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有植物金钱戚戚树科落叶小乔木,高10-15m羽状复叶,小叶7-13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翅果圆形或卵形,有圆形的膜质翅,嫩时紫红色有长硬毛,成熟时黄色无毛中国特有种零星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生于海拔1000-2000m处的阴湿林中国家三级保护稀有种中华猕猴桃猕猴桃科大型落叶木质攀缘藤木,高7-8m叶圆形、卵圆形或倒卵形,下面密生灰棕色星状绒毛果大,常为卵形或长圆形,幼时密生棕色长毛,成熟时脱落或不妥落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垂直分布可达海拔1850m金花猕猴桃猕猴桃科大型落叶攀缘木质藤木叶柄浅红色花金黄色果大,无毛是猕猴桃属中唯一花为金黄色而果实最美味的一个种,果大小仅次于中华猕猴桃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也有分布,生于海拔900-1300m处的向阳地带鸡骨常山夹竹桃科直立灌木,高1-3m.有乳汁叶3-5枚轮生,倒卵状或椭圆状披针形,无柄花紫红色,花冠筒中部膨大,裂片开张呈碟状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生于海拔1100-2400m处的山坡或沟谷地带海芒果夹竹桃科常绿小乔木叶丛生于枝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生聚伞花序,花高脚碟状,花冠白色,中央淡红色,裂片5。
核果卵形,橙黄色,有毒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亚洲和澳大利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富宁藤夹竹桃科大型木质攀缘藤木叶椭圆形,侧脉奚疏,10-13对单种属植物分布于云南、贵州、甘肃,生于海拔1100-1600m处的林内全缘叶冬青冬青科常绿小乔木果熟时紫黑色间断分布于东南沿海底舟山群岛、 象山半岛、崇明岛和台湾兰屿岛,生于海拔150-200m处的海边山地日本也有分布金平氏冬青冬青科常绿小乔木叶软革质,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圆或钝果圆球形,直径8-10mm,萼宿存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福建、河南、台湾爬树龙天南星科附生攀缘木质滕木茎粗3-5cm,节环状,具多数肉质气生根叶卵状长圆形,羽状深裂至中分布于云南、西藏、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常生于海拔2200m以下的沟谷雨林或常绿阔叶林中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刺五加五加科落叶灌木,高1-6m枝上常密生针状向下的细刺掌状复叶,小叶5,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重锯齿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6个聚生,花瓣黄白色或紫色果球形,成熟时黑色分布于东北地区和河北、山西,生于海拔800m以下(东北)至1500-2000m(华北)处的针阔混交林内。
朝鲜半岛、前苏联、日本也有分布药用价值近似人参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刺参五加科落叶灌木,高1-2.5m小枝密生针状直刺叶掌状分裂,裂片5-7,近三角形伞形花序聚合为总状或圆锥状,主轴密生短刺和刺毛果球形,鲜红色分布于吉林长白山会辽宁千山,生于海拔1000-1870m处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岳桦林中朝鲜半岛、前苏联也有分布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人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纺锥形或圆柱形根状茎短,上有茎痕和芽苞茎单生,高40-60cm掌状复叶2-6枚轮生茎顶伞形花序顶生浆果红色孑遗植物分布于东北地区,生于海拔400-1000m处的山地林下朝鲜半岛和前苏联也有分布极为名贵的中药材,被誉为东北“三宝”之一国家一级保护渐危种八角莲小檗科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状茎横生,粗壮、节结状叶片大,盾状近圆形,直径达30cm花5-10,簇生于近叶柄上部,深红色浆果椭圆形或卵形零星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生于海拔200-2400m处的阴湿林下可治毒蛇咬伤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华西淫羊小檗科多年生草本,高22-50cm根状茎肉质,横走叶常为三出复叶,侧生小叶基部呈偏斜心形,边缘具刺状锯齿复总状花序顶生,花黄色,距向上弧曲。
分布于云南、四川,生于山坡竹林小或阴湿草地桃儿七小檗科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根状茎粗壮茎直立,基部具抱茎鳞片茎上部有叶2-3,心形,大,3-5深裂几达基部,叶柄长花粉红色,单生茎顶,先叶开放浆果红色分布于陕西太白山、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生于海拔2400-3400m处的高山草灌木丛中或疏林下锡金、不丹、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也有分布属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群国家三级保护稀有种普陀鹅耳枥桦木科落叶乔木,高达14m,胸径70cm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1930年钟观光教授在浙江普陀山海拔240m处发现,1932年郑万钧教授鉴定并定名为普陀鹅耳枥,除仅有的一株标本树外,此后未在其他地方再有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华榛桦木科落叶小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常被长柔毛和刺状腺体叶阔卵形、椭圆形或阔椭圆形,有不整齐锯齿雄花序长2-5cm果2-6枚簇生坚果近球形,灰褐色,光滑分布于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生于海拔900-3500m处的阔叶林中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菜豆树紫葳科落叶乔木,高6-12m二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顶端有长尾尖圆锥花序顶生,花冠黄白色,筒状,一侧膨大,裂片5,不等大。
