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四大发明的来历四大发明的来历我们从小受教育,对四大发明都很熟悉,也一直将它们当做中国的荣光但另一方面,对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批评也很多这些批评有的很夸张,情绪比较激烈所以四大发明值得我们略加讨论四大发明最早出现在培根的《新工具》里,只有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没有造纸培根说这三项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但他并没说这三项发明是谁做出来的他认为这些发明的来历是不清楚的稍后马克思基本上承袭了培根的说法,也是说三大发明,马克思说火药把骑士的城堡炸得粉碎,指南针造成了地理大发现,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最后成为改变这个世界的杠杆但是马克思也没有把这三个发明归于中国从三大发明变成四大发明,最初是来华的耶稣会士艾约瑟(JosephEd-kins,1823~1905) ,他把造纸放了进去最大的功劳要归李约瑟,他大力赞美和强调这四大发明是中国人做出的贡献李约瑟长期研究中国科学史,不断称颂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他被视为“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四大发明通过李约瑟提倡之后,进入了我们的教科书有关四大发明的争议中,听上去最有颠覆性的一条是:今天全世界用的都是黄色炸药,而中国人所发明的火药是黑火药,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列,那些反对四大发明中关于中国发明火药的人就揪住这一点不放。
虽然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了毕癉的活字印刷术,但是既无实物传世,也未能推广批评四大发明的人就抓住这一点,说毕癉的活字即使是真的,也是不能商业化的,甚至怀疑它的真实性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陕西灞桥发现了一些“纸”——有些人坚持认为那是纸,于是所谓“灞桥纸”变成一个争议的问题另一个争议的问题是指南针,这又和司南及水、旱罗盘联系在一起提出争议的人质疑:中国古代到底是真的发明了指南针,还是只不过发现了地磁现象?另外关于水罗盘、旱罗盘的争议也相当多有些人认为,旱罗盘是西方人发明的,水罗盘可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也有争议这一系列争议的源头是司南而司南有一个致命弱点,即只有古代记载,却至今没有人能用天然磁石将它复制出来我们应该承认,这些批评里有一部分是有道理的但是许多争论都是情绪化的,要挺四大发明,可以挺到极端;要批四大发明,也可以批到极端这两个极端,是从夜郎自大到虚无愤青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则是心平气和地来考察这些争议火药发明权难以动摇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是用硫磺、硝石和碳按照一定配比混合成的黑火药这从唐代一些炼丹文献里就可以看到,最初它很可能是炼丹家无意中发现的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年份是公元1044年,这年北宋编纂了《武经总要》——类似当时北宋国家军队武器装备的标准教科书,书中出现了三个黑火药的配方。
这表明至少到公元1044年,火药已经成为北宋军队的一项标准装备企图动摇中国人在火药上的发明权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试图从西方古代文献中找到一些比北宋更早的火药记录,另一条是纠缠黑火药和黄色炸药的区别第一条路径上,争夺黑火药发明权的大致有这样四个候选者:希腊火、海之火、印度和培根这里我们先要区别燃烧剂和火药——燃烧剂在燃烧时需要外界供给氧气,而火药本质上是一种“自供氧燃烧”,即火药本身能够提供氧在黑火药中,硝石就是用来提供氧的上面四个候选者中的希腊火、海之火,确实有年代很早的记载,希腊人和拜占庭军队曾用它们焚烧敌舰,但它们都是燃烧剂,所以实际上没有资格与黑火药竞争第三个竞争者是印度,但是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印度直到13世纪还没有火药,最早在印度出现的火药实际上是元朝军队遗落在那里的所以印度作为争夺黑火药发明权的候选者是比较弱的一个最有趣的是13世纪的著名学者罗杰尔·培根(RogerBacon,1214~1294) 一些西方人认为培根已经发明了黑火药,他们的依据是,据说在培根的著作里有一个用隐语写成的黑火药配方西方有人把这个隐语通过调整字母顺序,甚至添加字母的方式, “释读”成了一个黑火药配方。
