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生儿窒息复苏--课件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9MB
约39页
文档ID:609529621
新生儿窒息复苏--课件_第1页
1/39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PPT课件,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课,正压通气,复苏装置的应用,,1,PPT课件,第三课1PPT课件,正压通气复苏装置的应用,课程内容,何时给予正压通气,正压通气时给氧浓度的调节,复苏装置的类型,各种装置的操作方法,正确安放面罩,复苏装置的检查,评价通气效果,2,PPT课件,正压通气复苏装置的应用课程内容2PPT课件,,正压通气的指征,无呼吸 或 喘息样呼吸,心率<,100,次/min,肺的有效通气是危重新生儿心肺复苏步骤中最重要的、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步骤3,PPT课件,正压通气的指征无呼吸 或 喘息样呼吸肺的有效通气是危重新生儿,,正压通气装置的类型,自动充气式气囊,气流充气式气囊,T-,组合复苏器,,4,PPT课件,正压通气装置的类型自动充气式气囊4PPT课件,5,PPT课件,5PPT课件,自动充气式气囊不加储氧器,可得到40%浓度的氧,加储氧器得100%(袋状)、90%(管状)氧。

6,PPT课件,自动充气式气囊不加储氧器,可得到40%浓度的氧,加储氧器得1,7,PPT课件,7PPT课件,自动充气式气囊,优点,:,挤压后总是重新充盈,总是处于膨胀状态,减压阀使之不易出现过度充气,8,PPT课件,自动充气式气囊优点:8PPT课件,自动充气气囊,缺点:,即使没有气源也可工作,所以要注意检查氧气是否连接好,为了使肺部得到有效通气,要求面罩必须紧贴婴儿面部,需要储氧器才可供给高浓度氧,不能通过面罩常压给氧,不能给予,CPAP,,无特殊瓣膜不能提供,PEEP,,9,PPT课件,自动充气气囊缺点:9PPT课件,气流充气式气囊,优点,:,根据气源情况,可提供,21%,~,100%,的氧,容易确定面罩与婴儿面部接触是否紧密,能通过面罩常压给氧,,10,PPT课件,气流充气式气囊优点:10PPT课件,气流充气式气囊,缺点,:,需要压缩气源,,必须保持面罩与面部接触紧密,才能使气囊充盈,需气源使气囊充盈,没有气源,看起来像一个没有气的气球,通常没有减压阀,利用一个流量控制阀门调节压力/充气,11,PPT课件,气流充气式气囊缺点:11PPT课件,T组合复苏器(T-piece),是近年来国外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正压通气装置,尤适于早产儿应用。

优点:,单手操作,预设压力控制(预设PIP和PEEP),可更稳定的提供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可延长供气时间,,,,12,PPT课件,T组合复苏器(T-piece)是近年来国外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正,T-piece,13,PPT课件,T-piece13PPT课件,脉搏氧饱和度仪,2010年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推荐正压通气时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脉搏氧饱和度仪既可测量心率,又可经皮测量氧饱和度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脉搏氧饱和度仪在新生儿复苏中应用的可行性14,PPT课件,脉搏氧饱和度仪2010年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推荐正压通气时应用,,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15,PPT课件,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15PPT课件,,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16,PPT课件,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16PPT课件,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的传感器,17,PPT课件,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的传感器17PPT课件,,脉搏氧饱和度仪,新的脉搏氧饱和度仪应用了专门为新生儿设计的传感器,可在出生后1~2min内提供可靠的读数脉搏氧饱和度仪的传感器应放在动脉导管前位置(即右上肢,通常是手腕或手掌的中间表面18,PPT课件,脉搏氧饱和度仪 新的脉搏氧饱和度仪应用了专门为新生儿设计的,19,PPT课件,19PPT课件,新指南和新教材关于给氧的建议(足月儿),,新生儿窒息低氧造成组织损害,过多的氧也对新生儿有害。

询证医学研究证明足月儿用21%氧复苏可以得到与100%氧相同的效果新指南提出:对足月儿,开始复苏,用21%的氧,然后用氧饱和度仪指导,用空氧混合仪调整给氧的浓度,达到正常分娩的足月新生儿的标准氧饱和度(见表)如果复苏开始用空气或低于100%的氧,生后90秒没有改善,氧浓度应当加到100%20,PPT课件,新指南和新教材关于给氧的建议(足月儿) 20PPT课件,1-,21,生后动脉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流程图内显示的生后1~10min的正常值,,1 min 60%~65%,2 min 65%~70%,3 min 70%~75%,4 min 75%~80%,5 min 80%~85%,10min 85%~95%,,,21,PPT课件,1-21 生后动脉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 流程图内显示的生后1,空氧混合仪,22,PPT课件,空氧混合仪22PPT课件,新指南和新教材关于给氧的建议(早产儿),询证医学研究证明<32周的早产儿用空气复苏不能达到要求的氧饱和度,建议开始复苏用稍高于空气的氧浓度(30%~40%),,然后,用氧饱和度仪做指导,用空氧混合仪调整给氧浓度,使达到正常新生儿的标准氧饱和度。

