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插座结构设计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92.82KB
约9页
文档ID:281653970
插座结构设计_第1页
1/9

插座结构设计插座结构设计1.1. 材料材料壳体材料壳体材料:符合标准中耐热、老化、阻燃等要求公司现有产品采用 PC 与耐高温 ABS 合金材料插套材料插套材料:要有较好的导通性、弹性及耐摩性现有产品材料为锡磷青铜(QSn6.5-0.1Y2) 载流连接部件材料载流连接部件材料:连接铜带及各种端子要有较好的导通性现有产品材料 H62Y22.2. 尺寸尺寸插头尺寸插头尺寸:符合 GB1002 标准孔型尺寸孔型尺寸:符合 GB1002、大多用孔及小多用孔尺寸孔距尺寸孔距尺寸:符合下图插座外形尺寸插座外形尺寸:符合下图1919.9519127R15337.513.052713.612.613.631.95此线为插孔平面最小边缘此图为一位插孔的最小尺寸R20R2031.913.0538.10R251.9.737.95813.112.712.715.42015.41212.615.420013.1R20R2371217.5.6.6此处尺寸为插孔所在平面的最小宽度.5此处尺寸为插孔所在平面的最小宽度12.747.510.711.910.711.96023.7530.516.517.52.310.7510.75此处尺寸为插座的最小宽度此处尺寸为插孔所在平面的最小宽度此处尺寸为插座的最小宽度此处尺寸为插孔所在平面的最小宽度6.516.52.31611.930.55312.621.6406.539.211.943.819.615.410.315.410.311.512.621.9此处尺寸为插座的最小宽度此处尺寸为插座的最小宽度说明:上面两图为大多用孔型式,左图孔型位于插座中间位置,右图孔型位置不在插座中间,插座整体最小厚度为28mm。

下面两图为小多用孔型式,左图孔型位于插座中间位置,右图孔型位置不在插座中间,插座整体厚度最小为27mm11.6长度方向的防单极插入要考虑长度方向的防单极插入要考虑3.3. 结构结构开关开孔开关开孔: :三合一开关开孔三合一开关开孔 10A 10A翘板开关开孔翘板开关开孔 16A 16A 开关开关(TZ-HD2-B1)(TZ-HD2-B1)开孔开孔模块配合尺寸(例批示产品模块配合尺寸(例批示产品 TZ-Q091TZ-Q091): :电源线穿孔与过载按钮开孔电源线穿孔与过载按钮开孔: :电气连接:电气连接:1) 电源线必须用压线扣固定可拆式插座,考虑适用不同的线径2) 电源线长度为壳体外侧至插头地极插销中心部位长度3) 电源线的进线连接端子必须是可拆的螺纹端子,且端子要有护墙,保证导线线丝不外脱可拆式插座;地线设计要长 5mm4) 器件连接顺序:电源线保护器开关铜带,防雷电路并联在电路中5) 内部电气间隙合理,符合国标要求(大于 3mm) ,设计时通常取 5mm注意 3 个方向6) 自攻钉与自切钉不能用于电气连接7)7) 电气连接部件可采用铆钉、金属螺纹金属螺纹(螺钉)连接及焊接型式机械结构:机械结构:8) 防误插设计9) 装配工艺合理,操作简便易行:零部件、导线等要放在同一侧。

10)上下壳体避免焊接方式,尽量采用螺钉连接11)关键塑料件不能采用卡钩形式跌落试验不能通过12)挂钉孔的强度最薄弱:C01/02 强度最大挂钉孔外形圆滑增加竖筋,螺钉移不到根部13)上下壳子口配合间隙单边不大于 0.1mm14)压铜带柱间隙+0.1+0.315)10A 翘板开关作为总控开关时需与 L 极导电片配用16)上下壳螺钉柱采用“零对零”接触方式17)插套与安装孔之间配合间隙合理参考现有产品图纸与实物相结合底部+0.2-上口+0.418)地线插套和零线插套应锁定19)避免上安装结构插合面距插套顶部 9mm,插销导向 7mm.20)连接导线必须加走线限制,避免锐角折弯,防止上下壳体柱压迫导线21)自攻钉上部加防松柱,间隙 2mm22)端子片增加防转筋23)23) 产品的结构成本方形端子的废弃24)壳体壁厚均匀(2.5mm) ,不易变形(少开口) ,分型线、浇口位置放置合理,不影响外观及装配25)拔模斜度合理,不影响外观及尺寸精度注意不同拔模处的尺寸形状26)壳体内部筋、柱等结构位置、高度、厚度合理,成型后不应有注塑缺陷筋可后加27)过渡处避免尖角D1 开关帽,连接处:3.3 0-0.1;3.4 0-0.4。

