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影响的探讨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KB
约5页
文档ID:204423195
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影响的探讨_第1页
1/5

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影响的探讨自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西方文化出现了一场深刻、剧烈、广泛的突变, 一场以反权威、反传统为特征的狂飙运动这次文化变迁的浪潮席卷了文化的方 方面面,它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它从思想方法、创作手段、表现 形式、表达媒介上对人类自古典文明以来发展完善的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革 命性的、彻底的改革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革对建筑设 计及其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立体主义是半时最有影响的艺术运动Z-o这一吋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全面创新的外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科学技术的发 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和思维方法,开阔了艺术家观察事物的视野为 吋艺术家们争相用平面去表现二度、三度、四度等多度空间,这些都导致了立体 派的产生1900年前后,法国的卬象画派的大师保罗•塞尚采用小方块的笔触来 描绘山脉、森林,也用于人物、静物小,来追求找到描绘对象的实质他的这种 探索在当吋是绝无仅有的,他晚期的作晶深深地影响了青年一代的艺术家,特别 是毕加索和布拉克1906—1907年,毕加索创作了《亚威农的女人们》1907 年,当布拉克看到了《亚威农的女人们》之后,深为震惊。

不久,二人携手共同 致力于发展立体主义他们抛弃了文艺复兴以来传统绘画的透视法,不为吋空所 限的将描绘对彖的自然形体概括为几何形体、加以分解,再从不同角度、层次上 将它们结合起來,用以表述描绘的对象,从而在平面上创造出了三度、四度空间 的效果这种被称为“立体主义”(也称“立方主义”)理念的出现,立即为绘画艺 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他们的试验首先在1909年前后影响了巴黎的--批各个国 家的艺术家,使立体主义开始成为一个拥有上十个艺术家参加的大运动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这个运动开始发展到其他欧洲国家,包括荷兰、比利时、意大利、 徳国、俄国、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人部分欧洲和美洲国家都出现了立体主义 运动立体主义运动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后期立体主 义第一个阶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谓分析立体主义画家们继承塞尚对绘画结 构进行理性分析的传统,试图通过对空间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组建一•种绘画性 的空间及形体结构1912年以后,立体主义运动进入第二阶段,常称为综合立 体主义它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其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 的形状和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等材料,拼贴 出不同形状的块面。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是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它这 种“概念符号”鲜明地休现了绘画与吋代观念和科学成果的联系立体派发展到 1913年,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其小,所谓"俄耳甫斯主义”以其抽象化结构 以及对色彩效果的强调,而与立体派的主流趋向拉开了距离1918年由A•奥占 方和OJ•勒•柯布西耶二人联合发表了后立体主义宣言,创立了纯粹主义,这一 派最大限度地简化形态,摆脱具象之后立体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影响 却持续至今忽如一夜春风來,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古诗來形容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 其理论的影响再生动不过了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影响犹如春风作用 于梨花,一扫千年陈旧的思想,为设计师们打开了心灵的枷锁,春风吹过,梨花 处处盛开立体主义对于当吋以及此后的美术、建筑、雕塑、装饰、陈设、视觉 艺术和电影等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打开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设计的新篇 章,它对整个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城市设计最明显的直接影响表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和捷克的一些建筑帅的作品之 中,他们曾经把立体主义绘画和雕塑中的若干形式直接应用于建筑物的装饰Z •Po 1912年法国立体主义雕塑家杜桑一维龙为当年巴黎秋季沙龙设计一个建筑 立面,他做了一个足够尺寸的模型,是在常见的建筑立面上加上方锥体、菱形、 直线、斜线和斜面做成的装饰物。

