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海绵校园”景观改造设计 王梦茜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本项目以海绵城市为背景, 以海绵校园为延展, 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校园景观进行改造, 分为雨水收集净化区、现代生态教学区、休闲屋顶花园、绿色建筑、雨水生态花园 5 个主要景观改造区域, 从校园植物、水体、建筑、铺装等方面出发, 运用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方式, 解决传统校园景观中出现的雨季积水严重、校园景观单一的问题, 旨在打造一个节能环保的生态校园环境关键词: 海绵校园; 校园景观; 改造设计; 2013 年 12 月 12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 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 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如今, 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城市道路建设和绿地改造 2 个方面而校园拥有着较大的占地面积和良好的场地条件, 其建筑数量及非透水铺装的“灰色空间”较多, 具有较大的改造空间, 同时“海绵校园”具备优良的实际示范作用, 有利于对青少年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学习和实际运用因此, “海绵校园”作为“海绵城市”的延展, 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到校园景观改造中, 实现校园中“灰色空间”向“绿色空间”的转变, 创造生态环保的校园生态景观环境, 为广大学子提供实践基地, 衍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板。
1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概况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因此, 在梅雨季节或暴雨时节, 地表径流量增大, 然而该校园内植物群落层次少, 截留雨水的功效较差, 土壤自吸收较少, 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内涝问题此外, 该校园始建于 1914 年, 位于苏州最古老的城区———姑苏区内, 历史悠久, 与苏州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因此, 其校园建筑及景观属于传统模式, 校园排水为传统市政排水, 且多用不透水铺装, 80%的雨水采用“快排”的方式排入市政管网, 雨水资源利用率低校园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无任何软质景观, 且雨水均汇集到下水管道, 未考虑到雨水的回收和利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 其园林技术专业为江苏省示范院重点建设专业, “海绵校园”的建设既可以改善学校现有的景观问题, 也可以让师生共同参与, 将景观设计和园林技术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成为实地的教学模板图 1 总平面图 下载原图1 雨水生态花园 2 现代生态教学 3 雨水净化收集区 4 休闲屋顶花园 5 绿色建筑2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海绵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通过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地形、土壤、气候、降雨量、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分析, 根据现有校园景观情况确定了“雨水净化收集区”、“现代生态教学区”、“休闲屋顶花园”、“雨水生态花园”、“绿色建筑”5 个不同功能分区的改造方案 (见图 1) 。
2.1 雨水净化收集区 (见图 2) 校园内建造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 在美观上, 可以营造多变的景观空间, 丰富景观视线;在功能上, 下凹式绿地可以通过植物、土壤的综合作用过滤雨水中的沉淀物, 将周围硬质地面的雨水径流引入绿地中, 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 涵养地下水, 起到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作用图 2“雨水净化收集区”平面图 下载原图1 小微绿地 2 旱溪 3 透水铺装 4 雨水花园旱溪主要采用素土夯实垫基, 再以碎石垫层, 上覆混凝土, 最顶层置以天然石头在无雨水时节, 旱溪本身即是一种天然原石景观, 雨季时, 亦可作为景观河流, 有蓄水的功能, 能缓解市政排水压力, 水旱两便2.2 绿色建筑 (见图 3) 图 3“绿色建筑”平面图 下载原图1 屋顶花园 2 透水铺装 3 雨水花园绿色建筑, 并不单纯只指建筑的立体绿化以及屋顶花园, 而是指建筑能够充分地利用所在区域及周边的环境自然资源, 减少城市消耗, 形成城市“负熵”一方面, 该校园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可对其外立面进行改造, 营造垂直绿化的“绿墙”, 增加绿量另一方面, 通过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 改造建筑围护结构, 并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 减少空调的使用, 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将建筑周边原有排水性较差的纯硬质铺装改为透水性铺装和生态植草砖停车场透水性铺装可采用透水性材料或透水做法, 如不透水的青石砖在拼接时留有一定缝隙, 将部分雨水流入地下, 补充地下水;部分经管道流入雨水收集井, 便于回用2.3 雨水生态花园 (见图 4) 图 4“雨水生态花园”平面图 下载原图该校园内景观用水与校园外护城河水相通, 可根据地势情况利用植草沟等将护城河水收集在上湾处, 通过滞留湾和蜿蜒的水道, 对引入的护城河水体进行滞留, 并通过植物的分解过滤作用, 降解部分污染物、调蓄雨水再将水体引入湿地、生态蓄水池, 以最大程度地调蓄雨水, 消减径流峰值, 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 改善小气候环境, 实现生态净化此外, 雨水生态花园可以给昆虫、鸟类等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实现生态平衡2.4 休闲屋顶花园 (见图 5) 休闲屋顶花园既可以充分利用屋顶空间, 营造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又可以通过在屋顶上种植植物, 吸收部分雨水, 减轻市政排水和水处理系统的负担同时, 也有降温隔热的优良效果, 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使建筑空间在夏天更凉爽, 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休闲屋顶花园在立体空间上有着美化环境的功效, 在生态效益上有着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的效果, 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2.5 现代生态教学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农业”和“植物”教学为特色的学院, 因此, 校园绿化和植物组合运用是其校园景观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造雨水花园、生态蓄水池、湿塘等进行校园植物景观的改造, 创造“生态、多样、自然”的景观空间在实践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各个植物在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并学会如何利用植物本身的自净功能层层净化, 实现水质的提升, 净化后的部分水体流入地下以补充地下水位, 多余部分雨水则会流入蓄水池或湿塘以发挥蓄水的作用将植物的美化作用和功能相结合, 促进实践教学, 有利于教育应用,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真知图 5“休闲屋顶花园”平面图 下载原图1 绿地 2 木质铺装 3 廊架 4 汀步3 结语根据“海绵城市”的发展要求, 结合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现状情况,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海绵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通过对雨水收集净化区、现代生态教学区、休闲屋顶花园、绿色建筑、雨水生态花园五大区域的改造, 以建筑、铺装、植物、景观为媒介, 对“水”进行了回收、净化、再利用改善校园中“灰色空间”过多、景观观赏度不够的问题, 运用植物缓冲过滤、雨水管理系统等实现校园内的“灰色空间”向“绿色空间”转变。
在实地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理念和园林施工技术, 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营造出丰富的生态景观, 更好地实现校园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