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关于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 谐社会”,就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 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气氛良好的社会社会是人的社会,人 是社会的人,人和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自然又是 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处理好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做到既化解各种矛 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又体现个人的价值和正当利益 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就是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 社会之间和谐统一集体主义”概念最早出现于18世纪,但它只是作为一个政治 名词术语,并不具有价值观的意义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价值 观,最早见之于1934年斯大林与英国作家威尔士的谈话,斯大林队 为:“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目_也不应该 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 是不能撇开个人利益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给这种个人利益以最 充分的满足此外社会主义社会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唯一可靠的保证集体主义也是追求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的 价值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 一个总原则,就是“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邓小平 也坚定地认为,提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 利益”,“人是需要一些个人利益来从事生产的”综上所述可见,社 会主义社会提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如何对待国家、集体、个人这 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 系问题所以,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涵上有着一 致性,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是科学的集体主义,这里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始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在于,二者各自具 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质,存在差异,彼此小可以简单地取代,但二者 却又是有机统一的,其统一性在于,个人是集体(社会)的有机组成部 分,集体是联合起来的大多数个体的整体表现科学的集体主义既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又充分重视个人利益的正当利益, 集体主义只是反对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反对无视集体利 益的个人绝对自由和权利,并小是一概否认个人的利益在市场经济体 制下,由于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证券市场、信息市场等的形成和 发展,这必然造成劳动者个人的市场意识,从而增强了个人对自己掌 握的技术、知识、资金、信息等要素的自主意识、权益意识和竞争意 识,并根据市场的供求需要而决定其流向这就更加突出了个体的主体 意识和对个性自由发展、人格尊严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 小再只是“工具”,而又是作为利益主体获得了 “目的”集体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 伦理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因此是正确处理社会主 义社会集体与个人利益关系的根本的道德原则,这就决定了集体主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作为道德价值导向的地位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 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而且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 导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 分并存,因而,社会的个人所处的经济关系就不相同,与此同时,侮 个人所受的思想文化影响也有lx别在这种情形之下,侮个人在处 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且还 会对社会、集体造成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大学生也不例外鉴于此, 笔者认为除了需要有法律规范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以外,还必须要有 一套道德规范来引导、制约和限制大学生行为的价值取向,而集体主 义原则就是这样一种价值导向,它在这个大学生应当维护集体、国家 利益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 关系,制约大学生的行为,限制大学生对集体、国家利益的损害1.2对整个社会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一个关系到用f「么样的价值观来教育广大青年的问题,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小断深入和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带来 了人们多种观念的改变,其中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是令人瞩目的,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确立 正确的价值观念,小仅只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问题,而且将会对整个 社会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改变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存在的问题2. 1大学生“集体”、“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性经济,在市场话动中,言小及利是小 可能的,利益原则是市场中小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因此,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利益意识、自由、 民主、责任、权利、成长意识的增强由于市场经济是在法制允许条件 下,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人们小再依赖社会,而要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主决策这是人们主体意识觉醒的体现,应该 说主体意识的增强,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是有价值的,但是也正是由 于人们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注重物质 的享受、注重自我的设计、自我的创造,而小顾国家、社会的发展, 久而久之,門一么“集体”、“集体主义”这些观念在人们心目中逐渐 淡化了尤其个人主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比如强 调个人奋斗、个人实现、个人价值,使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发展 目标脱节,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而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 益在人与人的关系或人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过分强调竞争、排斥, 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 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展开小正当的竞争2. 2理论和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帅时常感觉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 体主义教育非常难。
