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简介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51KB
约2页
文档ID:417329470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简介_第1页
1/2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法语: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u Sport Universitaire)主办,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限制为17-28岁)参加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始办于1959年,其前身为国际大学生运动会 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举办过25届2011年8月7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城市火炬传递在深圳举行 基本概况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它由三大赛事组成,即“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体育锦标赛”   上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国际大学生组织就已开始计划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923年5月,在巴黎召开了世界大学生体育代表大会,会议决 定次年举行第一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1924年,首届国际大学生运动(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ames)在华沙举行,设田径、游泳和击剑3个比赛项目。

此后,运动会不定期举办,至1939年共举办了8届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运动会被迫中 断,1947年恢复举行但从1951年起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分裂成东西方两个运动会,西方的名为“国际学生体育运动会”,东方的叫“青年学生运动会” 或“青年友好运动会”两个阵营各自组织和举办自己的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参赛  1959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参加了部分田径项目的比赛从1961年第二届起至第八届,中国均未派团参加1975年,中国被接纳为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正式会员从1977年第九届起,中国派团参加了迄今为止的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举办夏季大运会中国作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大多项体育比赛项目名次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政府鼓励青少年每天做体育运动,健身、强体、增进生活乐趣   中国作为世界体育强国,为了让国家体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一直努力申办体育运动会举办权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做的努力终于实现,获得了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举办地为中国首都北京2001年8月22日——2001年9月1日,世界目光聚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Beijing) ,这是北京对世界的一次热情拥抱,是北京向世界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北京向世界的一次有力证明,证明北京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有能力举办这样的国际盛会。

  在第二十一届大学生夏季运会中,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4金25银24铜的战绩排名首位,这是中国首次摘得大运会战绩排名榜首位从第一次中国举办大运会到名列金牌榜首位,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事业迈出了一大步   2011年8月13日,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深圳举行,这是继北京之后,中国又一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从这,再次可以看出,中国体育事业正朝着世界更宽广的领域迈进第二十六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11年8月12日至8月23日在海滨城市深圳举行,本届大运会的吉祥物为“uu”   吉祥物“UU”是由深圳2011年世界大运会会徽“欢乐 的U”演变而成一张笑脸,同时,又具有“Universiade”的首写字母“U”的形态 相信执着,就有收获愿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自己“家门口”能够发挥出优秀的成绩,为祖国争光,为世界喝彩也希望本届大运会能够成功举办,给世界一个全新的形象——深圳 历届举办地夏季大运会  第一届·1959年8月26日——1959年9月7日·意大利·都灵(Turin)  第二届·1961年8月25日——1961年9月3日·保加利亚·索非亚(Sofia)    第三届·1963年8月30日——1963年9月8日·巴西·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   第四届·1965年8月20日——1965年8月30日·匈牙利·布达佩斯(Budapest)   第五届·1967年8月27日——1967年9月4日·日本·东京(Tokyo)   第六届·1970年8月26日——1970年9月6日·意大利·都灵(Turin)    第七届·1973年8月15日——1973年8月25日·苏联·莫斯科(Moscow)   第八届·1975年9月18日——1975年9月21日·意大利·罗马(Rome)   第九届·1977年8月17日——1977年8月28日·保加利亚·索非亚(Sofia)   第十届·1979年9月2日——1979年9月13日·墨西哥·墨西哥城(Mexico City)   第十一届·1981年7月19日——1981年7月30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第十二届·1983年7月1日——1983年7月12日·加拿大·埃德蒙顿(Edmonton)   第十三届·1985年8月24日——1985年9月4日·日本·神户(Kobe)   第十四届·1987年7月8日——1987年7月19日·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萨格勒布(Zagreb)     第十五届·1989年8月22日——1989年8月30日·联邦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   第十六届·1991年7月14日——1991年7月25日·英国·谢菲尔德(Sheffield)   第十七届·1993年7月8日——1993年7月18日·美国·布法罗(Buffalo)   第十八届·1995年8月23日——1995年9月3日·日本·福冈(Fukuoka)   第十九届·1997年8月20日——1997年8月31日·意大利·西西里(Sicily)   第二十届·1999年7月3日——1999年7月13日·西班牙·帕尔马(Parma)   第二十一届·2001年8月22日——200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Beijing)   第二十二届·2003年8月21日——2003年8月31日·韩国·大邱(Daegu)   第二十三届·2005年8月10日——2005年8月21日·土耳其·伊兹密(Izmir)     第二十四届·2007年8月10日——2007年8月21日·泰国·曼谷(Bangkok)   第二十五届·2009年7月1日——2009年7月12日·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Beligrad)   第二十六届·2011年8月12日——2011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Shenzhen)   第二十七届·2013年8月(未知)日——2013年8月(未知)日·俄罗斯·喀山(Kazan)第二十八届·2015年(未知)月(未知)日——2015年(未知)月(未知)日·韩国·光州(Kwangju)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