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列广~,2olo年第13期 35 畜禽养殖 L k cding 猪黄膘肉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邓敦 目前猪脂发黄现象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气温高时发生的几率更高.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 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猪肉消费者造成心理阴 影本文从猪黄膘肉发生的原因和机理人手,提 出黄膘肉的解决方法 1黄膘肉的成因 猪黄脂病是猪体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 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俗称“黄膘”黄膘肉发 生通常有两大类原因:一是黄疸性的,二是色素 性的黄疸性的是由于肝病所致,霉菌毒素中毒 引起肝胆病变,造成黄疸性黄脂黄疸性黄脂,不 仅脂肪变黄黏膜组织也会变黄色素性的主要 与饲料有关.使用高色素的原料易引起.一般养 殖场不会发生.主要是由于原料发生氧化所致 导致原料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目前一些配合饲料厂为降低配方成本.大量 添加~些低价值原料(如米糠、玉米、小麦制品的 下脚料、陈化粮、DDGS等高油脂原料),在没有生 产饲料之前已经发生氧化,用于饲料中导致黄脂 病的发生 1.2生产线通风不良尤其是玉米粉碎系统 玉米 粉碎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和水蒸气.如果粉碎抽 风系统运转不良,就会导致水蒸气凝结在粉碎玉 米的表面,从而导致玉米中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
1.3主要维生素产品,尤其是VE、VA高价运行. 使大量多维产品的相关含量减少.同时饲料企业 为了降低成本.也相应减少了饲料中多维的添加 量,维生素含量的减少也就相应提高了猪黄膘肉 发生的几率 邓敦:唐人神质量技术部 1.4高温、高湿下,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 发生酸败,酸败的脂肪可以形成黄脂;另外,变质 的淀粉可导致胆汁外泄而形成黄脂.调质制粒时 高温和高湿,加上有铜的参与.这种变化更为迅 速由于温度的影响,夏季发生几率更高因此, 减少不饱和脂肪酸来源.选择理化性质稳定的原 料是减少黄脂的重要方法 1.5高剂量硫酸铜会导致饲料氧化加快.因此需 要增加VE添加量.尤其在湿热的条件下更是如 此 一般条件下,3O℃时VE与饲料硫酸铜混合存 留3d会损失过半而湿润条件下.这种损失更明 显.这是调质制粒的饲料更容易导致黄脂的主要 原因此外,大量使用鱼脂、鱼的下脚料、蚕蛹等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饲料喂猪.使VE的 消耗量大增引起缺乏.容易导致抗酸色素在脂肪 组织中沉积而呈现黄膘 尤其比目鱼和鲑鱼的副 产品最危险,饲喂量超过日粮的20%.连喂1个 月即可引起黄膘 2发病机理 脂肪组织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生成 蜡样质 蜡样质为2~401a,m的棕色或黄色小滴或 无定形小体,不溶于脂肪溶剂.但抗酸性染色呈 很深的复红色,笔者认为.这种抗酸色素即是脂 肪组织变黄的根本原因。
VE是一种抗氧化剂.只 能阻止或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作用.促 使脂肪细胞把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贮存脂肪.当 饲喂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和VE缺乏这两种 情况存在时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增强.蜡样质在 脂肪组织中沉积,而使脂肪变黄,形成“黄膘肉” 此外,蜡样质具有刺激性.可同时引起脂肪组织 发生炎症反应 畜禽养殖 36 铂砑广~2olo年第13期 L 咖c Feedi 3发病症状 该病的临床症状不够明显一般表现为食欲 不振,精神倦怠,衰弱被毛粗糙,增重缓慢,结膜 色淡,有时发生跛行,眼有分泌物,黄脂病严重的 猪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有低色素性贫血的倾向 个别病猪突然死亡剖检可见体脂呈柠檬黄色, 骨胳肌和心肌呈灰白(与白肌病相似),变脆:肝 呈黄褐色,脂肪变性明显;肾呈灰红色,横断面发 现髓质呈浅绿色;淋巴结水肿有出血点,胃肠黏 膜充血 4解决黄膘肉发生措施 4.1使用较大剂量的有机铬、有机硒,最好是蛋 氨酸铬和酵母硒以保证使用效果 4.2将氧化性极强的硫酸铜换成氧化性小、不吸 潮的碱式氯化铜,同时适当减少铜的使用量 4_3补充高剂量的抗氧化剂可以预防霉菌毒素 的毒性作用 日粮中添加vE,每头每日500 750rng或加上6%的干燥小麦芽,30%米糠也有预 防效果。
对已形成的黄脂要使组织中的抗酸色素 都被除去,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 4.4加强原料和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 不能用 污染的原料(上策);限制易氧化原料的用量;使 用陈化玉米时,要测定脂肪酸价生产线的通风 系统要保持良好:一是粉碎机要与风机电机相匹 配,一般l10kw粉碎机要配备15kw风机:二是粉 碎机上要有通风El,保证风机的正常风量.可以 带走热量和游离水分 粉碎的原料尽快使用完 毕,不能用霉变的原料.尽量避免生产过程氧化. 4.5加强油脂质量控制,防止油脂的氧化变质 应去除日粮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饲料 或限制在10%之内,并至少在宰前1个月停喂 4.6选择使用优质高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严禁 饲喂霉变腐败饲料可考虑天然抗氧化剂和脱霉 剂的联合使用 4.7适当补充电解质和青饲料 4.8做好品种的选育工作.即淘汰黄脂病的易发 品种选育抗该病的品种■ (上接第l6页) 数不确定性因素的消除.2010年美豆产量明朗 化.供应性压力以及最大程度反弹动能释放后积 聚的做空动能.有可能将美豆价格打压至900美 分/蒲式耳下方850美分/蒲式耳附近的平台并 且市场可能将在850美分/蒲式耳附近徘徊较长 时间.以等待新一轮农产品牛市周期的启动。
4国内豆类把握阶段性操作机会 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对CBOT大豆下半年 的大致走势判断为先扬后抑.价格的波动区间 将可能在1 050(1 100)~850美分/蒲式耳对应 的大连市场操作机会.笔者认为主要把握两大 主要趋势性机会:6—8月期问的反弹机会以及8 月后的战略性做空机会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 国内连续几个月巨量的进口大豆到港冲击.导 致国内港VI库存持续高企并仍在刷新着高点 预计6月份的到港大豆数量将达到580万t.这 些压力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压制着连豆市场 的反弹空间若美豆能反弹至1 050(1 100)美分/ 蒲式耳则连豆只能对应反弹至4 000(4 100)元/t 的水准 另外,近两年由于国储收购政策力度较大, 导致连豆市场走势在一定时间内呈现政策市特 征笔者认为.中国在经历了2008/09和2009/10 年度连续净收购国产大豆后.2010/11年度仍有 可能继续展开收购.但鉴于中国国产大豆库容问 题.收购的政策可能更具灵活性也将面临较大考 验 国储的收购政策将为连豆市场提供一定的政 策底支撑预计即使美豆跌回850美分/蒲式耳平 台,预计连豆也难以在3 500元/t下方拓展空间。
因此.笔者认为由于国储收购政策的托市作 用和国内持续受高库存拖累.2010下半年连豆价 格将在3 500~4 100元/t的主要区间内波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