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8-19世纪英法,美德

笛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71KB
约9页
文档ID:25762358
18-19世纪英法,美德_第1页
1/9

18-19 世纪英法美德文学思想方面的历史人物一 英国 法国18 世纪文学概述1、英国1.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一个温和的启蒙作家,有“现代新闻报道之父”的美誉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曲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颂歌主人公鲁滨逊是笛福时代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歌颂了资产阶级的积极进取精神鲁滨逊形象是欧洲小说史上的一个创举,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艺术上用第一人称主人公自述方式,逼真的细节描写和朴实的语言笛福,对长篇小说这一文体有创造性发展而荣获“ 小说之父” 的称号2.斯威夫特代表作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特别对代表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和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攻击的丑态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全书生动滑稽,既有童话色彩又具有深刻的反语、夸张、对比等多种讽刺手法斯威夫特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对后世影响甚大3.菲尔丁是英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 18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代表代表作《汤姆·琼斯》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代表 18 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 18 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

小说围绕一对青年男女的身世和恋爱波折,广泛描写了 18 世纪英国城乡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批判了贵族资产阶级的放荡、贪婪与虚伪菲尔丁把英国和欧洲小说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作了充分准备4. “感伤主义文学” :(1)18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学潮流人们开始对理性社会产生怀疑,只得寄希望于艺术和情感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2)感伤主义文学潮流在文学形式方面将欧洲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是 19 世纪初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可以说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3)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合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感伤主义是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5.前浪漫主义以彭斯和布莱克为代表彭斯是个农民诗人,诗朴实自然,充满乐观情绪2、法国1.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波斯人信札》 ,是书信体的哲理小说,对法国绝对君权的黑暗统治、上层社会的骄奢淫逸和种种恶习进行了辛辣的揭露和讽刺作者还通过波斯贵族后房生活的描写,谴责了违反人性、摧残人性的多妻制和阉奴制度,并塑造了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的洛克莎娜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反封建思想。

辛辣的讽刺是这部小说的显著特色是 18 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2. “哲理小说” :(1)哲理小说是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2)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3)哲理小说有:《波斯人信札 》 《拉摩的侄儿》 《老实人》 《天真汉》 《爱弥尔》等等3.伏尔泰被公认为是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 《老实人》是他哲理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个神话般的理想世界——黄金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幻想结尾提出了“种我们的园地要紧”的名言,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求实精神4.狄德罗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又是法国《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兼主编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三部哲理小说:《修女》 《拉摩的侄儿》 《宿命论者雅克》 5.狄德罗《拉摩的侄儿》是一部对话体哲理小说主人公拉摩的侄儿是一个“怪人”,是“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是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形儿的典型马克思称这部小说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 6. “正剧” :(1)正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由法国的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

2)正剧的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采用散文的形式描写现实社会斗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如狄德罗的《私生子》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等7.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尔》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书中种种教育主张和措施,都是以他的 “返回自然”的哲学思想为出发点提出来的晚年撰写的《忏悔录》是他人生历程的真实记录,不仅为传记文学树立了范例,而且也给教育学、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参考材料 ”书信体哲理小说《新爱洛绮丝》堪称情感小说作品让读者从一封封公开的情书中得出结论:圣·普乐和尤丽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真心诚意,志同道合然而,冷酷的社会现实摧残了这朵爱情之花显示作者激进的反封建精神8.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 《费加罗的婚姻》 《有罪的母亲》 9. 《费加罗的婚姻》是博马舍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富有战斗性的喜剧伯爵追求苏珊娜,并妄图恢复他自己早已宣布放弃的贵族对农奴新娘的“初夜权”,由此产生全剧的矛盾它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夕贵族阶级的腐化堕落,赞美了第三等级的聪明才智,反映第三等级对贵族的胜利3、德国1.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

2. 莱辛的美学理论《拉奥孔》探讨的是诗与画的界线,认为诗表现的是连续的动作,是性格的形成过程;而画、雕塑则只是性格的完成或那富有包孕性的片刻,因此,诗比画更有表现力3. 莱辛的市民悲剧代表作《爱米莉娅·迦洛蒂》 ,通过爱米莉娅父女的“反抗”行为,写出了贵族的暴虐和市民的软弱,表达了德国市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4. “狂飚突进运动”,即运动的思想艺术特征:(1)18 世纪 70—80 年代发生在德国的文学运动,这就是狂飚突进运动2)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尚天才和叛逆,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推崇自然和自我3)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飚突进》 ,理论代表是赫尔德尔和歌德合著的《德国的风格和艺术》 代表作品是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4)席勒和歌德参加了这一运动5.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斐迪南与露易丝的爱情悲剧,写出了第三等级的平民与特权贵族的矛盾和冲突恩格斯称其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6.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1)剧本勇敢地把当时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戏剧舞台。

