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传 新唐书》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唐兴,承隋乱离,划祓荒荼,始择用州刺史、县令授受之间,虽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故叶气嘉生,薰为太平,垂祀三百,与汉相埒致之之术,非循吏谓何《故条次治宜,以着厥庸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仕隋为武阳令,以爱利为行元武民以柠牛依妇家者,久之,孳十余犊,将归,而妇家不与牛民诉县,县不能决,乃诣允济,允济曰:“假设自有令,吾何与为《〞民泣诉其抑,允济因令左右缚民,蒙其首,过妇家,云捕盗牛者,命尽出民家牛,质所来,妇家不知,遽曰:“此婿家牛,我无豫〞即遣左右撤蒙,曰:“可以此牛还婿〞妇家叩头服罪,元武吏大惭允济过道旁,有姥庐守所莳葱,因教曰:“弟还舍,脱有盗,当告令〞姥谢归俄大亡葱,允济召十里内男女尽至,物色验之,果得盗者有行人夜发,遗袍道中,行十余里乃寤,人曰:“吾境未尝拾遗,可还取之〞既而得袍贾敦颐,曹州冤句人贞观时,数历州刺史,资廉洁入朝,常尽室行,车一乘,敝甚,赢马绳羁,道上不知其刺史也久之,为洛州司马,以公累下狱,太宗贳之,有司执不贳,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假设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徙瀛州刺吏,州濒滹沱、滱二水,岁湓溢,坏室庐,寝洳数百里。
敦颐为立堰庸,水不能暴,百姓利之时弟敦实为饶阳令,政清静,吏民嘉美旧制,大功之嫌不连官,朝廷以其兄弟治行相高,故不徙以示宠永徽中,迁洛州洛多豪右,占田类逾制,敦颐举没者三千余顷,以赋贫民,发奸槌伏,下无能欺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洛阳令杨德干矜酷烈,杖杀人以立威,敦实喻止,曰:“政在养人,伤生过多,虽能,缺乏贵也〞德干为衰减始,洛人为敦颐刻碑大市旁,及敦实入为太子右庶子,人复为立碑其侧,故号“常棣碑〞历怀州刺史,有关迹永淳初致仕,病笃,子孙迎医,敦实不肯见,曰:“未闻良医能治老也〞卒,年九十余节选自?新唐书·循吏列传》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此婿家牛,我无豫 豫:加入,参与B.弟还舍,脱有盗 脱:脱离,远离oC.有司执不贳 有司:泛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D.永淳初致仕 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退休5.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假设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B.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假设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C.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假设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D.帝曰/人孰无过/吾去太甚者/假设悉绳以法/虽子不得于父/况臣得事其君乎/遂获原/6.以下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唐朝兴起之初,为了根除荒政毒害,朝廷开始有选择地任用州刺史、县令。
