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鞍山森林公园森林野营地规划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KB
约16页
文档ID:487229471
马鞍山森林公园森林野营地规划_第1页
1/16

马鞍山森林公园森林野营地规划摘要:收集马鞍山森林公园相关基础资料,对资源现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认为马鞍山森林公园适宜开展森林野营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野营地规划,将野营地规划为帐篷野营区、木屋野营区、吊床野营区和汽车野营区4个营区,并设置了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和能体现森林生态特色的野营活动项目.关键词:马鞍山森林公园;野营地规划;帐篷野营区;木屋野营区;吊床野营区;汽车野营区the campsite planning in maanshan forest parkluo jun【sup】1【/sup】, ke lin【sup】2【/sup】, chen zhou【sup】1【/sup】, yang min【sup】1【/sup】, fei yong-jun【sup】1【/sup】(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gardening,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5, china2. zhejiang paradise construction co., ltd., hangzhou 310024, china)abstract: based on field survey, correlative data and basal information of maanshan forest park, and according to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sources status,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market demand investigation, and, we carried out that maanshan forest park was appropriate for camping. the plan of campsite was conducted, four camps were planned in the campsite: tent camping areas, squatter camp areas, hammock camping areas and car camping area. corresponding tourist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to reflect the ecological features of forest camping items were designedkey words: maanshan forest park campsite planning tent camping areassquatter camp areashammock camping areas car camping areas收稿日期:2011-03-08;修回日期:2011-04-27.作者简介:骆 俊(1985-),男,湖北荆门人,在读硕士.从事生态旅游研究.通信作者:费永俊(1963-),男,湖北天门人,教授.e-mail:fyj2010@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野营成为一种时尚,尤以森林野营较受欢迎.野营作为一种旅游项目是随生态旅游而发展起来的,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要表现,野营是投入大自然最简单的方式之一,也是最具有野趣的生态旅游活动.野营地作为开展野营活动的场所,其质量好坏影响着野营活动的体验值.同时,野营地在增加旅游收入、反映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上有重要作用【sup】[1]【/sup】.因此,有必要对野营地进行深入研究,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更好地为森林旅游服务.现以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为例浅析森林野营地规划.1 马鞍山森林公园概况1.1 自然概况马鞍山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武昌东部近郊,距市中心12 km,为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核心景区,毗连东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区的重点景区之一,东止九峰港,南界武黄公路,西临喻家湖,北濒东湖,区域总面积713.33 hm【sup】2【/sup】.属北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湿热气候,年均温15.8~17.5℃,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湿热同季,四季分明,无霜期长.1.2 旅游发展概况马鞍山森林公园作为在建中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以下简称九保区)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建设和投资的重点部位.自2005年以来,在九保区一期、二期建设中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之中的项目有15项47个子项,计划总投资2.3亿元.近年来公园年均游客接待量达40万人次左右,素有“武汉后花园”之称.2 野营可行性分析2.1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2.1.1 资源优势马鞍山森林公园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听涛、落雁、白马、磨山、吹笛五大景区中吹笛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环境良好,气候宜人,空气污染较少,空气负离子浓度高,有望形成系列性的旅游产品.2.1.2 区位优势马鞍山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武昌镇东部近郊,距市中心仅12 km,处于内环线内,是距离武汉市主城区最近的森林地带,多路公汽可直达.