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昆虫与环境条件一、昆虫的习性(一)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一)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 日出性昆虫日出性昆虫(diurnalinsects):如蝶类、蜻蜓、步甲和虎甲等,它们均在白天活动 n 夜出性昆虫夜出性昆虫(nocturnalinsects):如小地老虎等绝大多数蛾类,它们均在夜间活动蚂蚁昼夜活动的昆虫昼夜活动的昆虫:如某些天蛾、大蚕蛾和蚂蚁等,它们白天黑夜均可活动 (三)昆虫的趋性(三)昆虫的趋性n趋性(taxis)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趋向活动称为正趋性,负向活动称为负趋性昆虫的趋性主要有趋光性、趋化性、昆虫的趋性主要有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等:趋温性、趋湿性等:nn趋光性趋光性: 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不同种类,甚至不同性别和虫态的趋光性不同多数夜间活动的昆虫,对灯光表现为正的趋性,特别是对黑光灯的趋性尤强 n趋化性趋化性: 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其正、负趋化性通常与觅食、求偶、避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
n如一些夜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菜粉蝶喜趋向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而菜蛾则不趋向含有香豆素的木犀科植物上产卵,表现为负趋化性 (四)昆虫的假死性:(四)昆虫的假死性:n 假死性(feigndeath)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或震动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假死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而离去的现象如金龟子、象甲、叶甲以及粘虫幼虫等都具有假死性假死性是昆虫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 (五)昆虫的群集性:(五)昆虫的群集性:n 同种昆虫的个体大量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称为群集性(aggregation)但各种昆虫群集的方式有所不同,可分为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两种类型n 如:舟形毛虫(临时性群集)、n东亚飞蝗(永久性群集永久性群集 )n 舟形毛虫(六)昆虫的扩散:(六)昆虫的扩散:n是指昆虫个体经常的或偶然的、小范围内的分散或集中活动,也可称为蔓延、传播或分散等n昆虫的扩散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n完全靠外部因素传播 、由虫源地(株)向外扩散 、由于趋性所引起的分散或集(七)昆虫的迁飞(七)昆虫的迁飞 : n 迁飞(migration)或称迁移,是指一种昆虫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n昆虫的迁飞既不是无规律的突然发生的,也不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某些不良环境因素的暂时性反应,而是种在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环境的遗传特性,是一种种群行为但迁飞并不是各种昆虫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特性 (八)昆虫拟态和保护色拟拟 态态 : n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mimicry)n枯叶蝶、尺蛾幼虫、竹节虫 枯叶蝶 竹节虫叶滫 保护色保护色 保护色(protective co1oration)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