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龙岩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0.13KB
约178页
文档ID:545227609
龙岩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1/178

龙岩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 发展专项规划2021 年 7 月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 2第一节 “十三五”成效 2一、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 2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2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 2四、龙台农业合作持续拓展 3五、农业特色品牌逐步打响 3六、农业科技支撑显著增强 4第二节 发展机遇 4一、国家战略重点转向乡村振兴 4二、农业农村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4三、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 5四、特色现代农业列入全市“十四五”主导产业 5第三节 发展挑战 5一、县域主导产业不够集中,规模效益亟待扩展 5二、龙头企业质量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亟待增强 5三、农业项目用地困难,发展瓶颈亟待破解 6四、冷链物流基础薄弱,跨区域流通短板亟待补齐 6五、农业科技创新不够,品牌影响力亟待提升 6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7第一节 指导思想 7第二节 基本原则 7一、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7二、坚持补齐短板,壮大链条 7三、坚持加工增值,做强龙头 8四、坚持三产融合,集聚发展 8五、坚持科技创新,数字兴农 8六、坚持绿色生态,打响品牌 8第三节 发展目标 9一、总体目标 9二、具体目标 9专栏 1: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指标 11专栏 2: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增长情况表 11第三章 优化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12第一节 特色现代农业集聚区 12一、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12二、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区 12三、镇域特色产业示范区 12第二节 闽西南绿色农业优势带 13第三节 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13第四章 完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4第一节 基础产业 14第二节 传统产业 15第三节 特色优势产业 16一、畜禽产业 16二、蔬菜产业 18三、果茶产业 19四、薯业 21五、林竹花卉产业 22六、食用菌产业 23七、渔业 24第四节 重点产业链 261.新罗生猪产业链 262.新罗快大肉鸡产业链 273.新罗区水产品产业链 284.新罗水果产业链 295.龙岩咸酥花生产业链 306.永定生猪产业链 307.永定土楼特色肉制品产业链 318.永定“六月红”早熟芋产业链 329.上杭槐猪产业链 3310.上杭柚子产业链 3411.上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链 3512.武平百香果产业链 3613.武平绿茶产业链 3714.武平食用菌产业链 3815.长汀河田鸡产业链 3916.长汀休闲食品产业链 4017.长汀槟榔芋产业链 4118.连城地瓜产业链 4219.连城白鸭产业链 4420.连城兰花产业链 4521.漳平花卉苗木产业链 4522.漳平木竹加工产业链 4623.漳平水仙茶产业链 4724.漳平永福台式乌龙茶产业链 48专栏 3:全市县域特色重点农业产业链分布情况表 50专栏 4: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 51第五章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与品牌创建 52第一节 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水平 52第二节 深度拓展农副产品流通渠道 52第三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53第四节 大力创建区域特色农业品牌 53专栏 5:产业融合发展行动 54第六章 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56第一节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 56第二节 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56第三节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57第四节 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 57第七章 构建特色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58第一节 推进农田标准化 58第二节 推进品种优良化 58第三节 推进生产机械化 59第四节 推进农业数字化 59专栏 6:数字农业提升行动 60第八章 优化特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61第一节 培育特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61第二节 构建特色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61第三节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62第四节 加强高素质农民教育与培训 62专栏 7:特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行动 63第九章 扩大特色现代农业对外开放合作 64第一节 对接融入闽西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64第二节 积极拓展农业对外开放新市场 64第三节 不断深化龙台农业融合发展 65专栏 8:农业走出去引进来行动 65第十章 强化特色现代农业支撑和保护体系 66第一节 强化特色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 66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供给 66二、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66三、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 66四、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66第二节 提升农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67一、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67二、提升植物疫病防控能力 67三、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 68第三节 健全特色现代农业体制机制 68一、巩固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68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68第四节 创新农业金融服务机制 69第五节 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69第六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70第十一章 加强实施保障 71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71第二节 加强项目带动 71第三节 加大投入力度 71第四节 优化指导服务 72第五节 强化督导考评 72附录一:龙岩市“十四五”农业重大项目规划表(134 个) 73附录二:龙岩市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图 99前 言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既是立足农村社会发展新常态,推进农 村社会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途径。

