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中原崛起的人力资本战略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一一教育培训机制、 吸引与选拔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的分析,评测其形成机 制的绩效,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支撑中原崛起的人力资本形成 战略关键词:中原崛起人力资本形成机制 战略研究项目来源: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课题编号:2014406一、河南省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一) 人力资本存量丰富,但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河南省是人口大省,2013年河南的总人口数已达10601万,常住人 口排名全国第三当今河南省总人口还在缓慢增长中,以人口为基础的人 力资木规模也在逐年增长中据统计,河南省人口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 71. 5岁延长到2010年的74.6岁,与全国的平均人口预期寿命74. 8岁仅 差0.2岁河南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2007年为8. 18年,2008为& 33 年,呈逐年逐年上升趋势到2012年达到了& 66年,但仍低于全国平均 受教育年限(2012, 8.94年)所以无论从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还是健康 水平来看,人力资本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二) 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1、从年龄构成来看,人力资本趋于老龄化,劳动适龄人口减少据《2013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统计显示,2000年河南省65岁及 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 1%,已经步入老龄化时代,以后逐年加深, 2010年达到& 36%, 2013年已经超过9%o随着河南省劳动适龄人口的比 重不断降低,其人口红利也在逐年减少。
2、 从人力资本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看,第一产业中的比重明显较 大随着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第一产业就 业人员比例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不断上升,但是与全国 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 33.6%),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 36.1%)3、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转移缓慢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河南省城镇就业人员的比率也在不断变化 肴农村人力资源虽然在逐年地减少,但是,相关数据看来,河南省农村 就业比例减少幅度缓慢,2013年城镇化率仅有43.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 差其远(2012, 51.6%),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较慢1) 人力资本向省外流失严重,在省内流动过于集中,不利于河南 省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据统计,外出人口占全省户籍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8. 4%到2010年 的18. 5%, 2013年更是超过20%,而且2014年还有不断增加之势就人力 资本在河南省内部流动来讲,流动区域乂过于集中如省会郑州、南阳、 周口、驻马店、商丘这五个人口大市,拥有全省近一半的人力资本。
二、人力资本形成机制的绩效评测(%1) 河南省人力资本供需孑盾突出由历年河南省人才市场分析报告提供的数据可知,人才的供求比从 2012年的1.33: 1扩大到2013年的1.56: 1,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 出河南省人力资本的供需矛盾虽然从总体数据上來看,是供大于求,但 具体来看,则是人力资木的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就业难”与“招工难” 并存人力资本形成机制的绩效评测河南省人力资本供需刃盾突出,即体现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没有得到相 应的收益,也存在着在人力资本的培育方面投入不足问题人力资本的形 成机制可分为人力资木的教育培养机制、吸引与选拔机制、评价与激励机 制、监督管理机制,主要体现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河南省人力资 本的供需矛盾也可以从人力资本的投资一一收益角度进行分析,即人力资 本形成机制的绩效评测1、教育培训投资水平低,收益不明显(1)教育培训投资渠道单一,投入力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为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渠道主要包括政府 投资、企业投资与个人投资三种基本途径但河南省教育经费投资渠道单 一,主要依赖政府投资,多渠道投资教育的能力比较低,且教育投入力度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统计,2013年河南省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教 育经费的81.21%,社会|才I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仅为1.28%,社会捐资和 集资办学经费占0. 04%,学校的实业收入占15.86%,还有其他1.6%0河南 省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为3. 9%,低于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4.3%,且人均教育经费水平也低于全国人均水平2)与教育投资相对应的收益偏低2012年河南省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中,小学( 11495人)、 初中(4834人)人数水平明显高于全国(7196人、3535人)和山东(6513 人、3405人)、湖北(5675人、2740人)、湖南(7183人、3201人)等省, 但是高等学校人数(2012人)却明显比全国(2335人)和山东(2238人)、 湖北(3078人)、湖南(2087人)等省份低,这说明短期内河南省接受高 等教育的人数总量不足,但从长期看来潜力巨大2、研发投资相对量与绝对量均偏低,遏制创新与研发能力(1)研发投资主要依赖企业自身的资金研发支出可分为内部支出与外部支出,而研发内部支出,从资金来源 分可分为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境外资金及其他资金。
