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影的告别》的解读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50KB
约2页
文档ID:32423578
对《影的告别》的解读_第1页
1/2

对《影的告别》的解读《影的告别》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一部极具象征主义的作品因此,我将从两个方面,通过揭示“人”与“影”的象征意义,探究作品内含的思想情蕴,对文章做一个比较粗略的解读解读一:(从社会现实层面)“人”:亟待光明,厌恶黑暗;向往“天堂”和未来的“黄金世界” ,却只是麻木地等待别人的给予与创造,自己毫无实际行动(一直沉睡, “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 , “你还想我的赠品” ) 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和“空想主义者” 影”:对“天堂”和未来的“黄金世界”存在怀疑(“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 ,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意去” ) ;甘愿沉没于黑暗, “给黑暗捣乱” ,却又“彷徨于明暗之间” ,对于自己的反抗和理想的实现存在怀疑,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 , “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 ;甘心成为一个“历史中间物” ,以自己的斗争换取世界的新生,而自己“愿意只是虚空” (“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 “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 思想内涵:1.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希望,麻木地熟睡着,等着做好梦,缺乏“务实” 、战斗精神的人的批判。

2.表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思想——绝望与反抗绝望——向“人”告别,沉没于黑暗 3.战士孤独的心境——独自远行4.“历史中间物”思想——像影子一样,黑暗会吞并,光明又会使之消失,然而就在斗争与反抗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解读二:(从鲁迅个人方面)“人”与“影”是两个不同的鲁迅, 《影的告别》实际上就是鲁迅内心两种思想的交锋——受西方进化论影响的,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传统思想和根深于鲁迅内心深处,对未来怀有怀疑的悲观主义这是鲁迅对自己心灵的拷问,是他的自省,也正反映了鲁迅思想的矛盾性与深刻性象征鲁迅虚无精神和反抗精神的影子其实本身也有迷惘与孤独,对于将来要走的路,他自己也没有“指南针” ,也是“乱闯” ,也许这正是他要“独自远行”的原因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