蒴果线状圆柱形,长达70cm,直径约7mm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生于海拔340-750m处的山谷或平地疏林中不丹也有分布伯乐树伯乐树科落叶乔木,高达20m,胸径60c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3大型总状花序顶生,花粉红色蒴果近球形,棕色种子橙红色中国特有单种科植物和孑遗种零星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常生于海拔500-2000m处的沟谷和溪旁坡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毛叶榄橄榄科常绿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少于13,边缘具齿或呈细波状,两面多少被柔毛分布于云南南部,生于海拔240-1500m处的林中越南、泰国、柬埔寨也有分布夏蜡梅蜡梅科落叶灌木,高1-3m花大,单生枝顶,花被片二型,外轮约14,较大,白色,边缘淡粉红色,内轮9-12,小,淡黄色中国特有孑遗种仅分布于浙江东部和西北部,生于海拔600-1100m处的山坡或溪谷林下夏蜡梅属为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种双盾木忍冬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叶对生,无托叶花白色或粉红色,花萼管具长柔毛核果包藏于宿存苞片和小苞片中,小苞片2,近圆形如双盾,故称双盾木双盾木属共3种,均为中国特有本种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生于海拔650-2200m处的杂木林下或灌丛中。
虫胃实忍冬科落叶灌木,高1.5-3m2花合生,粉红至紫色,喉部黄色,萼筒具长柔毛果实虽为2果合生,通常只有1果成熟,果实及顶端宿存花萼均密被刚毛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和孑遗种分布于中部地区,生于海拔350-1340m处的阳坡或半阳坡国家三级保护稀有种裸果木石竹科落叶小灌木,高20-80cm叶近无柄,线形,稍肉质花苞片白色,无花瓣瘦果包于宿存萼内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孑遗种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地区、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内蒙古,生于海拔800-2200m处的荒漠地带蒙古南部也有少量分布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十齿花卫矛科落叶小乔木,高3-5m花小,白色蒴果被灰褐色长柔毛,基部有10个宿存花被片,顶端有细长宿存花柱单种属植物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生于海拔800-2400m处的山地森林和灌木丛中印度、缅甸也有分布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连香树连香树科落叶乔木,高10-20m,胸径1m叶近圆形或阔卵形,基部常为心形,边缘有圆钝锯齿,齿端具腺体,掌状脉5-7条雌雄异株花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紫红色果微弯曲,紫褐色,花柱宿存为间断分布在中国和日本的第三孑遗植物在中国分布于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生于海拔400-2700m处的山谷林中。
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梭梭藜科落叶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高1-4m树皮灰黄色叶鳞片状花小,单生于二年生枝的侧生短枝叶,花被片5,花后增大果时自背部先端以下1/3处生膜质翅,翅以上的花被部分稍内曲并包围果实,胞果黄褐色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生于海拔150-1500(2600)m处的沙漠中蒙古、前苏联也有分布优良薪炭材,珍贵药材肉苁蓉的寄主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白梭梭藜科落叶小乔木,高1-5m树皮灰白色叶鳞片状花黄色,成对或单生于二年生枝侧生短枝的叶 胞果淡黄褐色分布于新疆北部,生于海拔300-500m处的半流动沙丘上伊朗、阿富汗和前苏联也有分布典型的荒漠植物及优良固沙植物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四川金粟兰金粟兰科多年生草本,高40-60cm叶无柄,倒卵形或菱形花白色,苞片三角形,雌蕊分离或近分离,雌蕊无花柱分布于四川,生于海拔990-1200m处的阴湿林下半日花半日花科落叶多枝小乔木,高10-15cm小枝先端刺状叶小,对生,两面具绵毛两性花鲜黄色亚洲中部荒漠特有种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孑遗种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生于海拔1000-1300m处的石质坡地上前苏联也有分布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