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鱼类学鱼类分类学部分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9KB
约18页
文档ID:33737112
鱼类学鱼类分类学部分_第1页
1/18

鱼类从水中向陆地挺进过程始于约 4 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肉鳍鱼类如腔棘鱼、肺鱼等已具备了一些水陆两栖动物的初步特征,但它本质上仍然属于鱼类)纳尔逊(Nelson.J.S,1976-1984)分类系统:无颌上纲盲鳗纲:盲鳗目、盲鳗科头甲纲:七鳃鳗目、七鳃鳗科 有颌上纲软骨鱼纲:板鳃亚纲:鲨形总目:8 目鳐形总目:4 目全头亚纲:银鲛目硬骨鱼纲:肺鱼亚纲双鳍鱼总目:均为古代鱼类角齿鱼总目:肺鱼总鳍亚纲:骨鳞总目:腔棘鱼总目:矛尾鱼腕鳍亚纲:多鳍鱼目辐鳍亚纲软骨硬鳞下纲:鲟形目(鲟类)硬骨硬鳞下纲:雀鳝、弓鳍鱼真骨鱼下纲:骨舌鱼总目海鲢总目:海鲢目、鳗鲡目、背棘鱼目鲱形总目:鲱形目骨鳔总目:鼠鱚目、鲤形目、脂鲤目、鲇形目、裸背电鳗目原鳍棘总目:鲑形目巨口鱼总目:巨口鱼目 灯笼鱼总目:仙鱼目(狗母鱼科、龙头鱼、长蛇鲻) 、灯笼鱼目副鳍棘总目:鲑鲈目、鳕形目、鼬鳚目、蟾鱼目、鮟鱇目、喉盘鱼目棘鳍总目:鳉形目、银汉鱼目、月鱼目、金眼鲷目、海鲂目、刺鱼目、刺鱼目、海蛾鱼目、海龙目、豹鲂鮄目、合鳃目、鲉形目、鲈形目、蝶形目、鲀形目 拉斯和林德贝尔格(1971)分类系统:圆口纲盲鳗目、七鳃鳗目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鲨形总目:8 目鳐形总目:5 目全头亚纲:银鲛目 硬骨鱼纲:内鼻孔亚纲总鳍总目:腔棘鱼目---矛尾鱼 肺鱼总目:单鳔肺鱼目、双鳔肺鱼目角齿鱼总目:肺鱼辐鳍亚纲硬鳞总目:软骨硬鳞类:鲟形目、多鳍鱼目硬骨硬鳞类:弓鳍鱼目、雀鳝目 鲱形总目:海鲢目、鼠鱚目、鲱形目、鲑形目、灯笼鱼目、拟鲸鱼目骨舌总目:骨舌鱼目、长吻鱼目鳗鲡总目:鳗鲡目、囊鳃鱼目、背棘鱼目鲤形总目:鲤形目、鲇形目]银汉鱼目:将形鱼目、银汉鱼目、颌针鱼目鲑鲈总目:鲑鲈目、鳕形目鲈形总目:金眼鲷目、海鲂目、月鱼目、刺鱼目、鲻形目、合鳃鱼目、鲈形目、鲉形目、蝶形目、鲀形目蟾鱼总目:海蛾鱼目、蟾鱼目、喉盘鱼目、鮟鱇目 鱼类学实验标本1. 狭纹虎鲨 条纹斑竹鲨 白斑星鲨 路氏双髻鲨 许氏梨头鳐 何氏鳐 光魟 日本单(双)鳍电鳐 中华鲟 海鲢 遮目鱼 鲥 鳓 斑鰶 刀鲚 宝刀鱼 黄鲫 鳗鲡 海鳗(19)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鲨形总目 (一) 虎鲨目:宽纹虎鲨(二) 须鲨目:须鲨科----条纹斑竹鲨 鲸鲨科----鲸鲨 (最大的鱼类) (三) 真鲨目:皱唇鲨科---白斑星鲨 双髻鲨科---路氏双髻鲨 软骨鱼纲、板鳃亚纲、鳐形总目 (一) 鳐形目:犁头鳐科----斑纹犁头鳐鳐科----------何氏鳐 (二) 鲼形目:魟亚目、魟科-------光魟 (三) 电鳐目:单鳍电鳐科----日本单鳍电鳐 双鳍电鳐科--- 日本双鳍电鳐 硬骨鱼纲:肺鱼亚纲双鳍鱼总目:均为古代鱼类角齿鱼总目:肺鱼总鳍亚纲:骨鳞总目:4 目 9 科,在二叠纪消失(距经约 1.5 亿年)腔棘鱼总目:矛尾鱼 3 亿 6 千万年出现,2 亿 5 千万年消失,1938 年在西南印度洋靠近南非的海面捕到一条,体兰色,长 1.1 米,重 50 公斤,当地渔民将其送至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 Latimer 将其皮剥下请 Smith 鉴定,发现它为一条矛尾鱼,活化石,为纪念 Latimer 将其命名为 Latimeria。