但是这种“释读”方法本身就站不住脚,况且即便培根真有这样一个黑火药配方,也在《武经总要》之后两百多年,所以培根仍然不能争夺黑火药的发明权既然可以确认黑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么我们再来解决黑火药和黄色炸药的问题今天全世界用的炸药都属于黄色炸药系统黄色炸药来源于公元1771年发明的苦味酸,最初是作为染料的,后来发现这种黄色染料有很强的爆炸性质,1885年法国第一次将它用于军事用途,装填在炮弹里作为炸药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清楚了:当年马克思说火药把骑士的城堡炸得粉碎,显然不是说1885年之后的事情,起码在17世纪就已经发生了那是被什么炸碎的呢?当然是被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炸碎的至于黑火药向西方的传播,恩格斯的论断比较可信恩格斯对军事史有兴趣,他总结出火药西传的路径:从中国到印度,再从印度到阿拉伯,然后从阿拉伯到欧洲在这个过程中,欧洲骑士的城堡被黑火药炸得粉碎因此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确实改变了世界历史造纸问题莫自寻烦恼本来我们都知道东汉的宦官蔡伦发明了一种造纸的方法,其法简单经济,这一直是被作为定论的许多西方学者也赞成这一定论在这个定论里,包含了对纸的传统定义为何提出“灞桥纸”是自寻烦恼呢?因为将这些近似烂棉絮的、最大只有巴掌大小而且没有书写证据的东西称为纸,实际上就降低了纸的技术标准,放宽了对纸的定义。
此举带来的后果,则是中国在造纸上的发明优先权反而有可能丧失!为什么呢?如果允许放宽对纸的定义,那如何对待埃及的纸莎草纸?纸莎草纸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了而且今天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藏了很多纸莎草纸的作品,上面有颜色鲜艳的图画和文字如果执意要把灞桥发现的絮状物说成纸,那古埃及那些有大量图画文字在上面的、用植物纤维做成的纸莎草纸,能说它不是纸吗?而一承认埃及的纸莎草纸也是纸,那中国的造纸发明优先权就丧失了——纸莎草纸比蔡伦造纸早了3000年神话司南与指南针中国关于指南针的历史文献记载是相当晚的,但一讲司南,我们就把它的历史提前到先秦许多人甚至在《韩非子》中找到了证据,认为战国时期就有司南了司南的标准图案(一个天然磁石做的汤匙)在小学课本里就有但是迄今并未发现任何古代的司南实物,这个图案实际上是王振铎在20世纪40年代假想出来的该图案后来上了1953年的纪念邮票,于是成为定论:中国人在战国时代发明了司南当年王振铎的报告说他已经用天然磁石复制成功司南,但是这具司南从来没人见过,至今下落不明现在博物馆中陈列的司南,通常都是合金制造的,并用电磁线圈对它充过磁,这样才能够指南这样的陈列品不能称为复制涉及司南的最早文献是《韩非子·有度》 ,但从上下文来看,其中所说的司南并不是指一个器具,而是类似于我们说的“规矩”、 “法度”这样的意思。
已经有人写论文详细分析了中国古代大量文献中出现的“司南”字样,其中有很大的比例并不是指能够指南的器具要证实先秦时代就有司南,只有两条路径:一、发现一个古代司南实物,而且这个实物是天然磁石的,并且能够指南;二、用天然磁石复制出一个真正能够指南的司南既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实物和复制品,那么司南迄今仍然只是一个神话为什么有很多人愿意维持司南这个神话呢?因为司南这个神话和指南针的发明权有很大关系有人认为中国人只不过发现了地磁现象,这和发明指南针还有距离;而如果我们战国时代就发明了司南,那就能保障我们在指南针上的发明优先权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培根和马克思说的三大发明里面有印刷术,印刷术包括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比较简单,就是让刻工在一块木板上,把我们要的文字或图案雕出来印刷的时候在这个木板上刷油墨,然后把它印到纸上古代的雕版印刷都是这么印的通常我们认为现藏大英博物馆的公元868年王印造的《金刚经》是雕版印刷最早的实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在公元868年才学会雕版印刷,应该在这之前就会了活字印刷就比较复杂了宋代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了毕癉用泥烧成活字,能够用来印刷但这只是一个记载,既没有泥活字的实物传下来,也没有用这个泥活字印刷的东西传下来。