2)作者公开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尊严,谴责达官贵人7.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史称“ 魏玛古典主义时期”,德国文学达到高峰这一时期德国文学的代表人物是晚年的席勒和歌德8. “魏玛古典主义时期” 德国文学的繁荣,即魏玛古典主义:(1)18 世纪 90 年代是德国文学史上“ 魏玛古典主义” 的繁荣时代,席勒和歌德均被邀到魏玛公国合作了 10 年,形成了德国文学的“古典主义时期”(2)德国古典文学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并继承启蒙运动的优良传统来实现“人道主义”这个最崇高的理想3)德国古典主义在政治上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性情,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在艺术上以古希腊艺术为典范,把“高贵的单纯、宁静的伟大”视为最高理想,追求庄严肃穆、完整和谐4)歌德和席勒的一系列作品和论著,促成了德国文学的繁荣,形成了 18 世纪欧洲文学的高峰4、美国·1、菲利普 ·莫林 ·弗瑞诺(PHILIP MORIN FRENEAU, 1752—1832)是资产阶级革命诗人大学同班同学休·亨利·布雷肯里奇合写的长诗 《美洲光荣的升起》 ,由布雷肯里奇在霍普全斯大学毕业典礼上朗诵后 (1771) ,听众掌声雷动,博得一致好评。

这首诗公开揭露了英国在北美实行的各种暴行1781 年,弗瑞诺发表了 《英国囚船》这首诗,愤怒控诉并讽刺了英军虐待俘虏的罪行此后他又发表了许多政治讽刺诗,对英国统治者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抨击,故尔被誉为 “美国独立革命的诗人” 弗朗西斯·霍普金生(FRANCIS HOPKINSON,1737 —1791)描写北美军民用装了炸药的木桶放在河里炸毁英军战船的诗歌 《木桶战》和民间创作的《杨基小调》 ,也是在反抗美军斗争中产生的名作,为广大人民广泛传颂 由富兰克林、潘恩和杰弗逊等卓越的启蒙主义者创作的散文和论政文章,如 《格言历书》 、 《常识》和《美国危机》以及《独立宣言》 ,几乎成为独立战争爆发前后最重要的指导性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们即是对英国殖民主义者愤怒的谴责,又是对美国人民革命斗志的热烈鼓舞,而且树起了美国散文创作的一代新风 《常识》是托马斯·潘恩 (THOMAS PAINE, 1737—1809)的成名作 1775 年 4 月来克星敦战斗打响后,英国大量向北美增兵,许多地方的民兵自动拿起武器,战争全面展开但是 “大陆会议”上还在进行“战,还是和”的马拉松式讨论;保守派动摇不定,亲英派活动猖狂;广大军民心急如焚,迫切纲要明确的纲领、战斗的口号和统一的指挥。

在这重要时刻,潘恩的 《常识》阐明了“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彻底批判了世代相传的群主政体,论述了彻底脱离英国、争取独立的必要性 《美国危机》是潘恩以战报形式写成的他在《危机》中号召北美军民 “视死如归、勇往直前” ,对鼓励士气作用甚大 在独立战争期间产生的文学作品,在美利坚文学尚处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美国真正的民族文学起源于伟大的独立战争之中没有独立战争,就没有美国;没有独立战争,也就没有美国的民族文学 ------------4、乔纳森·爱德华兹早期是一位致力于为清教主义专制教条统治涂上甜蜜理想色彩的自由主义者他出身书香门第,其家族后来由于出了许多才华过人的思想家而名噪一时爱德华兹思想敏锐,13 岁考入耶鲁学院研究约翰 ·洛克及其哲学思想在耶鲁学院期间,他撰写的散文为美国唯理论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并为爱默生及 19 世纪伟大的文学和思想运动铺平了道路他对加尔文主义关于绝对神权及人类堕落的信条深信不疑,他曾在 “个人述怀”里记载了自己早年的追求 5 、本杰明·富兰克林 (BANJAMIN FRANKLIN, 1706—1790)是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又是科学家和实业家。

他思路开阔,为他人所不及,他全面探求了 18 世纪美国试验的各种可能性如果说爱德华兹是清教主义宗教狂热的典型象征,那么富兰克林要算是美国启蒙运动,即理性时代的象征他博览群书,对一切都寻根问底,年轻时就倾向于自由主义思想学派与爱德华兹相反,他相信仁慈的上帝会允许每一个人自己去求得与自然的和谐,而不会强求人们去服从上帝的意者这样,富兰克林从理性上摆脱了早年通过科顿·马瑟的 《积德篇》所反复灌输的信条,思想上接受了当时的怀疑主义,最终站在了天赋人权而非神权的一边6、托马斯·杰弗逊 (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是北美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杰出领袖, 《独立宣言》的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和颇有成就的散文家杰弗逊出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在威廉与玛丽学院学习法律,后来在弗吉尼亚市民议会任职并从那里去参加第二届大陆会议杰弗逊生性不愿抛头露面而喜爱思考,本来打算在蒙蒂塞洛的家园与书为伴安度年华,但时势造英雄,他后来成为州长、驻法公使、国务卿和年轻共和国的第三位总统19 世纪十九世纪的英国处于维多利亚时期,也称为维多利亚文学时代由于工业上的全盛,以及英国国力增强,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

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小说,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也是整个欧洲现实主义的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有狄更斯,勃朗特三姐妹,托马斯哈代,萧伯纳等19 世纪文学(一)43、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44、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45、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所谓“湖畔派”三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