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概要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KB
约5页
文档ID:515143545
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概要_第1页
1/5

九年级化学1-7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2.药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3.剩余药品的处理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4.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用药匙或纸槽操作方法是一、先使试管倾斜二、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如没有注明用量应取盖满试管底部为宜块状或颗粒大的药品用镊子取操作方法一、先把容器横放二、把药品放入容器口三、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5. 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少量液体用滴管②细口瓶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向手心,否则残留的液体会腐蚀标签如果没有注明用量应取1-2ml③准确取液体用量筒和滴管,俯视读数比实际偏大,仰视读数比实际偏小6. 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7. 可直加热的仪器有(四种)试管、燃烧匙、石棉网、坩埚必须垫上石棉网才可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有量筒加热前必须预热,操作方法是把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或把酒精灯火焰在药品下方来回移动。

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倾角为45°8. 玻璃仪器洗刷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9. 试管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1/310.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可能会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试管外壁有水珠或没有预热试管、灼热的试管用冷水冲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 我们可以模拟拉瓦锡的实验,证明空气中02约占1/5,N2约占4/5,这些都是体积分数用的药品是红磷,化学方程式为4P+502点燃2P2O5,为什么气体体积减少小于1/5:容器的气密性不好或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放入水、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不能再支持燃烧2. 实验进一步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3. 计入空气污指数的项目有S02、CO、N0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保护空气的措施有使用清洁能源、22积极植树造林、种草4. 空气污染分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两大类,其中气体有S02、CO、N025.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6. 02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02化学性质和反应(主要的)现象:① C+02—-在空气中的现象木炭被烧红,放出热量,在氧气中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② S+02--_在空气中的现象: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的现象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③ P+02--在空气中的现象产生浓厚的白烟④ Fe+02—-现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⑤ AI+02-—_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⑥ H2+O2—一__现象: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7. 02的制法,工业制法为分离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法:①用高锰酸钾制02的原理(化学方程式)2KMn04△K2MnO4+MnO2+O2f②用氯酸钾制02的原理2KCIO3MnO22KCI+3O2f③用过氧化氢溶液制02的原理2H2O2MnO22H2O+O2f这三个反应属分解反应△8. 收集02,由于密度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由于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02的验满用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收集满了02的检验有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9. 用高锰酸钾制02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向下略倾斜,目的是防止蒸发出来的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②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③加热前要先预热,其作用是防止试管炸裂④停止实验时,要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⑤刚出现气泡不能马上收集,原因这是试管中的气体,应等到气泡均匀时再收集10. 02的用途是支持燃烧、供给呼吸11. 物理变化:宏观上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化学变化:宏观上是指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分子1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宏观上是指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上指一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宏观上指不同物质组成的,微观上指多种分子构成的13.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助燃性等14.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一变”是改变其它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用于H202制02的催化剂有:二氧化锰和红砖粉末、氧化铜等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1通电两电极有气体产生,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H20通电2H2T+O2f,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

2. 氢气的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①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2H2+02点燃2H20,不纯的氢气(混有空气或氧气)遇明火有可能爆炸,所以点燃H2前验纯另外任何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②还原性,如果和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0,现象黑色粉末变红,有水珠生成3. 通电的实验证明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者说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4. 分子基本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②分子不断运动③分子间有间隙④分子由原子构成如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⑤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和分子具有相似的性质热胀冷缩的现象体现分子的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隙5. 熟记下列概念,并举例说明:纯净物单质H2、02、Fe、C、S等化合物H20、C02、KCI03混合物:空气、溶液、稀有气体等6.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原子不变。

7. 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净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馏可用于吸附净水的物质有木炭、活性炭8.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水加入肥皂水来区分硬水软水如果肥皂泡多是软水,如果肥皂泡少或是起浮渣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煮沸水(生活)、蒸馏(实验室)9. 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工业上应用新技术、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污水处理符合标准后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爱护水资源从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 原子核质子(带正电)原子中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①分子,如氧分子,②原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③离子,如氯化钠由钠、氯离子构成4.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同种元素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5. 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如H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6.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带负电荷。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He是2个)达到稳定结构:①只有一个电子层2个电子达到稳定②有两个电子层以上8个电子达到稳定7. 化学式如H20的表示意义:表示①一种物质水、②水由氢兀素和氧兀素组成、③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④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8地壳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五种是0、Si、Al、Fe、Ca9. 兀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7个,每个纵行叫做族,共16个10. 化合价的规律:化①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②写化学式时通常正前负后在化合物里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③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为零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有原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的质量3.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例如C+02点燃CO2宏观上: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微观上: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质量上: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分子等,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①由于金刚石很硬它来作钻头;②由于石墨很软以用它来作笔芯,由于它可导电所以用来做电极③由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用来吸附色素④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还强,用来吸附毒气、脱色制白糖2. “C60”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它是单质,Mr=7203. 碳的化学性质: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墨水书写;温度升高碳的活泼性增大⑵可燃性:可用煤作燃料,①充分燃烧生成CO2,化学方程式为C+02点燃CO2②不充分燃烧生成CO,化学方程式为2C+02(不足)点燃2CO⑶还原性:可用焦炭作还原剂,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加热Cu+C02,现象有:黑色CuO变红,收成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5. 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CaCO3和稀HCl,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CO2f+H20,实验现象:有气泡生成工业制取CO2的原料是石灰石,反应原理:CaCO3高温CaO+CO2f6. CO2性质:⑴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固体CO2叫干冰,由于干冰升华时吸热可进行人工降雨⑵化学性质①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CO2和水反应:CO2通入石蕊试液中,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稍加热,又观察到红色变紫色,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T+H20。

所以我们得到结论:CO2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③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Ca(OH)2=CaCO3j+H2O,这个反应用于检验CO2⑶温室效应:由于空气中CO2含量升高引起的,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H4、O3、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有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大力植树造林③严禁乱砍乱伐森林⑷植物光合作用吸入CO2,放出O2⑸CO2的用途有灭火、人工降雨、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7. CO的化学性质⑴具有毒性,使人中毒的生理过程是: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⑵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2CO2,现象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⑶还原性,可用作还原剂,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O+CuO加热Cu+CO2,现象黑色的CuO变红,生成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CO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先通CO气体,再加热,目的是赶走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而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