这样可避免血氧过高和血氧过低23,PPT课件,新指南和新教材关于给氧的建议(早产儿)询证医学研究证明<32,2011年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建议:,如暂时无空气-氧混合仪,,自动充气式气囊不连接氧源,氧浓度21%(空气)连接氧源,不加储氧器,可得到40%浓度的氧加储氧器得100%(袋状)、90% (管状)氧24,PPT课件,2011年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建议:如暂时无空气-氧混合仪,2,25,PPT课件,25PPT课件,正压通气的压力,如果监护压力,开始正压通气时,吸气峰压是20cmH2O,在某些足月儿尤其生后头几次呼吸可能需要30cmH,2,O如不监护压力,则最小的吸气峰压应当以达到使胸壁运动和心率增加为标准如果没有获得心率或胸壁运动的迅速改善,要提高压力26,PPT课件,正压通气的压力如果监护压力,开始正压通气时,吸气峰压是20c,气囊和面罩,:,安放面罩,边缘,有缓冲垫,无缓冲垫,形状,圆形,解剖形,大小,小,大,27,PPT课件,气囊和面罩: 安放面罩边缘27PPT课件,气囊和面罩,:,安放,面罩必须覆盖,下颌尖,口,鼻,28,PPT课件,气囊和面罩: 安放面罩必须覆盖28PPT课件,正压通气频率:,每分钟 40 到 60 次,Click on the image to play video,29,PPT课件,正压通气频率:每分钟 40 到 60 次Click on t,通气手法:每分钟40~60次呼吸,© 2000 AAP/AHA,大声记数以保证每分钟,40~60,次呼吸,30,PPT课件,通气手法:每分钟40~60次呼吸© 2000 AAP/AHA,婴儿情况无改善,心率<100次/min,胸廓无适当扩张,可能原因,密闭不够,气道阻塞,压力不够,31,PPT课件,婴儿情况无改善,心率<100次/min,胸廓无适当扩张可能原,胸廓运动不充分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原因,,措施,密闭不够,,重新放置面罩,将下颌向前抬,气道阻塞,,重新摆正头部位置,,检查口咽分泌物,如有则吸引,,通气时使婴儿口稍张开,压力不够,,增加压力直到有可觉察到的胸廓运动,考虑气管插管,32,PPT课件,胸廓运动不充分的原因和解决措施32PPT课件,矫正通气步骤的6步记忆法,6个缩写字母MRSOPA,M-Mask 调整面罩保证与面部的良好密闭,R-Reposition airway 摆正头位成鼻吸气位,S-Suction 必要时吸口鼻的分泌物,O-Open mouth 稍张口并下颌向前移动,P-Increase Pressure 增加压力使胸廓上抬,A-Airway考虑气道的选择(气管插管或喉罩气道),,33,PPT课件,矫正通气步骤的6步记忆法6个缩写字母MRSOPA33PPT课,持续正压人工通气(,>2min,),胃胀气可以,抬升膈肌,妨碍肺的充分扩张,引起胃返流和吸入,经口插入胃管以减轻胃胀气,34,PPT课件,持续正压人工通气(>2min)胃胀气可以经口插入胃管以减轻胃,插入胃管,物品,8F,胃管,20-mL,注射器,35,PPT课件,插入胃管物品35PPT课件,经口插入胃管,正确测量长度,36,PPT课件,经口插入胃管正确测量长度36PPT课件,经口插入胃管,:,方法,从口而不是鼻插入胃管,(,恢复通气,),连接,20-mL,注射器,轻轻抽吸,取下注射器,保持胃管口开放,用胶带把胃管固定在婴儿面颊部,37,PPT课件,经口插入胃管: 方法从口而不是鼻插入胃管 (恢复通气)37P,新生儿无改善,,,30秒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60 次,/min,,应在正压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38,PPT课件,新生儿无改善30秒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60 次/min,应在,第3课结束,39,PPT课件,第3课结束39PPT课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