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咳”不容缓

ji****n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87.16KB
约4页
文档ID:47795463
“咳”不容缓_第1页
1/4

1咳不容缓 指导专家:孙志佳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 临床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担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近年来一直从事中西结合呼吸内科的临床与教学工作,对慢阻肺病、支气管哮喘、感染性肺疾病等的中西医诊治有一定的研究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哮喘等疾病 如果咳嗽像牛皮糖一样粘着你时,你可要重视了,久咳不但给你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困扰,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变异哮喘、肺炎等中医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时,遵从的是辨证的原则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吸入呼吸道的异物,可借助咳嗽排出体外但频繁咳嗽,会是某些疾病的表征,需引起重视 中医辨证 5 类咳嗽 1、风寒型咳嗽 症状: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先是流清鼻涕,之后是干咳,几乎没有痰,还会发烧,舌苔发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不会在晚上频繁出现持续时间短,一般 3~5 天后就会好转 中医疗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多喝温开水,将温开水含在口中也有很好的止咳效果不宜吃凉性的食物,例如西瓜、梨等水果,以免增加体内寒气,加重咳嗽。

食疗方:白萝卜汁白萝卜洗净后切成 4~5 片,放入小碗内,再加入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改用小火煮 5 分钟即可,对鼻干咽燥的干咳者效果较好 2、风热型咳嗽 症状:咳嗽剧烈,气粗或咳声发哑,有痰又咳不出,痰粘稠或稠黄,咳嗽时出汗舌苔薄黄,有时还伴有黄涕或发烧等症状这类咳嗽属于急症,病程一般较短 中医疗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症状与风寒咳嗽相似,但治疗手段却截然相反应清热、退烧,不宜食用热性食物,例如荔枝、芒果等,可以多吃些梨、荸荠等其次应根据体质服用相应的止咳药,还可用藕汁、梨汁作辅助治疗 食疗方:冰糖梨汁挖去梨中间核后放入 2~3 块冰糖,然后放入碗中,上锅蒸 30 分钟左右即可,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3、痰湿型咳嗽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痰多早晨起床时咳嗽最为厉害,一般不会发烧,嗓子里好像有痰但难以咳出来,咳出后症状就感觉减轻 中医疗法:清肺化痰、健脾理气患者大多是体内脾失健运,消化吸收不是很好治疗原则是由内而外调整不要吃太油腻、太甜并且容易生痰的食物,可多喝鲫鱼汤还可用橘皮 30 克,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 50~100 克煮粥 食疗方:山药粥将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粉碎机内,加半碗水,将山药加工成稀糊状,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煮,并不停搅动,烧开即可,空腹食用。

山药有健脾、补肺气、益肾精之效 4、痰热型咳嗽 症状:咳嗽气息相促,痰多质粘厚或稠黄,有时还会发烧,口干总想喝水,舌头发红,舌苔薄黄腻,大便也比较干燥 2中医疗法:清热疏肺、豁痰止咳不能吃太多热性食物,如鱼、肉、热带水果等,应以清淡为宜这类型的咳嗽与痰湿咳嗽又有区别,因此,治疗重点应为清火,而不是补脾可用百合固金汤进行治疗 食疗方:蜂蜜木瓜羹新鲜熟木瓜一个,去皮蒸熟,加少量蜂蜜吃木瓜味酸敛肺,蜂蜜润肺,两药合用治疗咳嗽,效果较好 5、过敏性咳嗽 症状:表现得最为顽固,通常会持续几个月,尤其在早上、晚上咳得更厉害,遇到冷空气,就会打喷嚏、咳嗽不断,但痰很少,常常会影响休息 中医疗法:防感冒,消除过敏源感冒通常是这类咳嗽最主要的诱因,最重要的是预防感冒其次是消除过敏原,可以适量地使用些抗过敏药物,例如开瑞坦等抗过敏药物在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自身过敏的物质 食疗方:红枣白果汤取红枣、白果各数颗,放入小锅中,加大半碗水,中火烧 10 分钟即可,临睡前服用红枣性温,可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有固肾的作用对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者有效 哪种镇咳药适合你? 当咳嗽失去其保护意义,影响到你工作、学习时,需选用一定的止咳药来进行“镇压”。