腕鳍亚纲:多鳍鱼目 栖息在非洲淡水中,心脏有动脉圆锥,肠内有螺旋瓣 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硬骨硬鳞下纲:雀鳝--有动脉圆锥,肠内有螺旋瓣现产于北美、中美,古巴群岛的淡水鱼类,为大型凶猛鱼类,个别的长可达 6 米,从白垩纪(1.3 亿年)至今弓鳍鱼—自上二叠纪(2 亿多年)至今,分布在北美河流、湖泊中软骨硬鳞下纲、鲟形目 鲟形目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内骨骼为软骨,头部有膜骨,歪形尾,有动脉圆锥,肠内有螺旋瓣,尾柄及尾鳍上叶有菱形硬鳞,有淡水及溯河性两型(海里产卵,淡水生活) 本目的经济价值高,肉肥美, “鱼子酱”有黑黄金之誉,卵黑褐色中华鲟:吻不延长,体上有 5 行骨板 (白鲟又称“象鱼”)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真骨鱼下纲(9 总目) (一) 海鲢总目发生经变态,仔鱼体延长带状,和鳗鲡幼鱼相象,本总目约有 749 种,我国有 112 种海鲢目 2 亚目(海鲢亚目、北梭鱼亚目) ,前者 2 科,2 属,2 种海鲢:仔鱼体透明,柳叶状,和和鳗鲡幼鱼相象有 1 喉板,背鳍最后不延长呈丝状,无动脉圆锥口裂上缘由前颌骨和上颌骨组成分布东海南部和南海,为近海小型鱼类,常进入内湾和河口体长 300—400mm。

肉味美,为较好的食用鱼鳗鲡目:2 亚目、23 科、158 属、713 种,我国 13 科、46 属、105 种, 鳗鲡目鱼类大都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大部分营沿岸性生活,一般以小鱼或甲壳类为食本目鱼类生殖时溯离海岸,把卵产在很深的水中卵为浮性,发育中发生变态,仔鱼的身体透明呈叶片状不同鱼类的变态经过不同时期,变态后的幼鱼都游向近岸鳗鲡科--鳗鲡,降河回游性鱼类,性成熟 5—8 年,孵化后为体透明的柳叶鳗,发育成线鳗溯江体被芦席状鳞片头长而尖,头长较背鳍起点到臀鳍起点的距离为大或相等分布于长江、闽江、珠江流域和海南岛、东北和沿海各地每年春季在大批线鳗(鳗苗)成群自近海进入江河口,在江河湖泊中生长育肥食性以小鱼、蟹、蚯蚓、水生昆虫和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料为主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为上等食用鱼,民间作为滋补食品海鳗科--海鳗,无鳞,犁齿特大,D 、A、C 相连为凶猛性底层鱼类,游泳迅速,通常栖息于水深 50-80m 泥沙或沙泥底或岩礁底的海区昼间潜伏于岩穴或泥沙中,夜间出来摄食,很贪食,食物以虾蟹类最多,鱼类其次,摄食强度在 7-9 月较高南海的海鳗繁殖期约在 6-7 月间,怀卵量 18 万至 120 万粒,卵球形,卵径 1.64-1.67mm,仔幼鱼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变态,变态期在 8-10 月间。

一般体长 350-430mm,体重约 1000g,第一次性成熟个体雌鱼约 300mm,雄鱼 210mm 海鳗每年月以后逐渐沿大陆沿岸向北作生殖洄游, 4-5月间到达浙江沿海各渔场,6-8 月经过黄海而到达渤海区,9 月以后南下作越冬洄游,10-11 月回到福建沿海至台湾海峡越冬,所以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主要加工成咸干品销售,浙江的风干鳗制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久享盛名,部分鲜销,海鳗鳔亦为名贵食品之一二)鲱形总目、鲱形目(约 356 种)鲱科 :D 位于 A 的前方,口裂小,在眼前或下方鲥:上颌中央有 1 缺刻,口前位,A ,18-20 平时生活在海洋中,每年定时入江生殖而得名,幼鱼则留在江河中育肥到当年秋天才回海洋生活鳓:口上位,上海称“香鱼” ,为近海重要经济鱼类A ,45-59斑鰶:口下位,背鳍后方有一丝状延长 鳀科 D 位于 A 的前方,口裂大,在眼后方刀鲚:上颌骨延长到 P 基部,V 条 97—110, P 上方有 6 根游离鳍条每年 2—3 月入江河产卵,鱼汛旺季在 3—5 月,有陆封性种类,刀鲚富含脂肪,肉质细嫩,鲜美凤鲚:,每年入江河产卵,鱼汛旺季在 5—7 月,油炸制为罐头, “烤子鱼”“ 凤尾鱼”。