这个记载是不是可信?说实话也不是100%可信,但是我个人觉得它有80%可信不过当时这个泥活字并没有得到推广,也没有关于毕癉用泥活字赚钱致富的记载从毕癉往后900年,中国的绝大部分书籍仍然都是用雕版印刷的这说明泥活字没有能够在商业上取代雕版印刷在泥活字之后又发明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这两种活字也被尝试过但是这些活字都没有商业价值争夺中国人的印刷术发明权最厉害的是韩国韩国人的做法分两步,第一步是争夺雕版印刷的发明权,如果这个被他们争夺到了,整个印刷术的发明权就是他们的了,他们就可以说“韩国发明了印刷术”,那四大发明中的一个就变成韩国的了1966年在韩国一个庙里面发现了一卷《陀罗尼经咒》 ,这是一份汉字的雕版印刷品它的年代比刚才我们说的王印造《金刚经》的公元868年要早这个《陀罗尼经咒》印刷的年代,可以肯定是在公元704~751年之间因为公元704年这个《陀罗尼经咒》才被译成汉文,而公元751年是韩国这个庙落成的年份,这个东西是在庙落成之前埋下的,所以可以确信是公元751年之前于是韩国人在世界上造舆论,说他们发现的《陀罗尼经咒》比大英博物馆藏《金刚经》要早但是韩国人完全回避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这卷《陀罗尼经咒》是从哪里来的?在当时,日本和朝鲜半岛诸国都非常流行从中国进口佛经、书籍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被当做珍贵的文化礼物。
因此很多西方研究雕版印刷的专家都认为,这个《陀罗尼经咒》是在中国印刷了以后,送到朝鲜去的因为当时这个庙落成的时候会需要这样的礼物,这个《陀罗尼经咒》就是从大唐搞来的这个《陀罗尼经咒》上面有几个汉字,是武则天时代所用的特殊汉字因此现代大部分中国学者和那些研究雕版印刷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卷《陀罗尼经咒》是在中国印刷了以后送到朝鲜去的所以它的发现仍然不能动摇中国的雕版印刷发明权,相反还提早了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实物年代当然这样的解释也不能说有100%的说服力,因为现在既没有这卷《陀罗尼经咒》来自中国的直接证据,也没有它是在朝鲜当地印刷的证据所以学术界认为,韩国发现的这个《陀罗尼经咒》 ,并不能颠覆中国人在雕版印刷术上的发明权但是他们确实也提出了一点点挑战,尽管这没有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但是下面一件事情韩国人确实得分了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在韩国清州发现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 (印刷于公元1377年)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由韩国政府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朝鲜人在金属活字上具有世界第一的发明权当然这并未动摇中国在印刷术上的发明权,但是韩国得到了金属活字上的优先权。
因为朝鲜人确实非常热衷于铸造金属活字,他们用金属活字印了大量的书,所以在金属活字上可能他们是有优先权的现在的情形是,韩国人企图争夺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发明权,不太成功但也有一点小进展在活字印刷上,他们要超过毕癉做不到但是在金属活字印刷上,他们占了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他们比中国的金属活字印刷要早为什么毕癉所发明的泥活字,以及后来的木活字和铜活字都不能推广呢?直到现代西方的印刷术传入之后,中国的雕版印刷才废弃呢?在欧洲,古登堡在15世纪发明金属活字,很快被商业化推广了而中国的活字印刷为什么这么难推广?这是因为中文和西文之间确实有着一些根本的差别,我这里只说两点:第一点是前期投入以英文为例,26个字母,加上数字、标点符号等等,做一套只需要几十个不同字符(当然需要大量复本) 但汉字不是这样,在古代有几万个汉字,就是今天在简体字普及之后,常用汉字也有几千个也就是说,造一套西文字成本很小,但要造几万个不同汉字(同样需要大量复本) ,造一套字就非常昂贵古代的活字都是官方或者是皇家来制造(朝鲜的金属活字也是如此) ,就是因为它需要很大的投入其次是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古代中文的活字印刷,排字工人必须是一个认识几万个汉字的人,但是西文的排版工人甚至可以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因为它一共只有几十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