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公司预警与信息报送制度1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1.1及时有效的报警装置公司报警方式采用内部和外部(包括等无线设备)进行报警,由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况向公司内部发布事件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公司值班24小时畅通,平时定期检查、维护,并配备24小时值班人员,能够保证生产通讯联络和紧急事故下的需要应急指挥部负责人移动24小时开机1.2公司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现者可通过最先接触到的通讯设备进行内部联络应急指挥部应明示通信联系人名单及,放置于显眼、易发现处,告知所有员工,并不定期检查,以确保在应急状态下正常使用但是,如果报告人用进行联络,应远离事故现场特殊情况下,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指挥部必须在24小时内向发布变更公司内部救援和外部救援见附件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2.1 危险源监控(1)室外燃气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室外燃气设施以区域划分为四个片区,由四名巡检员手持检测仪循环推检,各片区配备两名巡线员及两名维修人员,调压器及中压管线采用日检方式,低压管线采用周检方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2)室内燃气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居民用户划分为十个责任区,由十名安检员负责宣传与检查工作。
两月为一个周期公福性用户以区域划分为四个责任区,由四名安检员负责宣传与检查工作,公福性用户采用日检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采取有效措施后上报部室,由维修中心处理2.2 安全风险防范措施(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2)安检员及巡线员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并严格按作业程序作业3)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严格依据有关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4)各类检测仪器必须灵敏、可靠,并定期进行校验3 预警本着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为了防止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由安技部负责对工艺装置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3.1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 (1)预警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因素,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由低到高分为较大(Ⅰ级)、一般(Ⅱ级)两级Ⅰ级预警:天然气发生大量泄漏,且泄漏事件正在继续,事态正在蔓延Ⅱ级预警:天然气发生少量泄漏,预计会继续发生泄漏,事态正在扩大2)预警发布应急指挥部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环境污染事故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影响的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由应急指挥部通知各应急负责人。
3.2预警发布后应对程序 进入预警状态后,根据事件具体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后果,采取针对性措施:1)公司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并发布预警信息2)疏散、转移并妥善安置可能受到危害人员3)各环境应急人员进入应急状态,联系环境监测部门开展应急监测 4)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安全技术部负责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施,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5)应急指挥部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3.3预警结束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确认无继续引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时解除预警状态,将预警解除信息通知各应急处置人员4 信息报告与处理事故报告分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4.1内部报告程序(1)当公司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最早发现者应迅速向应急总指挥部报告2)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立即将着火、泄漏点、时间、着火、险场及范围等情况汇报通知总指挥部值班人员,总指挥部值班人员要当机立断,采取果断措施,控制事故蔓延,同时发出紧急报警信号,迅速把相关情况详细报告应急总指挥3)事故发生部门在报警的同时,立即采取有效自救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如事态失控,立即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4)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按事故应急程序展开事故救援,下达应急处置指令,组织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应急物资,赶赴现场,抢险救护4.2信息上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由本公司事故现场指挥部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应在1小时内向110、119、120、12369等部门报警,并通过等形式向xx市环保局、xx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立即通知成员单位,成员单位接报后立即赶赴事发地现场24小时应急值守, 4.3报告内容与方式(1)事件报告内容:a内部报告基本内容: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设备设施;②事故类型:泄漏、火灾爆炸引起的环境事件等;③受影响的区域;④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b政府部门报告内容:①单位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装置、设备;②事故类型:泄漏、火灾爆炸引起的环境事件等;③事故影响程度;④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⑤事故可能的原因和影响范围;⑥需要增援和救援的需求2)事故报告方式: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在发现和得知事件后半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可用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事件的初步原因、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受影响的范围、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及对初报情况的补充和修正,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4.4信息通报(可能影响区域的通报)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发现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村庄居民及其他单位,及时向周边居民区等环境保护目标通报,做好应急疏散准备通报方式为:等通报内容: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联系人和联系,发生事故的设备名称,泄漏物的基本性质,可能造成的危害,报知其是否应该撤离及撤离区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