由于某种机缘,一次大战前的捷克有一些建筑 师也喜欢在建筑造型中采用类似的形式同一吋期捷克的吋新家具也带有各式各 样的斜面和尖角用抽象的立体主义的饰物代替旧的装饰,往往同建筑的实用功 能和构造没有有机的联系,是另一种矫揉造作,因此它只在有限的范围内流行一 阵,很快就消失了但这并没有阻止对立体主义指导建筑实践的步伐立体主义绘画和雕塑把简单几何形体及其组合的审美价值揭露出来,引发和提高 人们对它的审美兴趣,从而也使许多人能够接受进而欣赏以简单几何形体的组合 为造型特征的新建筑风格它也包含了对具体对象的分析,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 的特征这个特征在某些国家得到更加理性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造成对平面 结构的分析和组合,且把这种组合规律化,体系化,强调纵横的结合规律,强调 理性规律在表现“真实”中的关键作用这种探索,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中,俄 国的“构成派”运动中,特别是在德国的世界最早和最现代的设计教育中心■包豪 斯设计学院中得到发扬光大,而且体现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设计、建筑设计、工 业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中俄国第三世界纪念碑属构成派的作品,它看起来像个工稈•构筑物,典型地体现了 构成派的追求它一定程度上直接借鉴了立体主义的创作手法,同时也部分吸取 了未來主义对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追求的理念。

1913年俄国艺术家塔特林 (Vladimir Tatlin)在巴黎访问毕加索的画室,受到启发,回到俄国后用木料、 金属、纸板制作了一-批类似的抽象的“构成”作品因此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试验在 俄国构成派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风格派同构成派一样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它们对形式和空 间的处理与立体主义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绘图和雕刻艺术,他们的作品不 反映客观事物,因而是反现实主义的最能代表风格派建筑特征的是荷兰乌徳勒 支(Utrecht)地方的一•所住宅风格派、构成派以及现代四方其他许多艺术流 派在这些方而所作的试验和探索对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设计及实用工业品的 造型设计是有启发意义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被认为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三次最有影响的革 命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以及表现主义同是20世纪初反传统艺术的棋手,在思 想渊源上都受到尼采的影响艺术家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使彼此和互区别,乂 相互影响,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彼此的一些印记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设计的最大贡献一理性的立体化:纯粹主义的提 出自从1918年勒•柯布西耶与画家奥占方联合发表《立体主义之后》的宣言, 他们反对把立体主义为作琐碎的装饰,而提倡净化、机器式的“纯粹主义”,提倡 理性的立体化。

后者是在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宗旨是在立体主义的结 构中,摒弃所有过于复杂的立体结构细节,在绘画上回复到最简单、最单纯的日 常生活中见到的普通、平常物件的几何结构图5是柯布西耶1951-1958年在 印度设计的索丹住宅从柯布西耶后来一个时期的建筑创作来看,这实际意味着 将整个建筑物的造型立体主义化,而去除“多余”的装饰从他们的立场看来,他 们是发展了立体主义,把它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同吋勒•柯布西耶在后来提 出现代建筑的“机器美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建筑造型总体上的立体主义化是20 世纪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可以说立体主义提供了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现代产品和现代平面设计的基础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兴起将这种“纯粹主义”理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简洁的 立体主义成为20世纪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设计的主流,在其不同时代不同类 型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理性立体化的实例,看到立体 主义建筑的影子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的兴起进一步发展了构成派,也进 一步完善和深化了立体派的影响图6是解构主义的当代发展,彼得•艾森曼于 1995年设计的德国柏林的马克斯•莱因哈特大楼模型。

我们可以从它找到解构主 义同立体主义在形式或形象方面的类似性,但众所周知解构主义不是立体主义的 翻版、再版、盗版,它有自己的吋代特点和新发展综上所述,轰轰烈烈的立体主义运动早已烟消云散了,但它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尤其是现在建筑设计和理论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下去按照毕加索的说法,立体主 义是理智的游戏的结果它虽然是绘画上的风格,但对20 ttt纪的建筑设计及 其理论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影响了几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为世人留下众多建 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典范之作,也将继续吸引新的建筑朝圣者去探究和实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