在地理上与周围地区紧密相连,毗连东湖风景区,西临喻家湖,周边高校林立,与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九峰森林动物园、名人文化公园、长山农业观光园形成强烈的互补优势,在城市森林保护圈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2 公园内资源调查与评价通过实地调查,公园现拥有较多的旅游资源,其主要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及古迹与建筑.根据单体旅游资源美、奇、特、名、古,用评价指标,结合实地旅游资源调查,对马鞍山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总体特征为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品位高,各种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与周边地区自然环境互补.资源分级结果如下:①一级旅游资源:马鞍山森林公园自然植被、东湖.②二级旅游资源:猴山、 “楚天第一楼”园门、喻家湖、梅山.③三级旅游资源: 红叶坡、杜鹃紫微园、兰竹园、引种驯化园、枫桥流樱,冰香林 、太渔山、夹山烧烤景区、松鸽坪、桃园、凤凰亭、观景亭、太渔桥、古树名木林、晓塘春色、红花油茶,侧柏林和枫香林、盆景园、对节白蜡、烟波蜃楼、杏林五色花海、彩叶区、茶园、馨桂园、半山荷园等.④四级旅游资源:木栈道、探春轩,凌霄阁、怡适园、亲水平台、纪念林、亭、展室、水榭、廊等.2.3 市场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居民的城市森林游憩意愿、游憩活动偏好、游憩设施偏好、城市森林旅游开发的倾向、武汉周边城郊森林旅游地的到访率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32份,其中有效问卷729份,有效回收率为91.1%,样本量约占武汉市主城区人口的五千分之一.其中,在中山公园、亚贸广场等地为随机抽样调查,在武汉钢铁公司、中国地质大学、红钢城艺术幼儿园等地对工人、大学生、幼儿园学生家长、公司职员等进行了配额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取尽可能覆盖不同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以保证调查的代表性.2.3.1 城市居民的森林游憩意愿   武汉市城区大多数居民有到城郊森林公园旅游的意愿,同时更加愿意到距离城区较近的公园游玩(图1,表1).由于受旅游地知名度、开发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各森林公园到访率显示出不完全的距离衰减特征.马鞍山森林公园和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汉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内,区位条件优越且具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郊野环境,能使游憩者花费较少的时间和费用获得融入自然的体验.图1 居民城市森林旅游意愿fig.1 the forest tourism will legend of urban residents表1 武汉市主要城郊森林旅游地居民到访率tab.1 the visiting rates of residents in wuhan city tothe suburbs major forest tourism site2.3.2 居民游憩活动需求特征对武汉市居民在城郊森林旅游地参与活动项目意愿进行了调查(表2).通过对武汉市城郊主要森林旅游地旅游者的访谈,了解到游憩者希望城郊森林旅游地提供的活动项目主要为适量的户外运动,包括游泳、划船、野营、垂钓、骑马、登山远足等,其次为静态为主的休闲活动,包括摄影、观鸟、喝茶聊天、享用美食等,再次为富有刺激性的剧烈运动,包括攀岩、蹦极、山地自行车、狩猎等.这表明目前森林公园内游憩活动需求仍以大众化的户外活动为主,对休闲活动的需求逐渐增长,对高消费生态型游憩活动的需求不强.2.3.3 游憩设施需求特征对城郊森林旅游住宿设施需求进行的调查结果表2 武汉市居民在城郊森林旅游地希望参与的活动项目tab.2 the tourism activities in the suburban forest areas which residenter in wuhan city like to participate in表明,大多数居民希望在城市森林内获得自然和野趣的住宿体验.由此可见,野营活动的开展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使森林公园内设置的野营游憩设施有别于一般旅游地住宿、餐饮等设施,使野营地体现自然、生态、野趣.3 野营地规划3.1 野营地规划的原则1) 与相关规划相衔接原则.遵守森林公园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园内其它景区规划相结合,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部署相结合【sup】[2,3]【/sup】.2)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3)因地制宜原则.尽量少牺牲自然特色,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山林一体,山水共生”的自然资源优势,本着“适地适树,丰富林相,复合功能,突出自然野趣与地域风格”的原则【sup】[4]【/sup】,重点突出“生态”、“野趣”两大主题.野营地规划的相关建筑、野营区、帐篷等格局必须与周围环境一致,要有美感.4)可持续旅游原则.规划开发与保护相协调,正确处理与旅游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关系.3.2 野营地的规划森林野营的形式按野外留宿方式主要有帐篷野营、木屋野营、汽车野营和吊床野营【sup】[5]【/sup】,现主要对这4种野营类型进行分类规划.其规划与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场地规划、设备规划、附属服务规划、供水与排污规划、指示与标牌设计等内容.在此仅进行前3项规划,供水与排污规划按城市规划统一进行,指示与标牌设计则按森林公园总体安排进行.3.2.1 帐篷野营区1)野营区的选址.帐篷野营区选择在公园地势平缓的疏林内(郁闭度为0.2~0.3),林下地被以矮小、均匀、耐践踏的草木较为适宜;林缘草地、沿平缓河流的两岸、距水源20 m以外也是帐篷野营的适宜区.帐篷野营区距公园中心服务区不超过1 500 m,以500 m左右为宜.根据选址条件可将帐篷野营区规划在夹山景区烧烤区、松鹤坪、凤凰亭景点边,规划总面积5 000 m【sup】2【/sup】.2)野营区的规划.①场地.固定野营区的场地设计按活动木屋的场地进行设计.临时帐篷野营区根据地形,灵活地进行场地平整或种植耐践踏的林中草坪,松鹤坪边草地即适宜于作临时帐篷野营区.②设备.帐篷是露营的必需品,依其类型、大小、材质、色泽分成数种.基本型有最小型的角锥型、三角型、围墙型3种.一般大型帐篷适合于6~8人,中型适合于2~4人.景区访谈结果表明,帐篷野营较受欢迎,尤其以高校学生班级聚会需求最大,在比例上应加大大型帐篷的比例,大小帐篷比例以3∶2为宜.③服务设施.固定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