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实例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92KB
约6页
文档ID:48063557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实例_第1页
1/6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项目行本F年金额上年金额次实收 资本(或 股本)资本 公积减:库存册盈余 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 权益合 计实收资 本(或 股本)资本 公积减:库存股盈余 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 权益合计一、上年年末余额50000000085 000-350005050000500000000100000500005150000力加会计政策变更15000850001 0 0000前期差错更正二、本年年初余额500000000100000500005150000500000000100000500005150000三、本年增减变动金 额(减少以“-”号 埴列)(一) 净利润197704197704100000100000(二)直接计入所有 者权益的利得和损 失1.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净额10000100002.权益法下被投 资单位其他所有者 权益变动的影响20000200003.与计入所有者 权益项目相关的所 得税影响4.苴他上述(一)和(二)小计(三)所有者投入和 减少资本1•所有者投入资本2.股份支付计入所 有者权益的金额3.苴他(四)利润分配1.提取盈余公积24770.4-24770.4015000-1500002.对所有者(或股 东)的分配-32215.85-32215.85-30000-300003.其他(五)所有者权益内 部结转1.资本公积转增资 本(或股本)2.盈余公积转增资 本(或股本)-200000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4.其他四、本年年末余额500000030000014477-04190717.75534548&155000000001150001050005220000编制单位:智董公司2007 年度会企 04 表单位:元例如:A公司于95年1月1日对B公司投资900000元,占B公司有表 决权股份的30%;按当时的会计制度,采用成本法核算该投资。

98年1 月 1 日起该按新的会计制度核算,即投资企业占被投资企业表决权资本 的20%及20%以上,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双方所得税率均为33%A公司按净利润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5%提取法定公益金B公司95~97年净利润及A公司96、6年从B公司分得的现金股利如下表:年度B公司净利润A公司从B公司分得的现金股利(按成 本法确认的投资收益)19952000000199610000020000199715000015000合计45000035000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如下:年度按原会计政策确按变更后的会计政所得税所得税影响累积影响数认的投资收益策确认的投资收益前差异19950600006000006000019962000030000100000100001997150004500030000030000合计350001350001000000100000相关帐务处理如下:1.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借:长期股权投资 B公司(损益调整) 100000贷: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1000002.调整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15000(100000*15%)贷:盈余公积 15000(一)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二)会计政策变更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便变更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2.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1. 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 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1. 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2. 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四)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的选择1. 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2.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追溯调整法处理。

3. 无法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一、前期差错概述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一) 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 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2会计处理(―) 编辑本段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 的除外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 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 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 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保证 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但是,在日常会计核算中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会计差错,如抄 写差错、可能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以及对会计政策的误用企业发现会计差错时,应当根据 差错的性质及时纠正对于当期发现的、属于当期的会计差敬慕,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例 如,企业将本年度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计入了管理费用,则应将计入管理费用的在建工程人 员工资调整讲稿工程成本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 度的会计差错及报告年度前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一一资产负 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进行处理编辑本段1•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 行的除外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 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2•当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3•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前期差错应参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4•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应视同当期差错进行修正4会计处理(二)编辑本段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 的除外。

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 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 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 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企业应当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 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1、 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减少以前 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 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或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 费一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或相反的分录4、上述调整后,应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余额转入“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5披露编辑本段三、前期差错更正的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前期差错更正有关的下列信息:(一)前期差错的性质。

二) 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三) 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 具体更正情况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 和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6会计处理(三)编辑本段四、前期差错更正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一)应交所得税的调整按税法规定执行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若调整事项涉及时性差异,则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注意的是,在应试时,若题目已经明确假定了会计调整业务是否调整所得税,虽然有 时假定的条件和税法的规定不一致,但是也必须按题目要求去做若题目未作任何假定,则 按上述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