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园林树木的移植技术一、 实验目的园林树木的移植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操作过程,一般情况下,它包括起 挖、装运和定植三个环节本实验预通过实习,使学生加深对园林树木栽植原理 的理解,掌握园林树木的植前准备、移植等相关操作二、 园林树木栽植原理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是维持和恢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首先,根部在起挖过程中所受的损伤严重,特别是根系先端具主要吸水功 能的须根大量丧失,使得根系不再能满足地上部分枝叶蒸腾所需的大量水分供 给;其次,由于根系被挖离原生长地后处于易干燥状态,树体内的水分由茎叶移 向根部,当茎叶水分损失超越生理补偿点后,即干枯、脱落,芽亦干缩,而根的 再生乂是依赖消耗树干和树冠下部枝叶中储存物质的水平;再有,树木在挖掘、 运输和定植过程中,为便于操作及日后的养护管理,提高栽植成活率,通常要对 树冠进行程度不等的修剪遵循树体生长发育的规律,选择适宜的栽植树种;掌握适宜的栽植时期, 采取适宜的栽植方法,提供相应的栽植条件和管护措施;要特别关注树体水分代 谢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树体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矛盾,促进根系的再生 和树体生理代谢功能的恢复等提高树木的栽植成活率。
三、 实验用具铁锹、镐头、剪枝剪、手锯、杆桩、草绳、铁丝(§=8mm)、钳子四、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移植前的准备1. 明确设计意图,了解栽植任务园林树木栽植中树木种类的选择、树木规格的确定以及树木定植的位置, 都受设计思想的支配在栽植前必须对工程设计意图有深刻的了解,准备好必要 的栽植用具等2. 地形和土壤准备(1) 地形准备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种植现场的地形处理,并清理有碍树木 栽植和植后树体生长的建筑垃圾和其他杂物2) 土壤准备栽植前对土壤进行测试分析,明确栽植地点的土壤特性是 否符合栽植树种的要求,是否需要采用适当的改良措施3. 定点放线,树穴开挖(1) 定点放线2) 树穴开挖树穴的平面形状以便于操作为准,多以圆、方为主,没有 硬性规定,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树穴的大小和深浅应根据树木规格和土层 厚薄、坡度大小、地下水位高低及土壤墙情而定4. 树木准备对从苗圃购人或从外地引种的树木,应要求供货方在树木上挂牌列出种名, 必要时提供树木原产地及主要栽培特点等相关资料,以便了解树木的生长特性同时,应加强植物检疫,杜绝重大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特别是从外省市或 境外引进树木,更应注意树木检疫、消毒。
二)园林树木的移植1. 冠根修剪在定植前,对树木树冠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以减少树体水分的散发, 维持树势平衡,以利树木成活修剪量依不同树种及景观要求有所不同2. 树木定植定植前要检查树穴的挖掘质量,并根据树体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修整 树穴深浅的标准,以定植后树体根颈部略高于地表面为宜,切忌因栽植太深而导 致根颈部埋人土中,影响树体栽植成活和其后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应注意将树 冠丰满完好的一面朝向作主要的观赏方向,如人口处或主行道若树冠高低不匀, 应将低冠面朝向主面,高冠面置于后向,使之有层次感定植时将混好肥料的表土,取其一半填入坑中,培成丘状裸根树木放入 坑内时,务必使根系均匀分布在坑底的土丘上,校正位置,使根颈部高于地面 5-10cm,珍贵树种或根系欠完整树木应采取根系喷布生根激素等措施其后将另 一半掺肥表土分层填入坑内,每填20-30cm ±踏实一次,并同时将树体稍稍上下 提动,使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最后将心土填入植穴,直至填土略高于地表面种植示意图3. 筑围堰树木栽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 土堰应筑实不得漏水4. 立支架:(1) 栽植胸径5cm以上的乔木、树高超过2m的常绿树都应立支架固定。
可 选用通直的木棍、竹竿作支架支撑点以树体1/3-1/2处为宜2) 支架应有一定的长度和粗度,确保支撑稳固3) 立支架时,支架与树干接触部分应用草绳垫好,防止磨损树皮4) 不能用带有病虫害的木板、木棍等做支架5. 浇水:植后灌水是提高树木栽植成活率的主要措施,新栽植的树木应在当日浇透 第一遍水,以后应根据土壤墙情及时补水北方地区种植后灌水不少于三遍6. 扶正培土定植灌水后,因土壤松软沉降,树体极易发生倾斜倒伏现象,一经发现, 需立即扶正,并将出现空隙或下沉的地方用土填平五、作业选择2种树种:要求常绿乔木1种(带土球移栽),落叶乔木1种(裸根移栽 各),制定移植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