“十四五”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的关键阶段,也是加快全市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编制《龙岩市 “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将龙岩市定位为特色现代农业聚集区、 闽西南绿色农 业优势带、 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围绕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发 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突出加快转 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 特色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以推动全市特色现代农业高 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乡村产业振兴为任务推动构建“1172” 产业体系,即 1 个基础产业粮食,1 个传统产业烟草,7 个特色优 势产业畜禽、蔬菜、果茶、薯业、林竹花卉、食用菌、渔业,20 条以上重点产业链通过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强化农业科 技支撑,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与绿 色发展,完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 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本规划是推 进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也是实施农业重点工程和具体产业项目的基本依据。

1第一章 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第一节 “十三五”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按照 “ 品种引领、 品质提升、 品牌打 造、项目支撑” 的要求,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 创建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畜禽、蔬菜、 茶叶、水果、薯业、林竹、花卉苗木等七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产增效,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农 林牧渔总产值年均增长 3.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 增长 8.7%,比同时期全省年均增幅高 0.1 个百分点全市农村贫 困人口全部脱贫,重点贫困县、 乡(镇)、村全部摘帽,农民生活持续改善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农产品向特色化、规模化转变,产业链向终端延伸,特色优势 农业产业不断壮大2020 年实现畜禽、蔬菜、茶叶、水果、薯业、 林竹、花卉苗木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 834.16 亿元,完 成 “十三五”规划目标 100.5%其中,畜禽产业 300.13 亿元, 蔬菜产业 90.23 亿元,茶叶产业 41.28 亿元,水果产业 34.93 亿 元,薯产业 46.59 亿元,林竹产业 210.4 亿元,花卉苗木产业 110.6亿元。

2020 年闽西 “八大珍、鲜”产业产值 50.08 亿元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十三五”期间,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全市国家级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 3 家,新增 1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1 家, 新增 14 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76 家,新增 21 家;全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194 家,新增 172 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3732家,新增 262 家;全市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33 家,新增 24 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43 家,新增 132 家;市级农民合作 社示范社 460 家,新增 241 家全市加工产能逐步向农产品主产 区优势区集聚,加工企业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初级加工、 精深加工加快发展2020 年,全市农副产品加工规模企业 290 家, 亿元以上企业 151 家,十亿元以上企业 6 家,总产值 479.0 亿元 全市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 2 万多人,新型经营主体触网率 55.8%,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迅速四、龙台农业合作持续拓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大力推进龙台农业合作平台建设,漳 平台湾农民创业园通过打造“一企一特色”项目、优化营商环境、 完善青创基地建设等提升建设水平,连续四年在农业农村部和国 台办联合开展的综合评价中获得第一名。

上杭县获批设立上杭闽 台农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新罗区、上杭县、永定 区成为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全市建立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18 个,龙台农业融合发展良好局面持续扩大五、农业特色品牌逐步打响“十三五”期间,全市有 19 个特色产品入选福建省特色农产 品优势区,龙岩“福建百香果”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现有 “ 三品一标”有效用标农产品 413 个, 比 “十二五”末增加 204 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 23 个;新增武平县东留镇、连城县 林坊镇、上杭县稔田镇、新罗区大池镇、长汀县河田镇、连城县 北团镇等 6 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6 个县(市、 区)获得省级农 产品质量安全县荣誉称号,其中上杭县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 县上杭槐猪、连城红心地瓜干、长汀河田鸡、漳平水仙茶先后获评福建省年度十大区域公用品牌3六、农业科技支撑显著增强“十三五 ”期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4.1 万余人次,推广农 作物和畜禽主导品种 200 余个、绿色高质高效主推技术 300 多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