治疗咳嗽的中药作用较温和,除复方甘草合剂外,其余均为中成药制剂,由于咳嗽种类多,应严格按照中医对症治疗的原则,对症服药如用药后症状仍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还需及时就医,查清病因,以利更有效的治疗 中成药:风寒咳嗽:多系受风寒所致,宜服消咳喘、半夏露、杏苏止咳糖浆等; 风热咳嗽:宜用蛇胆川贝液、枇杷露、羚羊清肺丸等药; 燥热咳嗽:一般痰少,可用雪梨膏、枇杷叶膏、川贝雪梨糖浆等; 肺热咳嗽:痰液一般较粘稠、色黄、不易咳出,可用枇杷糖浆等; 肺虚咳嗽:主要表现为久咳不愈、痰稀气喘,可服人参保肺丸等; 肺湿咳嗽:以体弱老人居多,可服二陈丸、半夏天麻丸等,多痰哮喘者宜加服人参蛤蚧丸,但不可服用雪梨膏、梨膏糖等 西药: 咳必清(枸橼酸喷托维林):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频繁咳嗽和百日咳,有局部麻醉作用无成瘾性,使用较安全,不适用于多痰患者,否则易引起积痰过多,加剧病情 可待因:中枢性镇咳药物,具有成瘾性,停药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和呕吐等心理和躯体症状,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需要凭处方购买 右美沙芬: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在 15~30 分钟内快速起效,并且镇咳剂量下无成瘾性,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可替代可待因的一种镇咳药。

TIPS:特色疗法——穴位天灸 6 月已进入夏季,此时可选用穴位天灸疗法来治疗咳嗽,该疗法是运用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的理论选药配伍将适当的药物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其法操作简单,利用每年三伏天,将消咳止喘膏(处方:白芥子、白芷、轻粉各 90 克研末,用蜂蜜调匀);贴于定喘、肺俞、风门穴上,每伏贴 3~4 天,三次为一疗程疗效可靠,作用持久,且药物外用,中毒的危险较小 血虚 3指导专家:叶润英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妇科) 擅长盆腔炎、宫颈炎、不孕症、人工流产及其合并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每周二下午出诊 “血虚不同于贫血, 血虚是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引起的血液失常的病理现象, 中医上指体内阴血亏损,由失血过多、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因所致 测一测!你“血虚”吗? □脸色苍白、萎黄; □唇色淡红、无血色; □指甲淡白、无月牙,甚至逐渐变薄、变脆、易断; □发质较差,干枯易分叉; □易头晕、眼花、心慌、气躁; □月经量明显减少、月经期少于 4 天、月经周期推后 7 天以上; □手脚及四肢常冰凉; □入睡困难,醒来后很难再次入睡,而且多梦睡眠质量较低 以上所列的情况,如果有 2~3 项,就应该引起重视;如果出项 3 项以上,就得注意生活上的长期调整了,警惕血虚症状。

血虚的 5 大原因及疗法 1、失血过多 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女性内分泌失调而致的月经量多和多次流产等引起的失血过多,使得肝肾受到了损伤体内的精血不足时,需及时就诊,以便尽早进行调经止血治疗,否则会引起大量失血而致血虚状态 对症治疗:中医认为“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在重度贫血状态下,补血要以补气为重多次流产会损耗肾的精气,女性应有效避孕,尽量少用事后紧急避孕药流产后多虚多瘀,故宜在补血中加化瘀之品,此时可用当归,既可补血又可化瘀,如配合川芎、桃仁加强活血去瘀,加炮姜以温经止血,组成著名的产后名方生化汤 2、脾胃虚弱 中医有云:“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气血的重要因素,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 对症治疗:补血必须先健运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但补血的药比较滋腻碍胃,所以在补血同时加健脾醒胃之品,如可以用陈皮煲汤不吃和少吃一些导致脾胃虚弱的食物,增添一些有助消化、减轻脾胃负担的食物,例如山楂、老陈醋、柚子等脾胃虚弱的人可以每天有一餐喝粥,如果粥里再放一些山药、大枣等滋养脾胃的效果更好 3、过度消耗 久思:思虑过度也会引起血虚,中医说思虑伤脾,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思虑过度,脾胃受伤,气血生化乏源,进而引起血虚。

