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送审本) 大同市**煤业公司二〇一〇年十一月清洁生产审核领导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组: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审核咨询机构:**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机构负责人:审核咨询组组长:目 录第一章 前 言 51.1开展清洁生产的背景 51.2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 51.3清洁生产审核指导思想 61.4 清洁生产审核范围 71.5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依据 71.6本矿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81.7清洁生产标准 91.8参考资料 9第二章 本次清洁生产审核的过程 112.1筹划与组织 112.1.1内审员培训 112.1.2组建清洁生产审核领导组和工作组 112.1.3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122.1.4清洁生产培训工作 122.1.5清洁生产宣传工作 122.2清洁生产预审核 142.2.1组织机构 142.2.2资料调查 142.2.3清洁生产现状评估 152.2.4确定审核重点 152.2.5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152.3公司清洁生产审核 172.3.1制定计划 172.3.2水电平衡实测和分析 172.3.3无低费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172.4清洁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72.5方案汇总筛选 182.6方案产生和实施 182.7持续清洁生产 18第三章 **煤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现状 193.1**煤业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193.2自然环境 193.2.1地理位置 193.2.2 地形、地貌 193.2.3水文地质、气象 203.2.4自然植被 213.3 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13.4工业场地和生产工艺 223.4.1煤田和工业场地布置 223.4.2公司生产工艺过程 233.4.3原煤开采 243.4.4运输 253.4.5矸石排放系统 273.4.6供热系统 273.4.7水系统 273.4.8电系统 283.4.9通风系统 283.4.10全矿工程设施及环保工程设施 293.5基本生产设备情况 293.6产品 303.7过程控制 313.7.1 瓦斯防治措施 313.7.2 煤尘防治措施 323.7.3 井下瓦斯、煤尘控制结果 323.7.4 井下火灾的防治措施 323.7.5 生产过程质量、消耗控制 343.8煤矿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及控制 343.8.1 废气污染源及其防治措施 343.8.2 废水污染源及其防治措施 373.8.3 噪声污染源及其防治措施 393.8.4 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措施 403.8.5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403.9公司生态保护 423.10员工 423.11环境保护管理 433.11.1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433.11.2环境保护制度 443.11.3环境监测机构 443.11.4守法情况 443.11.5环保设施运行检查,维护情况 443.12 清洁生产现状评估 44第四章 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534.1本次审核的重点 534.1.1确定审核重点的原则 534.1.2确定的方法和结果 534.2 清洁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44.2.1审核重点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的分析 544.2.2 清洁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64.3公司清洁生产目标 57第五章 方案的产生 585.1清洁生产方案产生 585.1.1各部门合理化建议 585.1.2 汇总筛选方案 585.2无低费方案 605.2.1无低费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605.2.2 环境和经济效益 605.3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 60第六章 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656.1中高费方案的筛选 656.1.1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分析 656.1.2方案可行性论证方式 656.2方案1:矿井水处理设施(净水站)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 656.2.1净水站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 656.2.2改造技术路线 666.2.3投资和效益 686.3方案2: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可行性分析 706.3.1生活污水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 706.3.2 技术路线 706.3.3 经济分析 726.3.4 环境效益分析 726.3.5工程及负责单位 736.3.6可行性分析结论 736.4方案3:生活供水系统建设方案可行性分析 736.4.1 方案背景 736.4.2 技术路线 736.4.3 经济分析 766.4.4 环境效益 776.4.5 可行性分析结论 776.5方案4:设备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776.5.1 方案背景 776.5.2方案技术路线 776.5.3环境效益 786.5.4投资与经济效益 796.5.5 社会效益分析 796.5.6可行性分析结论 796.6可实施的中高费方案 796.6.1实施方案的确定 796.6.2中高费方案效益分析 796.7方案实施计划 806.8 本次审核完成后清洁生产状况改变 826.8.1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汇总 826.8.2 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清洁生产水平提高 826.8.3 目标实现情况 906.8.4 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资源利用水平改变 90第七章 持续清洁生产 927.1持续清洁生产安排 927.1.1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927.1.2 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跟踪 937.1.3持续清洁生产的重点问题 937.1.4不断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937.2 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组织机构 937.3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激励机制 947.4保证稳定的清洁生产资金来源 947.5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系 94第八章 **煤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结论 95附1:大同市**煤业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图 98附2:**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广场平面图 98附3:企业基本情况表 99附4:重点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取得效益明细表 100附5:**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面貌和部分环保设施 102IV大同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第一章 前 言1.1开展清洁生产的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环境、资源、能耗问题愈来愈突出。
目前,预防污染、节能降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我国十分紧迫的问题继一系列的环保法律之后,我国于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企业应该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废物的产生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对生产和服务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该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第三十一条规定:“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企业,应该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的监督 2010年7月山西省环保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晋环发[2010]231号)后,大同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于2010年7月委托太原元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指导进行本公司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1.2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其实质是预防污染清洁生产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末端治理作为目前控制污染重要的手段,为保护环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末端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企业成本上升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摒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可通过源头削减,全过程控制,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及资源能源的浪费清洁生产一方面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强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环境意识、参与意识、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还可以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和操作条件,减轻生产过程对员工健康的影响,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将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持续清洁生产的目的,使企业真正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途经1.3清洁生产审核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执行《清洁生产促进法》,执行国家环保局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精神,认真学习有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
2)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广泛发动员工,依靠内部技术人员和外部专家,并充分发挥咨询专家的指导职能3)实事求是,准确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围绕煤炭企业的原料、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人员、污染排放等方面进行审核评估,按照企业清洁生产标准要求,评价公司清洁生产水平,设置清洁生产目标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对现有资料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采取多种科学、经济的手段,进行物料平衡、水平衡、电平衡的计算对大同市**煤业公司生产全过程进行调研、勘察、核对、分析原因、采取措施5)力求重点突出,数据、结论可靠,合理可行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成熟、尽可能先进的实施方案,使资源、能源尽可能充分利用,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最小化,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6)贯穿持续改进的清洁生产审核理念运用“先易后难”,“边审核、边实施”的审核方法,先组织实施无低费方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实施中高费方案;并建立持续清洁生产的运行体系1.4 清洁生产审核范围本次清洁生产审核针对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能力90万吨原煤的生产全过程,包括辅助过程和相关的部门,如:原辅材料进矿、开掘、采煤、机电、运输、通风、废弃物排放、煤炭出矿等。
具体位置为大同市南郊区云岗镇的**煤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区1.5清洁生产审核的重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4.4);(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1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4);(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8)《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12);(9)国家环保局《关于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2003)60号;(10)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局《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4)16号;(11)国家经贸委《国家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三批)》(2007,3);(12)国家十一部委《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改革委等部门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