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物理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分子间存在着力的作用(2) 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定性关系(3) 会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分析一:本节教材先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析二: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 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 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 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 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教法建议建议一:为形象起见,可以用两个小球间的弹簧来比喻分子力.建议二:要充分利用图象说明好分子间的作用力关系,重点强调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 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而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知道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教学难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及其变化规律一、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由实验现象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 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1、分析图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 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 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 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2、填表vAlign=top width=145>分子间距离作用力 vAlign=top width=84>小于平衡距离vAlign=top width=91>等于平衡距离vAlign=top width=83>大于平衡距离vAlign=top width=118>大于10倍平衡距离width=145>引力与斥力大小关系width=84>width=91>width=83>兀〈兀I.width=118>width=145>合力 width=84>斥力width=91>0width=83>引力width=118>近似为0三、 例题例: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有时只存在引力,有时只存在斥力B、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C、 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时,表现出引力D、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没有引力和斥力,所以表现出的分子间作用力 为零答案:B、C评析:记住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图,对分析有关分子间作用力的题目很有帮助.四、 作业探究活动题目:奇怪的分子间作用力组织:分组方案:设计实验,感受分子间作用力评价:实验的创新性11-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目的】1、 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引力和 斥力的合力2、 知道分子力的引力、斥力和合力随间距变化的规律3、 知道合力为零时的特殊值r0的数量级,知道合力趣于零时的分子间 距是10 r04、 能用分子力的规律解释某些简单的现象【教学重点】分子力的引力、斥力和合力随间距变化的规律;用分子力规律解释一 些简单的现象【教学难点】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理解【教具】铅块、小刀【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答问:1、扩散现象能够说明什么样的问题?2、大的布朗微粒和小的布朗微粒谁受到的分子撞击力的合 力较大?前面介绍了分子动理论的两个观点,今天继续学习第三个一一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理论论证:间隙一力的约束实验证明:演示一一两块铅能够被压迫后粘在一起学生上台体验…正面介绍其它素材…(粉笔的笔迹能留在黑板上;胶水…)过渡: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实质是什么?二、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探讨1:是不是由万有引力引起?相距4X10-10 m的两个氦分子,万有引力是7X10-42 N,但测 量表明,其间的分子力是6X10-23 N,他们相差1019倍!探讨2:是不是弹力?学生进行…正面介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力,但从性质(产 生的根源)上来讲,并不是一种基本力它们是由组成一分子的电子及原 子核与另一分子的电子及原子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虽然每一个分子整体 显现电中性,但当它们距离很近时,分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力会使每个 分子的正电、负电物质的分布发生微妙的变化(可以理解为正电荷的“重 心”和负电荷的“重心”不再重合;而且,距离越近,这种偏离就越严重), 致使整体的合力不为零计算表明,这种分析是合理。
所以,分子力的实 质是电磁力分子力的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实质分析较难,还体现在另一个重要的 事实:那就是,分子力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而我们通常感觉到的分子力 则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这一事实是怎么被检测和发现的呢?这里我们不便介绍现在先介绍 一下这两种力、以及它们的合力的变化规律一一三、分子力跟分子间距的关系板图:教材P75图11- 61、 引力图象介绍;2、 斥力图象介绍;提问:这个图象表明,引力函数和斥力函数各自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提示:对于矢量,这里只能谈大小的增减)?学生:均为减函数补充介绍:它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幂函数 提问:除了方向外,这两条图线还有什么区别?学生:减小的幅度不同补充介绍:幂次方不同3、 合力图象介绍描点;特殊点的位置描述(标示在图上:r0的数量 级为10-10)…提问:我们又该怎样描述合力函数的增减性?学生:先减后增再减补充描述、板书:当r^10rQ时,合力趣于零 提问:方向变化若何?学生:排斥变为吸引这个合力的变化情况显然比较复杂,但我们如果和一些相关的事实联 系起来理解,就会发现这个规律的正确性一一事实1:固体或液体在常态下,既不会自发膨胀,也不会自发收缩… 事实2:当我们压缩固体或液体时,会感到非常吃力… 事实3:当我们拉伸物体时,会感到吃力…事实4:被拉断的物体一般很难接上…思考启示:从某种程度来讲,分子力合力的这种变化规律,有点象什 么力的变化学生:弹簧弹力。
说明:定量规律当然复杂得多四、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分子力、分子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 分子力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力,象这样性质相同又会同时施加两种作用的情 形我们过去还没有遇到过而且,人们宏观上的感受,必然只能感到分子 力合力的效果这就使得我们要记住分子力的特征很不容易五、作业布置阅读教材;教材P76第(1)(2)(3)(4)上作业本;《优化设计》P61 “夯实基础”部分,做在书上板书设计】注意“教学过程”的灰色部分,即是板书计划教后感】好,真的很好,一堂如此“边缘”的物理课能够上出这样的感觉,非 常不易充分的准备是关键对“变化规律”的挖掘程度很合适,事实的 调用方面,分量也很恰当学生能积极地反映,和谐地完成教与学的合作, 整个课堂活跃、融洽板书很少,但是少得有理、少得有力演示实验很费力,第二堂差一点没做成,上台的学生也基本上都是失 望而归这是一个遗憾,有不有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