文当选择张允济、贾敦颐、贾敦实这样的循吏,记录他们合宜的施政措施,以彰明他们的功绩B.张允济善于断案,治理有方元武县一百姓控告妻子娘家不还他的牛,张允济的巧妙解决令元武县官吏非常惭愧;有老妇人丧失了葱,张允济极为重视,终于抓获了偷盗者C.贾敦颐品性廉洁,深受信任贾敦颐入朝时,往往全家出行而且车破马瘦,以至于路上的人不知道他是刺史;贾敦颐任洛州司马时,因公事牵累被捕入狱,太宗对其严厉批评后原凉了他D.贾敦实宽厚仁惠,深得人心洛阳令杨德干崇尚严酷刑罚,用杖杀来树立威势,贾敦实加以劝喻阻止;洛州人民在其兄贾敦颐石碑的旁边,为贾敦实也立了碑,以叙述对他的爱戴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行人夜发,遗袍道中,行十余里乃寤,人曰:“吾境未尝拾遗,可还取之〞(2)旧制,大功之嫌不连官,朝廷以其兄弟治行相高,故不徙以示宠 答案:4.B〔脱:倘假设,或许〕5.D6.C〔“太宗对其严厉批评后原谅了他〞错,太宗没有严厉批评他〕7.〔1〕有位行人在夜里出发,在路上遗落了衣袍,走了十多里才发现,有人对他说:“我们县境里的人都不拾取遗失的东西,〔你〕可以返回去取它〞〔“遗袍道中〞省略“于〞并有状语后置,译对1分,“寤〞“拾遗〞各1分,句意2分。
〕〔2〕旧制度规定,但凡具有服丧九个月〔穿大功服〕以上的亲属关系的人为避嫌不能在相连的地区同时担任官职,朝廷因为他们兄弟治理政务的成绩都高,所以不调开他们来表示宠信〔“大功之嫌〞“治行〞“徙〞译对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唐朝兴起之初,承接隋朝的混乱局面,于是根除荒政毒害,开始有选择地任用州刺史、县令在地方官员的授任和受命之间,虽然不能都是好的,但所得到的好的也有十分之五因此祥和之气生出茂盛的谷物,熏染成太平的社会,而使〔唐朝〕持续了三百年,和汉朝相当到达这样一种情况的办法,不是靠奉公守法的官吏是什么?所以整理编排那些合宜的施政措施来彰明他们的功绩张允济,是青州北海人在隋朝任武阳县令,以爱人利民为政元武县有一个百姓带领母牛投靠妻子娘家生活,时间长了,〔母牛〕繁殖了十多头牛犊,〔他〕将要返回自己的家时,而妻子娘家人不给他牛那个百姓控告到县里,县里不能决断,〔他〕于是前去见张允济,张允济说:“你自己有县令,我怎么能管这件事呢?〞那个百姓哭泣着诉说了自己的冤屈,张允济就叫身边的人捆着那个百姓,蒙住头,走过那个百姓妻子的娘家,说是抓到一个偷牛的人,让各家各户把牛全部牵出来,询问牛的来历,妻子娘家人不知是计,急忙说:“这是女婿家的牛,我没参与过偷牛。
〞张允济立即叫身边的人撤去蒙头的布,说:“可以把这头牛还给女婿〞妻子娘家的人叩头认罪,元武县的官吏很惭愧张允济有次走在路边,看见有位老妇人在茅屋守护她所栽种的葱,就告诉她说:“〔你〕尽管回家去,如果有人偷了葱,就来告诉县令〞老妇人感激而回不久丧失了许多葱,张允济召唤十里以内的男女全部到来,访求查验,果然抓到了偷盗的人有位行人在夜里出发,在路上遗落了衣袍,走了十多里才发现,有人对他说:“我们县境里的人都不拾取遗失的东西,〔你〕可以返回去取它〞那个行人随后找到了衣袍贾敦颐,是曹州冤句人他在贞观年间,屡次担任州刺史,品性廉洁他入朝时,往往是全家出行,一辆车子,极为破烂,瘦马带领绳笼头,路上的人不知道他是刺史很长时间后,任洛州司马,因公事牵累被捕入狱,太宗下令赦免他,有关官员坚持不赦免,太宗说:“人谁能无过,我只除去那些差错太严重的如果全都绳之以法,即使儿子也有不合父亲心意的,何况臣子服事君主呢?〞于是贾敦颐得到了原谅迁任瀛州刺史,州境靠近滹沱、滱两条河,每年河水泛滥,毁坏房屋,淹没洼地数百里贾敦颐为此筑立堤坝,河水不能泛滥,百姓受益当时〔贾敦颐〕的弟弟贾敦实担任〔与瀛洲相连的〕饶阳县的县令,为政清廉平稳,受到官吏百姓的赞美。
旧制度规定,但凡具有服丧九个月以上的亲属关系的人为避嫌不能在相连的地区同时担任官职,朝廷因为他们兄弟治理政务的成绩都高,所以不调开他们来表示宠信永徽年间,迁任洛州洛州有很多豪富大族,所占田地大都超过规定,贾敦颐查出后没收了三千多顷,把这些地分给贫民,告发隐蔽的坏人坏事,属下不能欺瞒死在官任上咸亨初年,贾敦实担任洛州长史,为政也很宽厚仁惠,民心归向他洛阳令杨德干崇尚严酷刑罚,用拷打杀人来树立威信,贾敦实劝谕阻止,并说:“为政在于养育百姓,伤害生命过多,即使能干,也是缺乏为贵的〞杨德干因而渐渐减少杀伤当初,洛州人在大市旁边给贾敦颐刻有石碑,等到贾敦实入京任太子右庶子,人们又在旁边给贾敦实立碑,所以号称“常棣碑〞贾敦实历任怀州刺史,有良好的政绩永淳初年退休,在他病重时,子孙们接来医生,贾敦实不肯见,说:“没听说良医能治年老之病〞逝世,终年九十多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