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大纲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KB
约23页
文档ID:40731231
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大纲_第1页
1/23

1附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十一五十一五”规划规划工作大纲工作大纲一、编制依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目标,计划“十一五”期间解决 6000~8000 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5 年完成饮水不安全人口比例减半任务;经过 15 年努力,到 2020年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本大纲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03]652 号),水利部《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二、主要任务(一)对农村饮水现状进行调查,摸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及分布范围、饮水不安全问题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提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二)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分阶段目标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其措施三)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解2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任务、建设内容、投资计划,以及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

三、基本要求(一)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领导,为政府当好参谋,建议成立由水利、卫生、环保、国土资源、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协调工作二)各省水利部门要根据本工作大纲和当地需要,对调查人员和规划编制人员进行培训现状调查、规划编制及咨询专家要由水利、卫生等有关专业人员参加三)调查资料要真实可靠,不得随意更改;规划数据要有科学依据;对有关的基础资料要妥善保存四)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分阶段完成反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逐级把关五)规划水平年:以 2004 年为基准年,2010 年和 2020 年为规划水平年六)农村饮水安全已基本达标的地区,可不编制本次规划,但应将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情况逐级上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七)应认真总结“十五”饮水解困工作成就和经验,在摸清农村饮水现状的基础上编制规划;“十一五”规划应与总体规划目标相协调四、规划原则(一)(一)统统筹筹规规划,突出重点划,突出重点应根据农村供水发展特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地的重点和目标经济发经济发达地区,要依靠地方达地区,要依靠地方财财力,尽快力,尽快实现农实现农村村饮饮3水安全目水安全目标标; ;经济经济欠欠发发达地区,达地区,优优先解决先解决对农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较大的大的饮饮水安全水安全问题问题,同,同时时要与要与 2020 年全面年全面实现实现小康目小康目标标相一致。

相一致在在规规划中注意把握:划中注意把握:1.2000 年以来已安排过饮水解困项目的受益人口,以及已饮用规范自来水的人口,暂不列入本次规划2.水量、供水保证率和方便程度都能满足基本安全要求,只是细菌学指标超标,通过煮沸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人口,暂不列入本次中央投资的规划范围3. “十一五”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饮用水中氟大于 2mg/L、砷大于 0.05mg/L、溶解性总固体大于 2g/L、耗氧量(CODMn)大于 6mg/L,其他污染严重的饮水水质问题;无供水设施、用水极不方便、季节性缺水严重的问题,血吸虫疫区的饮水问题二)水源保(二)水源保护护与水与水质净质净化相化相结结合,防治并重合,防治并重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防止乱打井超采地下水造成水量不足,或引起不同含水层水质混合,造成饮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的饮用水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对适度规模的水厂要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测三)因地制宜,近(三)因地制宜,近远结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4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首先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水源选择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选择水源,优质水源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水源有保证、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应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并尽可能适度规模,供水到户;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比较低的地区,供水系统可暂先建到集中给水点,待经济条件具备后,再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农民可建分散式供水工程四)建管并重,(四)建管并重,强强化用水化用水户户参与管理参与管理为管好用好工程,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价要让用水户广泛参与,征求他们的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开工以前,要求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

五)扶持引(五)扶持引导导,多渠道筹,多渠道筹资资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事关亿万农民基本生存,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所需投资多,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引入5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五、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2004 年 11 月 24 日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 号),请各地参照有关要求执行一)主要内容:(一)主要内容: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 40~60 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 升为基本安全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 5 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具体水量标准可参照下表确定不同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评价指标 单位:升/(人·天)分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安全4045505560基本安全2025303540一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北部,陕西、山西黄土高原丘陵 沟壑区,四川西部 二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北部以外地区,河北北部 三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北部以外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山西黄 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外地区,安徽、江苏北部 四区包括:重庆,贵州,云南南部以外地区,四川西部以外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北、 湖南西部山区,陕西南部 五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外地区,广西西 北部以外地区,湖北、湖南西部山区以外地区, 云南南部 本表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分质供水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饮用水水量与其6他生活用水量,以降低工程造价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 95%为安全;不低于 90%为基本安全二)条文(二)条文说说明:明:1.饮用水水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把饮用水水质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期望值,符合国家标准GB5749 要求,属安全饮用水;二级为允许值,属基本安全的饮用水;三级为缺乏其他可选择水源时的放宽值,超过三级的为不安全饮用水在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尚应增加对耗氧量(CODMn)的检测,饮用水的 CODMn一般不应超过 3mg/L,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 5mg/L2.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餐饮用水、洗涤用水、散养畜禽用水等日常用水,必须每天获取,关系到群众的正常生活3.人力取水往返时间 20 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 800 米、或垂直高差 80 米的情况4.水源保证率是保证用水量的首要条件,本条规定的水源保证率不低于 90%为基本安全,是指在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要求六、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一)内容:(一)内容:1.摸清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和供水工程基本情况,掌握截止 2004 年底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农村自来水普及情况。

72.摸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范围、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重点摸清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的人口及其分布,无供水设施的人口、取水极不方便的人口、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人口及其分布3.了解农民对解决饮水不安全的意愿、筹资能力及水价的承受能力4.摸清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二)方法:(二)方法:1.以县为单位,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调查方案2.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基本情况调查,结合饮用水水质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摸清农村饮水现状;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县、地(市)、省(区、市)、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类型及其分布3.用典型事例说明农村饮水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成功经验三)要求:(三)要求:1.基本情况调查1)要对当地所有的行政村和集中供水工程,按照县级调查表 1 和表 2 的要求进行调查,并填表汇总2)应作好供水设施、水源的调查,饮水水质的直观调查,并充分听取农户、供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3)调查时应由调查人员负责填表2.饮用水水质抽验(1)充分利用近两年已有水质资料,按水系、水文地质条件、水源、8饮水型疾病分布及工程类型将辖区内人口饮水安全状况进行分类,同一个区域或同一种类型必须有 2 个以上有代表性的水质检验报告。

如果现有水质资料能反映当地水质状况,不必重复进行水质化验;已有资料不能反映当地水质状况时,应按上述要求进行抽验每个区域或类型应说明其代表的范围和人口2)每个县总的采样点不少于 6 个,水质状况复杂时,根据上述要求适当增加采样点3)水质化验项目,应包括《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规定的指标,在污染严重地区,应增测耗氧量(CODMn)指标,见调查附表 44)检测方法,应执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的规定,耗氧量(CODMn)执行《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的规定5)水质化验室应有水质化验资质,保证化验人员的水平、仪器设备的精度符合要求并认真执行分析质量保证程序3.典型调查典型调查包括成功的典型和存在问题的案例1)成功的典型包括解决饮水问题的成功做法、政策和办法2)根据基本情况调查,选择能反映当地饮水主要问题的村、供水工程进行解剖,分析各类问题及成因4.农村饮水现状评估(详细评估办法另行制订)(1)各省(区、市)、地(市)、县都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情况进行评估围绕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对目前的供水水平进行总体评价,对普查后发现的问题、危害及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