黄鲫:P 上方有 1 根游离鳍条,臀鳍条 50—75,近海中下层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 宝刀鱼科:D 与 A 相对宝刀鱼:体较长,刀形,口裂宽,向上斜,腹鳍很小, (20 元/斤) 2. 草鱼 青鱼 鲢鱼 鳙鱼 鲤鱼 鲫鱼 团头鲂 长春鳊 马口鱼 红鳍鲌 翘嘴红鲌 蒙古红鲌 细鳞斜颌鲴 鲮 铜鱼 花骨 泥鳅 鲶 胡子鲶 中华海鲶 黄颡鱼 长江鮰鱼 大麻哈鱼 虹鳟 大银鱼(27) 分类部分(三)骨鳔总目1.鼠鱚目、遮目鱼科----遮目鱼或虱目鱼 milkfish,脂眼睑发达,鳃膜彼此相连暖水性,广 盐性,主食硅藻和其它澡类生长快,但刺多 近年台湾养殖较多2. 鲤形目(1) 胭脂鱼科 ----胭脂鱼是我国特有鱼种,生长快,最大个体可达 30 公斤,主食低栖无脊椎动物亦食部分泥沙,硅藻和丝状澡类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2) 鲤科:都是淡水种类,少数暂时或偶尔游到河口或咸淡水中本科是鱼类种类最多的一科,有 196 属约 2086 种我国 12 亚科 122 属 451 种和亚种A 亚科---马口鱼:体有垂直条纹,上、下颌边缘波状,呈马蹄形,背鳍 3,7,臀鳍3,8—10分布在东部各江河,摄食小型鱼类和昆虫,是目前湖泊、水库养殖的主要敌害之一。

在日本为上品食用鱼B 雅罗鱼亚科-----青鱼、草鱼、鱤青鱼:“乌青”,口端位,下咽齿 1 行,侧线鳞 39—46,背鳍无硬刺腹鳍、臀鳍黑色,鳞片一色,主食软体动物,最大可达 70 公斤为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分布广泛,以长江中下游较多草鱼:“草青”,下咽齿 2 行,侧线鳞 36—48,背鳍无硬刺,腹鳍、臀鳍灰白色,鳞片斜格状,草食性,有“拓荒者之称”,最大可达 35 公斤为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 分布广泛自华南到东北均产鱤:上颌边缘平直不呈波状,侧线鳞 110-120,口大,吻尖,下颌前端有 1 突起呈瘤状,体修长、流线型,凶猛肉食性C 鲌亚科--- 腹棱完全或不完全,下咽齿 1-3 行 红鳍鲌:体侧扁,口上位,口裂几乎和身体纵轴垂直,背鳍具棘,分支鳍条 7,腹棱完全,体较低,体长/体高=3.3-5.0下咽齿 3 行分布全国水系生活于水的中上层,喜栖于水草丛生的湖泊中成鱼主食小鱼、小虾2 龄性成熟,5-7 月产卵,卵粘性,附水草上个体不大,重不到 25g,是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翘嘴红鲌: 体侧扁,口上位,几乎与体轴垂直,腹棱自腹鳍基部至肛门体较低,体长/体高=3.7-5.0头部、体背部几呈水平,臀鳍分支鳍条 21-25。

分布遍及各水系,生活在流水及大型水体的鱼类一般在中上层,游泳迅速,善于跳跃成鱼以小型鱼类为食的凶猛鱼类3 龄始达性成熟,雄鱼 2 龄即性成熟,卵具微粘性,产卵场集中在湖泊近岸,水草稀疏,水深约 1m 的水域一般常见为 1-2kg,是一种肉味鲜美的大型经济鱼类蒙古红鲌 Erythroculter mongolicus 体侧扁,口亚上位,腹棱自 V 基部至肛门体较低,体长/体高=3.7-5.0头部及体背部渐向上倾斜,臀鳍分支鳍条 17-21,尾鳍下叶鲜红色分布全国各水系,为捕食小鱼的凶猛鱼类,行动迅速5-7 月产卵,卵粘性生长快,体长250-400mm,体重 0.2-0.6kg,渔业上有一定经济意义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腹棱自 V 基部至肛门,口前位,体较高,体长/体高=1.9-2.8背鳍棘长度短于头长侧线至 V 起点的鳞片 7-9体侧鳞片边缘灰黑,沿各纵行鳞出现数条灰白色条纹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头后背部显著隆起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湖泊,近年已被移植各地,为静水湖泊中下层鱼类,多在泥底并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生活幼鱼以枝角类及其它小型甲壳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水生高等植物为主。

一般 2 冬龄即达性成熟产卵期 5-6 月可在湖泊中繁殖卵浅黄色,具粘性,附水草或其它物体上发育生长较快最大个体可重 3kg以肉味佳美驰名是天然水域及养殖业中重要经济鱼类长春)鳊 Parabramis pekinensis 头小,口端位,腹棱完全,自胸部至肛门体较高,体长/体高=2.5-2.9 遍布全国各水系在中、下游湖泊中数量较多一般栖息在水体中下层生殖季节到流水场所产卵在深水处越冬2 龄性成熟,卵漂浮性生长速度缓慢而平稳1龄鱼平均 217mm,重 0.16kg草食性鱼类肉质鲜美,在天然水体中是重要经济鱼类之一D 鲴亚科: 体侧扁,稍细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