相关数据显示,河南省企业研发内部支出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资金与 企业资金,其中企业资金占了 80%以上,并在逐年上升中2013年内部支 出(3553486万元)与外部支出(109470万元)之比为32.5: 1,以内部 支出为主,总经费支出(3662956力-元)占全省GDP (32155.86亿元)的 1. 14%,比2012年1. 08%高出0. 06个百分点,却与全国的2. 09%相差很大 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也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2013年河南全省拥有6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比去年增长17. 9%, 86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比去年增长11. 3%,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总体 数量上升,但是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分布却不均衡,31%集中在郑州, 新乡8.9%,安阳8. 8%,焦作8. 5%,且主要分布于设备制造业,拥有省级 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大中型企业占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20%,与省政 府的要求70%相差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科技创新3、一系列评价与管理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河南省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家族式企业所占比重 较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往往对领导者的依赖性较强,在企业成立初期,家 族式企业往往可以依赖感情来维系,发展较好,但当企业准备扩张式发展 时,对领导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此时领导者无法达到此高度,内部 家族成员又无法提供这方面的需求时,企业的发展便会受限。
三、支撑中原崛起的人力资木战略研究(一) 政府要发挥保证人力资本供求平衡职能将河南省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 有效开发与配置政府要明确自己在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要 发挥保证人力资本供求平衡的职能,服务于人才市场的培育、繁荣与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强化对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监管,创造公平、公开、 公正的竞争环境,确保人才的使用和配置,能够使人力资本得到最有效的 利用,从而促进效益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的发展二) 加强人力资本市场建设,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首先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本市场这可以从有利于劳动力自 由流动和提高人力资木的投资收益率的角度来入手此时政府在调整区域 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城镇化政策、所有制结构政策等过程中,逐步取消 城乡界限、户籍界限、行业界限,淡化所有制身份,消除人为的市场分割 和干扰,实现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三) 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一方而由于短期内无法完全改变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 结构,再加上河南省人力资本质量较低即劳动力普遍低知识、低技能,高 素质劳动力相对短缺,继续发展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保持经济稳定增 长促进就业的务实选择。
另一方面继续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劳 动力能力,从而能够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积极推进中小企 业的发展四) 继续创新与完善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1、 注重基础教育质的提升与发展高等教育一方面,河南省应注重发展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中等教育向高等教 育转换率低,基础教育应注重质的提升则应提高教师综合索质,加快索质 教育改革高筹教育重点应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基 础上转移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一是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受教育者的工作技能及其适应性; 二是适应分层次的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也分为高、 中、初级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并注重多种方式的结合;三是教育培训要 有针对性,不仅要了解劳动力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 还耍了积极引导劳动者向各个社会经济发展需耍的职业领域全面发展3、 教育培训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多方参与,发 展多元化模式发展教育,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同时也要鼓励引导企业、行业 和社会力量参与,即不仅要积极办好公办院校,还要大力推进民办教育 这可以从鼓励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发展教育,中外合作办 学,积极引进优质教育等多方面入手,给予他们财政方面的补助或税收方 面的优惠等。
参考文献:[1] 李岩,杨景•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贡献率分析[J]・ 企业导报,2012[2] 吕琦,桂拓,王平,王晨阳•河南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现状分析[J]・ 人力资源开发,2012[3] 张喋,杨文炯•人力资本战略:全球化场景与主体视界下的西部大 开发[J] •宁夏社会科学,2003[4] 连玉君•人力资本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作用机制[J]•财经 科学,2003[5]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 社,1992[6]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