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局面教学设计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92KB
约8页
文档ID:201915537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局面教学设计_第1页
1/8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本课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二、 学习目标:学习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等根本史实,感知春秋战国学术自由,思想发 展的繁荣识读《老子》《论语》,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辩证分析老子、孔子 的思想通过史料研读,学习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历史现象了解百家争鸣,弘扬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学习先贤们以天下为己 任,关心国家开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三:重难点重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区分诸子百家中主要流派的思想,理解“百家争鸣” 现象与春秋战国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流程第一环节:观看视频,导入新课1. 播放“百家争鸣”的视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问题1.简要说出百家争鸣的概念2.说出百家 争鸣的代表学派和人物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初步了解“百家争鸣”的时 期、含义和代表人物2. 呈现时间轴,展现百家争鸣出现的时间发端于春秋时期,开展继承于战 国时期,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第二环节:自主学习,构建结构1. 表格梳理先秦思想家成就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梳理核心史实,完成表格。

2. 根据自主学习成果,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理清核心史实之间的历史 内在的继承与开展的递进逻辑关系第三环节:主题探究,精讲点拨主题探究一:走进老子朴素辩证的世界;1. 讲生平,听故事,学思想请学生解读老子的图片,从图中看老子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人,充 满智慧通过解读老子形象,产生对老子的尊敬和好奇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老子的生平: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史 书中有关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史记》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吏”(管理藏书的史 官),就是孔子问礼的老聃2. 阅读材料二,听老子的故事这那么材料通过故事形式,帮助学生增加 对老子思想的理解,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故事反映了老子主张以柔克刚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 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激发学生思考老子思想对今天是否仍有指导意 义,旨在让古人的思想照进了现实,说明了历史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学生讨论故事以后,对照课本第38页关于老子思想的内容,将材料三 摘自《老子》的史料进行翻译,说老子的道家具体思想得出老子的核心思 想是:道此处要求学生齐读老子的思想,并进行当堂记忆教师点拨指出老子的这种朴素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不仅忽略 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 升开展的。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具有一 定的消极性老子的学说对后代中国哲学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唯物和唯心 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带着学生看书本第38页上图片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 子》,《老子》亦称《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此文物1973年出土, 高24. 2厘米,但和传世的今本《老子》有较大的出入此局部重在对书本上的图片进行解读,并且培养学生对图片史料阅读 的方法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老子都有很高的赞誉但就 是这位最高代表,这位世界顶级的哲学家,他的全部著作只有五千个字,而 且他的生平又是扑朔迷离主题探究二:解读孔子弘毅人生的思行(一) 三十八字总结一生呈现两幅图片《孔子》、《论语》和一那么摘自《论语》的史料带着学 生解读图中孔子形象,说出图中的孔子是一位仁慈的老者孔子对自己的人生用短短三十八个字进行了总结要求学生齐读材料,找出 关键词,理清这那么史料的内容,形成对孔子人生的初步了解《论语》是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 主张二) 艰难时世志存高远是什么样的环境促使了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呢?走进艰难时世的探究。

选用 《论语》中一那么史料,要求带着学生阅读后进行翻译材料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子诸侯出——《论语》(材料一设计意图意在背景展示春秋时期诸侯征战,礼崩乐坏孔子在那个时期, 如何去选择自己去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是随波逐流,而或是力挽狂澜,孔子明 确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己的使命)(三)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史料研读: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克己复礼为仁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一《论语》选用三那么摘自《论语》的史料,学生齐读后,老师对材料分别进行解读和总 结三那么材料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以及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后来孟子继承并开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了“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教师在此处添加两个小故事: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对孔子思想核心仁和为政以德的理解四)大学之道 杏坛至乐材料一:图《孔子讲学》材料二: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在东亚一直被视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确实是再适宜不过了。

我们称他为“孔夫子”,而“子”就是“先 生"的意思 一一摘编自费正清著《费正清中国史》材料三:子曰:“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孔子三十岁以后,就开始授徒讲学了呈现一张孔子讲学图和二那么文字材料, 通过读图和研读材料二,理清两者都反映了孔子创办学校的史实,孔子的授学打 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文字对图片进行了解 释说明材料二讲了孔子在历史上和世界上的地位材料三摘自《论语》,通过 孔子的言论,总结孔子在教育上的重要思想,并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学习进行分 析孔子做人很成功,做事也很成功是一个好老师,好学者他是一个满怀理 想的政治家,更是一个功在千秋的思想家但他也失败过最失败的时候,他曾 被人嘲讽为“累累假设丧家之犬”,而他欣然受之五)仁者担当人生化境 史料研读:材料一:孔子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 人,其颓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 累假设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 家之狗,然哉!然哉!" 一一(《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材料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 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 之,末由也已 一一《论语》选用三那么史料从时人、孔子及学生的角度看孔子,来塑造一个立体的孔子的形象教师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开展进行补充,对“祭孔”的由来与演变进行介绍, 表达孔子及儒家思想得到历史的认可六)读懂孔子,理解未来呈现当今世界孔子学院图标和两那么材料,启发学生重新认识孔子思想的价值 读懂孔子才能读懂自己,理解孔子,理解中国师:“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 出现了,它光辉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开展史上最华丽的时代”这个时 代便是“百家争鸣”时期探究三:辨析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一) 完成思维导图,探百家争鸣之因请学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0页,根据百家争鸣局部的内容,通过思维导 图理清百家争鸣的原因,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必然性二) 研读品味史料,看百家争鸣谁主沉浮呈现四那么材料,分别代表了儒家、法家、道家和墨家的言论和思想学 生结合课本第40至41页,对照找出相应的核心史实思想,并且思考在当 时的历史条件下,谁的思想更适用于大变革,培养学习中的思辨意识和立足当代的责任担当意识。

U!第四环节及时检测,稳固反应设计一道讨论题,意图立足百家争鸣中儒道法三家的思想,解决学生现实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思维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师总结:课堂小结用易中天的一段话来进行总结,百家争鸣各学派都 是为了求得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他们在并立中争鸣,互相吸 取融合,不断丰富,不断深入,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学术文化上空前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六环节:板书设计孔子道家创始人老子I——1.墨家创始人战国百家争鸣2.儒家代表人物时期历史影响3.道家代表人物4.法家创始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