有时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只要在现实生话中,同 学们发现现实和理论是小相符的时候,理论就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认为理论没什么用,全都是骗人的由 此,教育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相反,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沦课 产生仄烦情绪1 •缺少集体意识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强调学生个人能 力和个性的发展,重视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当代大学 生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大部分家长都很溺爱孩子,学生中以 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较严重,他们缺乏集体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观念据 笔者在某大学经贸学院的调查,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有14. 2%的 同学对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持否定态度;认为集体主义仍是时代 主流”为58%例如,有的抱有事小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小肯 为集体的事情操心出力,对集体荣誉漠小关心;有的强调个人奋斗、 个人价值,对集体的共同目标缺少深刻认识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部分学生中也出现了小和谐因素,同 学彼此问的相悦相容欠缺,彼此问小能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包容据笔 者调查,在大学生中认为人与人之问的关系是利益关系、实用关系” 的占41.7%;认为为了成功可以小择手段”的占26%。
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提倡识大局、顾整体,要求人们懂得关 心、帮助、尊重和爱护他人,以他人利益为先,以集体利益为重但 有的学生过分强调竟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一些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获得奖学金等进行小正当的竟争 特别是在一些高校存在小同程度的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素质 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情况卜,学生身心未能得到全面发展, 致使有的学生个性孤傲、以自我中心他们有的自命小少L、目中无 人,有的对同学缺乏同情心,小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更有甚者整 日郁郁寡欢、牢骚满腹……3. 遵守集体规范的意识欠缺集体的一切,归总来说,都 脱小了纪律的形式”,但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很多学生做小到令行禁 IF,小能遵守集体的组织原则、道德原则、各种规章制度的现象比比 皆是三、和谐社会下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对策1.强化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 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往往是体现在经常性的对集体的关心 和热爱当中,具体表现在:关心热爱自己就读的学校、班级,同时还 要关心同学的生活和成长因此,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形 成为集体奉献光荣”的舆论导向,以此来褒奖学生的言行,让学生树 立浓厚的集体主义荣誉观念,对集体的荣辱,有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以校院班的荣誉为誉,耻辱为耻。
例如,利用班会、团支部民主生活 会等形式,对为集体做好事,有利于集体荣誉感形成、巩固的思想言 论行为,进行大力表彰激励,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促使班级同 学向其学习;对违背集体利益,有损集体荣誉的言行,要坚决进行批 评或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个性的自由发展离小开集体,个人要依赖集 体,并自觉地把个人溶于集体之中,小能靠孤军奋斗,使其从内心上 而小仅仅从组织上认可自己是该集体小可缺少的一员,自己应为它出 力,反对个人主义,提倡集体利益优先,顾全大局2•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 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也是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 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基本阵地,班级在引导大学生努力上进、 培养自律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要 把班集体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切入点首先,要抓好班级组织建设从新生入学抓起,尽快发展和 培养学生骨干,组建得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尽快实现由生活背景小 同、彼此陌生的学生构成的群体向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组织规范的 班集体转变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要明确职责,搞好防调与配合,要 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并定期进行改选。
在用人标准上,必须坚持德才 兼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鼓励广大同学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对 班委会成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更要严格要求,让他们以优良的素质 和竭诚的服务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和影响力其次,健全班集体制度引导学生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和班集 体目标,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班集体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增 强学生的组织纪律和集体荣誉感例如,班级活动、考勤评比等制度 注意班集体制度应切合实际,简明易行,有约束力再者,营造平等、互助、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师在管 理中应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强 其主人翁责任感,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通过上述措施,师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在有良好班 风的班级里,有利于班级的正确言论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肯定,维护 集体荣誉的行为会得到同学们的赞扬和支持;同学们对集体活动有浓 厚的兴趣;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大家能够互相帮助、彼此关心这 样,无形中所有学生都能自觉地以集体规范来约束自己,为实现集体 目标而努力3.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树立自尊 心和荣誉感,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学生在许多方面都能够锻炼自己、完善 自己,包括:加强同学问的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学会真诚待人、学 会宽人律己、学会关心帮助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和别人的 比较中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小足;亲身 体验到任何荣誉的获得都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精神,都渗透 了老师、同学们的关怀和帮助,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使自己的学 习生活纳入规范有序的班集体轨道。
因此,学校要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时的比 例,注重实践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学校 及各院系的学工部要更多的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和班级活 动,开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