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习目标1.掌握詹天佑、侯德榜的事迹及对他们的评价2.掌握魏源、严复思想主张及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学习重点1. 侯德榜的成就及评价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预 习一、独学:(一) 独学(10分钟):认真阅读教材后根据问题在书上进行勾画并做文字标注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 年,清政府决定修建_________铁路,任命_________为总工程师 2.京张铁路 (1)起止点:北京---张家口,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 (2)通车时间_________ (3)创新之处:设计出__________________,以减缓坡度4)评价: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干线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1.背景:__________中期,欧洲人已能制造纯碱,但欧美各国将制造方法垄断起来中国工业中所需的纯碱,完全依赖_______ 2.侯德榜是著名________,20世纪20年代,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 __________.他还撰写_________一书,将制碱奥秘公之于世。
他不满足已有成就,继续钻研,探索出________,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20%这种制碱方法被命名为“_________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阅读教材,在书上勾画出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和成就二、互学:(14分钟)1.小组(学习对子)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并订正完善2.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取得成就的异同点展示三、质疑:(通过同学、小组、老师等多途径解决问题)1.展示四位名人的异同点2.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四、点拨:1.指导学生列表说明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2.指导学生归纳并识记侯德榜的成就反 馈五、小结:(一)知识小结: 詹天佑:京张铁路 科学技术 侯德榜:侯氏制碱法第21课 魏源:《海国图志》思想文化 严复:《天演论》(二)巩固练习:1. 为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进行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张之洞——创办大生纱厂 B.张謇——修建京张铁路C.詹天佑——开办汉阳铁厂 D.侯德榜——发明制碱新工艺2. 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成为进步潮流,最早启迪人们学习西方的是( )A.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B.严复译述的《天演论》C.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D.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3. 他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末最敏感的人”;他说:“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
他指的是谁?( )A.魏源 B.曾国藩 C.梁启超 D.严复 4.材料题:侯德榜早年曾学铁路工程,在津浦铁路工作,后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高等科学习,毕业后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化工192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应范旭东之聘,任塘沽永利制碱公司技师长当时索尔维法的生产技术为索尔维集团垄断,对外保密侯 德榜于1922年回国,经长期潜心钻研,永利碱厂终于冲破封锁,1926年6月生产出洁白的纯碱,产品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侯德榜的成就 2.侯德榜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六、拓展:京张铁路全线的难关在关沟,这一带悬崖峭壁,工程之难为当时世界所罕见关沟路段包括居庸关、八达岭、五挂头和石佛寺四个隧道,总长1645米其中八达岭隧道长1091米是最长的,居庸关居第二,长367米在修建八达岭工程时詹天佑顶着帝国主义者的讥讽嘲笑,采取从洞身中段开一口大井垂直下去与两端相对开凿的办法,到1908年终于完成了举世著名的八达岭隧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