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检测实施细则细集料_secret

z****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28KB
约7页
文档ID:258971630
检测实施细则细集料_secret_第1页
1/7

八、 骨料检测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砂普通砼用机制砂的质量检验1.2检测项目颗粒级配;石粉含量(亚甲蓝MB值);泥块含量;坚固性(压碎指标法);松散堆积密度;1.3技术标准建筑用砂 GB/T14684-20012.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2.1检测仪器2.1.1摇筛机:型号ZBSX-92A,准确度震动次数109次/min,注:确保10min左右的工作时间2.1.2试验筛:¢300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试验筛》的规定方孔筛:孔径为9.50mm,4.75mm,2.36mm,1.18mm600μm,300μm,150μm各一只;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为300mm2.1.3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型号HC-TP11-102.1.4烘 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型号101-2型,范围 10-300℃2.1.5浅盘,硬、软毛刷,直尺,铝制料勺,温度计0-300℃2.1.6容量瓶500mL2.1.7量杯1000mL,量筒250mL、100 mL、10mL烧杯150mL各一个量筒50mL 2个(刻度至0.5mL)。

2.1.8烧杯500mL2.1.9案秤:型号AGT-10型,精确度5g2.1.10容量筒:容积约为1L2.1.11石粉含量试验器 型号NSF-1 转速(600±60)r/min2.1.12电炉(可调节温度)、玻璃棒2支、移液管5mL、2mL各一个 2.1.13方孔筛:孔径为75μm及1.18mm的筛各一个2.1.14电子天平:DT100A2.1.15温度计:最小刻度为1℃2.1.16受压钢模2.1.17压力试验机: 型号: NYL-300型2.2环境条件2.2.1电源:电压AC 220V,AC 380V2.2.2供水:洁净自来水2.2.3温度:15-30℃3.取样方法及样品规格数量 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送样应不少于20kg,如有不合格,要加倍送样4.检测方法4.1检测前对样品和仪器检查4.1.1样品:砂重能否确保试样必备量4.1.2仪器:仪器配套否;仪器处于正常状态否;摇筛机能否按时工作;调整天平指针到零位,砝码配套否;试验筛配套否;筛孔堵锈变形否;烘箱能否恒温于105±5℃;案秤、秤铊齐全否;案秤调零否;容积筒是否为1L。

4.2筛分析试验4.2.1按四分法缩分,用于筛分析的试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9.50mm,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9.50mm筛,并算出筛余百分率,然后称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中,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4.2.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精确至1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4.7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注 :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仲裁时,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 的量: A d G = ——— 300生产控制检验时,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的量: A d G= ———— 200式中:G——在一个筛上的剩留量(g); d——筛孔尺寸(mm);A——筛的面积(mm2);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筛余量。

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 1%(JTJ058-2000 精确至0.1%); 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 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μf(精确至0.01); (A2+A3+A4+A5+A6)-5A1 Mf=—————————————— 100-A1 式中:Mr—细度模数A1~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μm、300μm、150μ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并以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4.2.3检测结果判断方法砂级配合格与否判断:a) 以600μm筛上累计百分率,定出该级配区域。

b)判断各号筛测得累计百分率,是否在级配区内,一般在级配区内合格,反之不合格c)除4.75mm、600μm筛累计百分率不允许超出外,其它可略超出,则各号筛上累计百分率超出加起来总量,不大于5%,也视级配合格 砂粗、细程度的判定: 一般以Mf判定粗、中、细砂: 粗砂:Mf =3.7-3.1 中砂:Mf =3.0-2.3 细砂:Mf =2.2-1.64.3石粉含量试验4.3.1 试剂和材料a)亚甲蓝:C16H18ClN3S.8H2O含量≥95%b)亚甲蓝溶液:将亚甲蓝粉末在(100±5)℃下烘干至恒量(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保持在(20±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振荡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容量瓶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并置于阴暗处保存。

c)定量滤纸快速4.3.2试验步骤 4.3.2.1 亚甲蓝MB值的测定 a)按4.2.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的颗粒备用b)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持续以(400±40)r/min转速搅拌,直至试验结束c)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mm~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液体接触)上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m进行一次沾染试验若色晕在4mm内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搅拌和沾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d)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4.3.2.2 亚甲蓝的快速试验a) 按4.3.2.1a)制样;b) 按4.3.2.1b)搅拌;c) 一次性向烧杯中加入30mL亚甲蓝溶液,在(400±40)r/min转速持续搅拌8min,然后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观察沉淀物周围是否出现明显色晕4.3.3结果计算与评定4.3.3.1亚甲蓝MB值结果计算,精确至0.1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1: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4.3.3.2亚甲蓝快速试验结果评定若沉淀物周围出现明显色晕,则判断亚甲蓝快速试验为合格,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明显色晕,则判断亚甲蓝快速试验为不合格4.4泥块含量试验4.4.1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1.18mm筛筛分,取筛上的砂400g分为两份备用。

4.4.2称取试样200g(m1),精确至0.1g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拌混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600μ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水清澈为止4.4.3保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里取出,装入浅盘后,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重(m2) 砂中泥块含量ωc,L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G1- G2 Qb=————×100% G1 式中Qb ——泥块含量(%); G1——试验前的干燥试样重量(g); G2——试验后的干燥试样重量(g) 取两次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4.5压碎指标法试验4.5.1试验步骤:a)试样在温度为105℃土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及小于300μm的颗粒,然后按4.2筛分成300μm~600μm;600μm~1.18mm;1.18mm~2.36m;2.36mm~4.75mm四个粒级,每级1000g备用。

b)称取单粒级试样33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已组成的受压钢模内,使试样距底盘的高度约为50mm整平钢模内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砂中云母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m ω1 = —— × l00 (%) m0式中:ω1——砂中云母含量,(%); m0——烘干试样质量,(g); m——挑出的云母质量,(g)4.6表观密度试验4.6.1将缩分至于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冷却至室温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0),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