28)螺钉柱结构合理,不易开裂外径 6mm柱侧增加加强筋为保证自攻螺钉的旋入长度,螺钉3 过孔深度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取值不易超过2mm,见图示:29)保护器的前后、上下要固定,上下间隙 0.5保护器尺寸:22.9*28.3*13.8;M10*9.730)开关口的尺寸配合,推荐值和经验值的结合,注意长宽和壁厚31)注意氖灯的安装位置和引线的长度,电路连接的正确性,指示灯的寿命32)插头与插座插合后间隙不大于 1mm33)转换器转换器的插销不能 L 形通不过量规34)零部件的标准化:考虑与现有零件通用35)结构设计要考虑自动化生产的可行性, 模块下壳通常做法是在底面设计一个自动化识别筋位,其剖视图如下图如示,其中 a036)螺钉柱处壁面厚度:为防止螺钉柱处壁面表面出现缩坑,须将螺钉柱处壁面处胶位减少,如下图所示,推荐值 S=1/3t37)功能件下壳插脚的设计须与已有功能件的插脚在插座纵向在同一直线上 ,便于同一插座安装不同的功能件.如下图所示38)自攻螺钉柱内径值的设定:相同规格的螺钉,不同材料的壳体螺钉柱内径值应不同,过大则会滑扣,过小会导致螺钉柱开裂 .具体不同材料及不同螺纹规格所对应的螺钉柱内径值见下表.硬胶类(ABS、HIPS 等)螺丝直径t(Min)2.00.051.5D11.70.12.00.12.20.12.50.12.90.1D2 4.2 4.7 5.0 5.6 6.32.30.052.60.083.00.083.50.082.00.05硬胶类(PC 等)D11.80.12.10.12.30.12.60.13.00.1D2 4.2 4.7 5.0 5.6 6.3软胶类(PVC、PP、PE 等)螺丝直径t(Min)1.5螺丝直径t(Min)2.00.051.5D11.50.11.80.12.10.12.30.12.70.1D2 4.2 4.7 5.0 5.6 6.32.30.052.60.083.00.083.50.082.30.052.60.083.00.083.50.0839)壳体内侧面的筋位设计:对于常用的收缩率较小的塑料(如 ABS,PC 等)来说,设置侧面筋位可有效防止壳体向内翘曲变形,筋的间距可设定为 45mm 左右 但对于收缩率较大的塑料材料(如 PP PA POM)则不能设计宽度过大的筋位,也不要将筋与柱子相连,否则容易使侧壁呈波浪状,即在筋位处向外突出,远离筋位处则向内翘曲侧面筋位不与螺钉柱相连40)开关导电片与产品上壳插槽为小间隙配合(间隙值不大于 0.1) ,且插槽端部有导向角,以利于导电片插入。

此因素是影响开关焊接后容易倾斜或翘起造成开关焊接不良现象主要原因之一41)L、N 极插套的对称部分结构的尺寸、公差标注要相同,以方便控制对称部分的一致性42)壳体结构原则上在设计时要考虑浇口位置、 形式及数量对熔接痕现象的影响, 如不能避免,需要在易产生熔接痕的位置增添相应加强筋,以提高壳体此处力学性能产品标识产品标识43)外壳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源性质、商标、型号(内部通用型号标识)等必须标识44)接线端子(N、E)处的极性标识45)插头、电源线、导线 3c 及工厂代码标识46)开关标识,小间隙开关要有的标识47)壳体内部生产日期的标识,便于追溯48)防伪标粘贴位置序列号标贴的外箱标注位置和方法)硬胶类(ABS、HIPS 等49)条形码的位置产品样机试验产品样机试验50)全项试验都应该作;尤其材料变化时,下述为重点: 插拔力、倒套测试 耐压 耐热 阻燃 温升 老化 抗 UV 开关性能 低温冲击 机械强度:跌落、挂钉孔强度、安装孔抗开裂 包装强度:小包装和外包装51)提供产品相关参数:产品外形尺寸、重量、装箱数量、箱重、箱外腔尺寸等产品研发中心 2009-04-24附件:现有产品缺陷附件:现有产品缺陷1)产品综合缺陷上安装结构产品的综合缺陷(不含价格因素)涉及的产品开关a.插套刮蹭安装孔C1、D1、E1、F1b.插合面下端设计插销导向困难,对插套加工精度要求高,易产生倒套a.电流额定值选型过小,易损坏C1、D1、E1、F1b.结构不合理,易卡滞或虚接21、J1c.开关帽与开关柄装配公差要求高,易产生松脱或开裂 C1、D1、E1、F1d.开关装配结构复杂,特别是上下盖共同形成的开关孔,101、102、C01过小造成开关卡滞,过大造成间隙大a.弯板、指示灯罩、开关帽、导线接线端、螺钉等规格C1、D1、E1、F1、21、J1、HD多,不利形成单品种大批量采购和成批预加工零件的标准化挂钉孔结构a.结构不合理,强度不够。

2)产品单一缺陷产品型号单一产品缺陷(不包括综合缺陷和价格因素)TZ-41TZ-HDTG-101阴阳挂接旅游转换器TZ-8NC01、C02TY-81、91a.开关质量差,返残率高b.插套尺寸精度低,质量差a.氖灯联线连接方式为自攻钉连接导电片,存在争议性a.无法与明装盒装配(内芯尺寸问题)b.功能件过高,不适用于高度为 20 的明装盒a.与 99 款座体没有同步设计,不协调b.不能通过耦合器标准的弯曲试验c.联线拆装困难d.卡线结构不符合转换器标准要求e.材质不符合耦合器标准a.31 插片强度不符合转换器标准要求b.英标插头地线较易插入零火线孔a.功能件与开关接线方式不配套a.没有电源指示灯b.没有预留增加防雷模块的空间,升级空间不足c.没有插销导引结构,易产生倒套问题a.下壳文字部分厚度太薄,不容易注满铆钉点处不到 1mm,打不满,易产生缺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