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欧中世纪建筑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8MB
约34页
文档ID:514486228
东欧中世纪建筑_第1页
1/34

东欧中世纪建筑 时代背景: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于帝国东部的拜占庭,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步分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也是东正教的中心 建筑艺术成就: 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型制建筑彩色镶嵌和粉画装饰艺术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圆穹顶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 3、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4、色彩灿烂夺目西欧教堂建筑 1、罗马风建筑——新秩序的确立,坚厚、敦实、不可动摇 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又叫(“罗曼内斯克”)罗曼建筑,似罗马,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 外形: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像封建领主的城堡,(显示教会权威) 钟塔: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 采光: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 内外部装饰:内部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外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雕塑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

n砖石拱券结构在大型教堂中又重新流行起来 1、前院去掉,重视西立面拉丁十字结构平面,加大加高2、外观封闭,类似城堡3、门窗为半圆形拱券4、艺术造型——连列券廊5、几何性、完整性、多样性,更注重内部功能与结构体系的有机结合 亚琛大教堂,公元792-805年 它属于向心式陵墓——圣陵类型的教堂,外观呈16边的多角形,内部支撑圆顶的轻型圆柱构成8角形至于其他的礼拜堂、侧廊和一座哥德式诗歌坛,都是日后增建——仿罗马式 n达兰姆达教堂中殿, 公元前1110-1153年 诺曼式风格,成为仿罗马式建筑中独树一帜又影响深远的一种形式 比萨主教堂群 哥特式建筑——神性的浪漫、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 n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 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n文化背景: 宗教迷狂——神权文化 世俗激情,力显城市骄傲——市民文化 n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n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 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n影响范围: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结构特点 n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维护部 分减薄,使拱顶减轻n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住其侧推 力,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 外部特点 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 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 装饰特点: 几乎没有墙面可做壁画或雕塑祭坛是装饰重点 两柱间的大窗做成彩色玻璃,极富装饰效果 4 艺术造型特点 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 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 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 典型构图是:两边 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 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亚眠主教堂 科隆大教堂 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建在莱茵河畔,以轻盈、 雅致著称于世,成为科隆城的象征,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它是当时德国人兴建的一座宏伟的纪念性建筑后来成为德国宗教、民族和艺术统一的象征。

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前后整整持续了632年,是欧 洲建筑史上建造时间最漫长的建筑物之一 米兰大教堂 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内部比较幽暗,外部全由光 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 风格特点 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内部空间高旷、单 纯,具有垂直向上的升腾感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 尖峭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