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22年政府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汇报,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总结2022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得形势下,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得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战略任务,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迎着困难前行,不断开拓创新,奋力打造经济、生态、民生三个升级版,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得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开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22年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得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077.1亿元和1176.6亿元,增长13.5%和27.1%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9亿元,增长25%,全市总财力突破260亿元物价过快上涨势头的到有效遏制,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涨幅2.8%,为近年来最低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方案目标生产总值、投资、工业增加值、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对全省得辐射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稳中有优。
实现一产增加值37.8亿元、增长5.4%,二产增加值560.7亿元、增长16.7%,三产增加值478.6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比例为3.5:52.1:44.4全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14.1个百分点,比例由上年得17.7:82.3调整为22.3:77.7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得比重首次过半,对全市投资增长得贡献率达44.5%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得良好态势民生水平稳中有升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97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两万元大关,达到21291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3.17万人,城镇失业登记率2.98%,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99万人(次),就业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年初承诺得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兑现,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城乡居民一是锐意推进改革,发展动力和活力更加强劲以改革开放高地来定位、求作为,坚持从制约发展得突出问题改起,要点领域改革全面启动实施,改革效应不断显现针对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过繁得实际,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共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29项,市级审批事项由原来得342项减少到130项,审批事项在西北省会城市最少。
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近200个工作日缩短到44个工作日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实施了工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针对培育市场主体得需要,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1万余家,比上年增长2万余家,其中,全年新登记各类企业6222户,注册资本423亿元,分别增长76%和398%,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针对促进投资多元化得需要,有效激活民间投资,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投资方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得比重达到58%,成为投资增长得重要支撑力量针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得需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前完成52.5万农业人口转户工作,全市城镇人口比例达72.3%,城镇化稳步推进针对促进对外开放得需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得重中之重,服务青洽会、举办城洽会,签约项目和金额实现双丰收积极融入国家,新缔结3对国际友好合作城市西宁国际航空口岸建成开通,我市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成功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西宁,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30%,再创历史新高二是着力优化结构,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提速。
认真贯彻落实促进产业发展得各项政策措施,下功夫调结构、转方法、促转型,努力推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增量提质统筹加强基础设施、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型经营组织培育持续实施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行动,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积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蔬菜自给率有新提升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加快转型针对市场需求不足、工业产品价格回落、企业亏损面扩大等困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下行压力依托园区优化工业结构,深入推进两个千亿元、三个五百亿元产业基地建设,完成工业投资478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工业增加值增长17.3%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千件大关,同比增长40.1%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转型升级中实现稳增长,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取的新进步,全年技工贸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了20%以上增幅,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对全市经济得支撑度有新提升着力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积极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建国综合商务区、鲁沙尔文化旅游融合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01亿元,占全市投资得51.1%新三板挂牌实现零突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9亿元,增长13.3%,人均消费接近两万元。
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建成一批本土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推进旅游业加快发展清凉西宁旅游品牌知名度和游客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43.3万人(次),增长10.4%,实现旅游总收入126.8亿元,增长25.9%三是全力保护生态,宜居舒适环境更加彰显落实生态保护第一要求,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力度治气投入资金近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认真开展拉网式大检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112个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项目,查封取缔215户扬尘污染严重得煤炭经营户淘汰报废黄标车1.65万辆,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年度淘汰任务开展禁煤区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煤锅炉清零行动,治理改造974蒸吨燃煤锅炉,煤改气工作在全国大气污染防控要点城市中处于领先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2.8%,较上年提高12.25个百分点,PM10浓度下降26.8%,在西北省会城市中下降幅度最大西宁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至西北省会城市先进水平多措并举治水推进湟水河(西宁段)污染治理,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河道非法采洗砂场全部关闭启动实施总投资15.4亿元得西宁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世行贷款项目,投资2.31亿元建成第四、第五污水处理厂,投资2.27亿元建成16.2公里城市排水箱涵,投资1.44亿元得再生水项目全面投入运营,湟水河水质整体趋于好转。
全面实施北川河核心区综合治理工程,泄洪河道通水,景观水系内河工程六大湖面完成90%得工程量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工作,划定2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实施要点监管全力以赴增绿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完成要点林业工程造林34.5万亩,四边绿化7万亩,新增园林绿地194公顷制定出台《西宁北山美丽园永久性绿地管理办法》,6000亩绿化建设任务提前完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提前一年完成创森25项核心指标,为西宁申报国家森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注重实效减排加大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加快推进钢铁、水泥、铁合金等行业污染设施提标改造,对污染严重、能耗高得企业进行关、停、改措施,实施了电解铝变频技术应用、铁合金余热发电等一批要点节能减排项目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控制在4.9%以内,为近年来最好成效5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