对症治疗:所谓“百病由心生,养身先养心治疗时应补脾养血,保持心态平和,如用红枣炖羊心,或内服归脾丸治疗重要的是自我调节,可随时准备些方便而补血的食物来平衡一下如党参和枸杞子党参嚼起来有一种淡淡的牛奶糖味道,是所有补药里最没有火性的,长期服用不会上火,同时还可以把气血补足;枸杞子是补精血最好的食物 4久视:中医认为“久视伤血”眼睛个头虽小,但却是人体血液消耗的大户,每天相当于拍摄上万张的照片,一些电器屏幕对眼球能量的消耗远远高于书报、花草中医认为,眼睛得到充足血液才能滋润,经常用眼则使血液消耗过多 对症治疗:做眼保健操通过刺激穴位处的经络,可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经络疏通有利于加强血液循环,消除眼睛疲劳从现在开始,每天下午拿出 5 分钟做眼保健操,给眼睛、也是给脑子一个休息调整的时间 闭目用眼睛写“米”字具体做法是:闭目,按照“米”字的笔画顺序,利用眼球转动重复写;也可以顺序写完后,再从“米”字的最后一笔倒着写回来 4、减肥不当 错误的减肥方法让你的身体很受伤,通过药物或刺激某些穴位来强迫排泄,体重确实能减,但减掉的大部分为身体里的水分,而非脂肪这些体液也是参与构成血液的重要部分,减少了,血也随着少了。

对症治疗:多运动,中医说“久坐伤肉、久卧伤气”,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应保持定量的运动,可以慢跑或者散步,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中医认为“多痰、多湿”才导致体内脂肪成堆,而防治这种状态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强壮脾胃健脾方法:每天吃 7~14 枚红枣枣能强壮脾胃,还可以作为补血的佳品同时不易被消化的枣皮还会帮助肠道运动,防治便秘 5、滥用药物 如果你还是喜欢用一些苦寒、清热、泻火的药来驱除火气,长痘了就用一些含激素成分的祛痘药,便秘了就用通便的药……日子一久,不仅会导致皮肤萎黄,体液丢失,还会导致血虚 对症治疗:药物保健有补血作用的中药很多,常用的补血中药可选用当归、阿胶、何首乌、枸杞子、白芍、熟地黄、紫河车等对于一些长痘者,可将天花粉 1Og、白芷 1Og、川贝母 1Og、青连翘 1Og(在一般中药店都能买得到)泡水喝或是煎煮后服用, 对于各种痘痘都有一定的消退效果, 而且不会让你丢失体液,导致血虚 专家推荐——4 款血虚食疗方 当归乌骨鸡汤:当归、黄芪各 15 克放入纱布袋中与乌骨鸡煮汤,可补血虚; 当归枸杞红枣茶:当归 5 克、枸杞子 15 克、红枣 15 克将三者放入锅中,加入 500 毫升水煮 10 分钟后加少许冰糖服用。

制作简单,有补血调经,美容养颜的功效; 阿胶糯米粥:阿胶 9 克(烊化,即放于水中加热溶化成胶状或糊状)与黑糯米 60 克共煮粥服食,有补血的功效; 补气养血粥:川芎 3 克、红花 2 克、当归 6 克、黄芪 4 克、粳米 100 克,加鸡汤煮粥服用,可补血养血 TIPS:调节血虚 按摩四穴位 经常按摩四个穴位,也可以调节血虚分别是腹部肚脐下方约 1.5 寸处的关元穴,肚脐下方约 3 寸处的气海穴,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外侧 1 横指处的足三里穴,下肢内踝上 3 寸、胫骨后缘处的三阴交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