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洪绶作品欣赏(十)明代 陈洪绶作品欣赏(十)听吟图现藏于扬州博物馆的《听吟图》,是作者甲申之后的作品 此图画两人相对而坐,一人清吟,一人侧耳以听清吟者的 旁边以奇崛之树根奉着清供,幽古的花瓶中有梅花一枝,红 叶几片一般来说,红叶在秋末,寒梅开在冬末早春,但这 里却放在了一起听者一手拄杖,一手撑着树根其画高古 奇崛,不类凡眼闲话宫事图《闲话宫事图轴》作于老莲的晚年,是明亡后的作品这幅 作品画的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故事,汉平帝时的伶元是一位音 乐家,曾做过河东都尉,其妾樊通德熟悉成帝时赵飞燕宫中 的故事,因而作《赵飞燕外传》传世此图画的就是伶元与 其妾樊氏在一起闲谈昔日宫廷往事的故事所谓“白发宫女 在,闲坐说玄宗”,正是此画取意所在画中女子手捧书卷, 几案上一剪寒梅怒放几案对面的伶元手按古琴,琴在匣中, 而其神情庄重,目视远方似回忆遥远的往事,从其目光中, 似能看出往日的风云画风沉静而高古,是老莲生平不可多 得的作品此画简洁率略,但立意深远琴未张,而观者似 听到无边幽怨之声回荡;口未开,似说尽前朝旧事哀婉的 声音从画面中溢出,一切都不可挽回的逝去,一切都在西风 中萧瑟,剩下的是无边的惆怅和不尽的心灵回旋。
吟梅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649 年作 款识:老莲洪绶为荀翁居士画吟梅图 钤印:章侯,莲子 陈老莲,名洪绶,字章侯,因好画莲,自号老莲,晚年又号 悔迟、勿迟、老迟等,浙江诸暨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画家, 工山水、花鸟、书法,尤以人物画成就最高他以其独立不 倚的高古奇骇格调,冲破形式主义藩篱,屹然突起于晚明、 清代以后的画坛,具有振聋发聩、起衰拯敝的影响作用,在 中国人物画发展的道路上,又矗起一座里程碑画史评论陈 老莲:“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也”陈老莲的画与当时北方人 物画大家崔子忠齐名,并称为“南陈北崔”,流风余韵,一 直影响到近代画坛画中四位人物,一士大夫坐于石台之前,台上布置笔墨纸砚, 旁有花瓶装饰,对面山石见做一妇人亦准备作画题字,又下 面迎面走近两侍女捧花而来梅花、石几、古琴、茶炉、茗 碗、佛手、竹枝、老菊博古器物可谓是应有尽有,被画着细 腻表现出来,线条游丝描,笔法细圆并参,用线疏散,人物 造型稍有夸张,画面充满高古气息,非凡不俗九老图 立轴 绢本饮酒祝寿图 绢本设色人物 立轴 设色绢本蕉林酌酒图 绢本设色 1649 年作 天津博物馆藏 晚年时,陈洪绶人物画风格已经全面成熟《蕉林酌酒图》 是其代表作之一,为晚年心情苦闷的自我写照。
表现一位高 士在蕉林中悠然独酌的情形,人物右手微举杯,“翘二郎腿” 做深沉思索状人物、石案、假山、蕉林均用线勾勒,染以 淡雅色彩石案上大水盂并染以绿锈,自是铜器无疑这时 期的画作与中年相比较,用线上更加柔润且高古老练,画面 更悠然,着色也更清淡在平淡中蕴含着变化,内涵深厚, 画面格调清古高雅此外,陈洪绶的人物画造型风格亦从传 统图案中吸取养分,脱出了写实的限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意味,同时又避免了板滞和纯粹装饰美之特点陈画中多画芭蕉芭蕉为中国南方庭院中所常见,也常见于 其他绘画作品这幅《蕉林酌酒图》中有大片的芭蕉,而且 画面中那位滤酒的女子,就坐在一片芭蕉上,如坐在一片云 中这是老莲最为浪漫的表现方式之一作于1645 年的《品 茶图》,正对画面的那位高士就坐在巨大的芭蕉叶上作于 1649 年的《饮酒祝寿图》背对画面的高士,身下也是芭蕉 作于同年的《何天章行乐图》,也是一位女子坐在芭蕉上 老莲晚年曾暂居于绍兴徐渭的青藤书屋,那里就种有不少芭 蕉对镜仕女图 立轴 绢本设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此图是作者中后期的佳作画中一位恬静、娟秀的仕女,两 手托镜自照,神态悠闲上衣短而下裙长,袖口窄,下角圆, 反映了明代仕女流行的衣着特点。
画面环境树石相伴,泉水 隐现,人景切合用笔细劲流畅,设色清新淡雅人物描绘 略有夸张,上整细致,而环境却简括疏朗,从而形成人和自 然之间的节奏变化,在艺术处理上别具匠心麻姑献寿 立轴 设色绢本 款识:溪山老莲洪绶写寿严湛画色 钤印:陈洪绶印(白 文)、章侯(朱文) 陈洪绶喜绘人物,以高古伟岸,夸张变形而著称麻姑献寿 是陈洪绶常画的一个题材,应是应人之邀,绘作贺寿的礼品 画麻姑是神话人物,晋代葛洪《神仙传》说她是建昌人, 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此画描写麻姑和侍女二人,均面相 端庄美丽麻姑一手执仙杖,杖端系有盛灵芝酒的宝葫芦, 另一手执玉盘衣纹用线钩勒粗简方折,而衣上带图案的银 白色花纹却描绘得极工细匀整,既素雅又华丽,显示出人物 的非凡身份和在祝寿的特定情境中对寿者(西王母)的尊敬和 虔诚麻姑身后的侍女双手捧花瓶,瓶插雪白的梅花和红艳 的山茶花,与麻姑面向一致,目视前方,神情专注此作线 条遒劲顿挫,一波三折,富有金石味与装饰性设色古雅富 丽,承唐人法乳,艳而不俗,这种风格在后世影响深远彰 显了老莲不朽的艺术生命与活力至今依然光彩照人眷秋图 设色绢本 (483万元,2009 年12月上海天衡)桐荫仕女 图中画一仕女手执菊花信步于庭院林石间,后有一侍女举 扇,扇面上画有梅花图,前有一侍女捧盘,盘中有壶和秋叶。
由题记可知,此图为仿唐人同题画其中石头浓墨粗点为陈 洪缓所作,而构图、人物、梧桐树则为其弟子所作斗草图 立轴 1650 年作 辽宁省博物馆藏款署:庚寅秋,老莲洪绶画于护兰书堂钤印:洪绶(朱文 是图作端阳时节,仕女五人围坐石下斗草为戏的情节人物 神态生动微妙,各具神韵湖石上盘曲老松,质量厚实,与 疏朗的人物布局构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打破构图的呆板 陈氏画风变形夸张,用笔谨劲连绵,如行云游丝,转折有力;设色艳而不俗此作正是画家典型风格的代表作庚寅为清顺治七年,系公元一六五年,陈洪绶时年五十三岁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