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 20202020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 班级 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2 考试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考试时 间 90 分钟 第第 I I 卷 选择题 卷 选择题 本部分共 36 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5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据 礼记 王制 记载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 周人养国老于东胶 养 庶老于虞庠 唐宋以后 有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 称为 观酺 如康熙时 举办 干叟 宴 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 这种现象 A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 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需要 C 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 是宗法观念在生活方面的体现 2 西汉文景时期 粮食增产 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 但百姓必须 把粮食换成钱币 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 放高利贷 加剧了土地 兼并 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3 王 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 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 孟子认 为 以力假仁者霸 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 王 字的本义一致 B 是 无为而治 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4 明朝中期以后 京城及江南地区 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有人谑称 老童 生 低秀 才 胸无墨 眼无丁者 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 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5 甲午战争时期 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 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 成野蛮与文明的代 表 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 清政府战败 将意 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 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 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6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 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 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 欺凌 被人鞭笞 被人辱骂 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 征求他的意见 让他投票选 举地方政府 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 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 那么 这个农民就会变 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这一记述表明 抗日根据地 A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7 五四运动后 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 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 认 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 就是 增加富力 发展实业 还有人主张 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 动 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8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 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 银子凑了万万千 也有官的商的款 最可怜的庄稼汉 一两粮也出这项钱 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 与该民谣 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9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 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 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 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 有些洋匠不懂技术 招摇撞骗 因造不出火药 竟称 中国天气异于外国 与造此药不宜 这表明 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10 1897 年 有人指出 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 皆属皮毛 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 忽大为变动 如邮政 银行 铁路 直见施行 今天津亦有火轮 风气之开 人力诚难阻隔 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11 1920 年 5 月 新青年 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 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 该演讲称 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 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 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 要求做工 的劳力者管理政治 军事 产业 这表明 此时马克思主义 A 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12 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考试 论题为 大戴礼 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 礼记 保 保其身体 傅 傅其德义 师 导之教训 与近世各国体育 德育 智育同义论 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 这反映了 A 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 中体西用 治国理念的推行 C 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 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13 1956 年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 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 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 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14 习近平强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 式 管子 明法解 中也有关于 法治 的言论 治国使众莫如法 禁淫止暴莫如刑 下列关于上述两种 法治 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是 民治 后者是 人治 B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 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 15 有学者在分析现代中国政治时指出 这一制度 确保了那些有才能 有教养 有相当社 会影响力 又有较强参政意识的非党员融入国家各级权力中枢 而不至于被排除在国家 政治体系之外 在该学者看来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且独具特色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基 C 政治协商制度貝有包容性和灵活性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16 1948 1949 年夏 英 法 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 试探与将要成立的 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考虑 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 可 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 也可以等一等 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 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17 从 1949 年到 1979 年 中国政府对外援助 包括军事援助 财政支出共 483 04 亿元 占年均国家财政总支出的 3 5 远高于美苏两国 据统计 越南 朝鲜 阿尔巴尼亚等社 会主义国家接收的援助约占 80 排第二位的非洲国家约占 13 15 这反映出中国的 对外援助 A 强调经济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B 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的影响 C 立足经济高速发展和民富国强的基础 D 遵循量力而行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18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 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举办 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亚信峰会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这表明当今中国 A 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 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 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19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 高脑油 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 关 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 有以下记述 据此可知 关于 高脑油 的发放 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20 1979 1981 年 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 5000 万亩 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 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 这些 政策 A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21 1993 年底 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 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 供应 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 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 由 1991 年前的 50 3 上升到 93 8 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这从本质上体 现了 A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22 清代北京竹枝词 中说 坤 女 鞋制造甚精工 争奈人多足似弓 庚子 1900 年 已过尚依旧 几时强迫变颓风 这反映了 A 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 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 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 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23 1920 年 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 认为 零零碎碎的救济 无补大 局 主张对社会进行 根本改造 走进工厂 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24 1940 年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还具有 一定的革命性 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 在俄国 无产阶级的任务 是反对资产阶级 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25 1949 年 中国高校学习文 法 商 教育等文科的学生占 33 1 到 1953 年 文科学生 的比例降为 14 9 经过 1956 年前后的进一步调整 这一比例下降为 9 1962 年 这一比例 最低 仅为 6 8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 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教育布局 B 新中国教育仿照苏联的模式 C 管理人才较多 科技人才缺乏 D 改变了近代重文轻理的现象 26 题文 罗马共和国时期 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 斗争的成就主要体 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恩格斯曾评论说 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 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27 传统观点认为 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 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 市场等经济条 件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 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又有学者提出 煤铁资源 丰富 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 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8 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 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 因为棉布紧俏 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 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 这表明 工业革命时期的 技术革新 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29 19 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 进口关税率由 1820 年的 45 55 降到 19 世纪中期 的零关税 在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中 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 与 1929 年相比提高了 60 100 英美两国的做法 A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B 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 推动经济发展 C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 D 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 30 18 世纪的欧洲 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 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 英 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