:该标 度最常用蒋 其细分为B1, B2, B3> B1:没有问题> B2:出现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较低或者需要确认的问题;> B3:有影响使用的问题存在,需要修复;543C (可接受 的最低限 度)>有影响使用的问题存在,需要修复且较多;2D (不可接受)> 软件不能达到相应的使用目的,1实例:新项目的测试一般至少会包括三个质量特性,因此测试结果可表述为:软件 质量分值为:9,质量特性结果:B2B3C表示功能上有些问题但是对使用影响 不大;稳定性上存在的问题偏多只能按正常路径操作,一有异常就出故障;同时 易用性是可接受的最低限度,不好使用,要达到一个功能目标需要很多操作。
较大的需求变等包含设计时,测试结果一般也是代表功能性、稳定性、易用 性的三项的组合,同上;较小的需求变更,线后用户反馈的程序 Bug 修复,按要求完成即可不包含或者较少包含设计,因此测试结果可描述为:软件质量分值为:5,质量特性结果:B1XX表示按要求完成没有问题,不涉及稳定性和易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