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学探索(3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摘要】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幼儿园大班音乐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难以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音乐教学过于随意;学生学习兴趣低下针对这些教学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办法:创新音乐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善用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信心,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关键词】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问题;对策音乐是一门艺术,是对幼儿实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生活不能没有音乐,音乐是幼儿获取美的感受和体验,让幼儿的童年充满欢乐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之下,幼儿教育更加要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当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音乐作为对幼儿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幼儿在音乐欣赏和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美的感受和体验对于幼儿大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适合孩子的音乐教学活动一、当前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当前,受到学生自身以及教师的影响,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一)难以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在教学的过程中,好动、爱玩、同学之间爱打闹、注意力不够集中这些行为特征,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而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这种行为,从而使得音乐教学存在着效率低下的教学现状二)音乐教学过于随意在幼儿园大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存在着随意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孩子几首简单的儿歌,让孩子们一起唱教师这种随意性强的教学特点,难以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美育教育,达不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此外,在幼儿园大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音乐活动的开展,忽视音乐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从而使音乐教学难以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三)音乐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存在着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教学纪律较差的现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当前的孩子,他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环境之下,耳濡目染,已经学会了不少的歌曲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在教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儿歌,势必会让学生觉得过于小儿科,而对音乐教学不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难以实现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二、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对策针对当前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教师,应当结合音乐美育教育功能,重视音乐教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实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一)创新音乐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创新音乐教学的模式,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尤其是针对学生课堂教学纪律偏差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激发兴趣,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注意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所采取的创新教学手段很多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故事、音乐游戏以及音乐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音乐游戏的开展,会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欢声笑语,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音乐,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而言,孩子们已经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最大限度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而教师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因为,对于音乐教师而言,不仅仅是要会唱几首儿歌那么简单,还需要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具备更多的音乐技能例如,某些教师有钢琴特长,但缺乏歌唱技巧;有些教师能唱能跳,但缺乏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取得进步,最终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提升三)善用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信心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过多的打压和打击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适当的鼓励,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这就要求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学习上稍微滞后的学生,应当善用鼓励的语言,树立孩子学习的信心,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学习效率的提升,让孩子能够积极地融入到团队中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当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幼儿园大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实现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园大班音乐的教学,应当结合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结合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刘美蓉.对幼儿园大班进行音乐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4).作者:潘秋琴单位:贵州省黄平县平溪镇平溪中心校幼儿园第二篇:多媒体环境下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创新设计分析一、多媒体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1.有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一定意义上讲,音乐教育有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的内心进入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应注重开发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而不是让智力和技能支配幼儿在多媒体辅助下,幼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形象,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欣赏力和创造力2.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创造性思维形成关键时期的儿童,其思维活动具有变通性、多向性和独特性等特点,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感染力强、动静相宜和视听结合等特点,能够通过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鼓励幼儿去构想不同的场景,指导幼儿更好地认识和描述事物,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有助于增加音乐教学活动的活性可以说,开设幼儿音乐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并扩大幼儿的音乐视野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较大的优势,它能够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过程形象大胆地展现出来,更易于幼儿接受,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扩大幼儿的信息量,并且能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学习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二、多媒体环境下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音乐教育目标的正确理解在多媒体环境下,幼儿园音乐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家长也开始对创新和形象力进行关注与挖掘但就目前来讲,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还不够明确,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完全相符,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也缺乏灵活性在激发幼儿学习热情方面的动力明显不足,对于幼儿的素质教育渗透较少2.多数教师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多媒体技术水平对其教学课件设计和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一份优秀的教学课件设计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幼儿的信心但就目前来讲,幼儿园音乐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对于PPT、Flash等软件的使用也比较生疏,使得其设计的教学课件不仅简单,而且缺乏吸引力,难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其预期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音乐辅助教学方法使用不足在多媒体环境下,幼儿园音乐教学对于扩展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的见识和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只在公开课或观摩活动时才会用到,并没有得到普及,甚至在一些幼儿园多媒体辅助已销声匿迹三、多媒体环境下幼儿园音乐教学创新设计的措施1.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其具体的行为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幼儿园音乐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及时更新多媒体教学观念,使其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幼儿园新课程的要求,还能通过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优化音乐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2.强化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从教学目标角度讲,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更是为了促进幼儿认知思维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组织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时,为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有效整合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材料,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此外,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提升其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3.重视幼儿园师资培训工作。
具体来讲,幼儿园管理者一是应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了解并掌握与多媒体教学有关的常用手段,注意借鉴他人的先进管理和教学经验;二是应从全局出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教学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增设多媒体教学设施,真正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应用能力作者:王春英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奢岭中心幼儿园第三篇: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与改革【摘要】内蒙古地区作为农牧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区域,在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幼儿教育作为重中之中已经为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同,为了让更多的农牧区儿童接受有效的幼儿音乐教育,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解和梳理,并针对在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中本土民族音乐文化课程资源薄弱、家长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市区和城乡(苏木)之间差异较大,双语教育基础薄弱等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现状;策略内蒙古中部地区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包括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3盟市,其中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首府,下辖4区、1旗、4县,常住人口303万人;乌兰察布市下辖1区、4旗、5县,一个县级市212万人;锡林郭勒盟下辖9旗,1县,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104万人,中部地区人口占内蒙古总人口的24.7%,主要以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为主,因其地广人稀,教育基础薄弱,尤其幼教音乐教师资源分布不均。
通过对对中西部三个不同地区幼教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了解进行如下梳理1.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音乐教育现状1.1本土音乐文化课程资源“蒙古族音乐课程开发”相对薄弱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大多数幼儿园对于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教授和学习较多,对与蒙古族幼儿音乐教育和蒙古族童谣学习较少,反映内蒙古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很少以及专门的音乐教师相对缺乏,音乐课都是由老师自由选择和根据幼儿园节日活动演出需要来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少儿音乐资源相对较少,音乐教师多数是全能型教师主要教授文化课,辅助(代理)教授音乐课,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蒙古族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专门研究民族幼儿音乐的专家和教育机构少之又少,也只限于民族院校的民族幼师班,以及呼市、乌兰察布、锡林浩特和个别牧区的几所民族幼儿园开设课程多数双语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开设蒙古族音乐的相对较少1.2家长对幼儿早期音乐教育认识不足及相关知识欠缺多数市区孩子家长攀比心理过强,强加于孩子各种音乐特长班和乐器舞蹈特长班学习,不顾学生兴趣,而且以学习流行音乐和西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