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音确凿( )菜畦( )斑蝥( )攒( )成臃( )肿豁( )的一声脑髓( )竹筛( )秕( )谷桑葚( )白颊( ) 拗( )过去锡箔( )蝉蜕( )一.注音确凿(záo)菜畦(qí)斑蝥(máo)攒(cuán)成臃(yōng)肿豁(huò)的一声脑髓(suǐ)竹筛(shāi)秕(bǐ)谷桑葚(shèn)白颊(jiá)拗(ǎo)过去锡箔(bó)蝉蜕(tuì)二.多音字攒攒聚 积攒( ) ( )宿宿儒 星宿 几宿系系绳子关系拗拗断 拗口 执拗( ) ( ) ( )( )( )( ) ( ) ( )二.多音字攒攒聚 积攒(cuán) (zǎn)宿宿儒 星宿 几宿系系绳子关系拗拗断 拗口 执拗(sù) (xiù) (xiǔ)(jì)(xì)(ǎo) (ào) (niù)1.轻捷:2.缠络:3.高枕而卧:4.鉴赏:5.人迹罕至:6.和蔼:7.渊博: 渊: ;博: 。
8人声鼎沸: 鼎三 词语解释1.轻捷:轻快敏捷22.缠络:缠绕联结辨析:轻快:(动作)轻松而不费力;轻松愉快轻快”的运用范围比“轻 捷”用于动作外,还可以指心里状态轻捷”多指步伐等动作3.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4.鉴赏:鉴定和欣赏解析: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是怀着喜欢与美好 的心情去品味,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而“鉴赏”是指通过对照,比较,评 价判断等去进行知识性的欣赏 5.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稀少6.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7.渊博:学识精深广博渊:深;博:丰富8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煮 东西用的器皿,一般是三足两耳鲁迅(1881——1936)原名 , 字 , 人,我国伟大的 家 、 家、 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主要作品有: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中篇小说《 》,小说集《 》 、《 》,散文集 《 》,散文诗集《 》。
四 语文知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 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 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主要作品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 《呐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五 朗读课文,思考练习1.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1)观察角度多样点拨>一.重点研究 1.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点拨> (1)观察角度多样①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 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何首乌和木莲藤等②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 弹琴 ③味觉:有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覆盆子)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拟人:油*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 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 有趣、有味、确实是儿童的乐园2.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点拨>2.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点拨> 三味书屋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因 此他们只能偷偷地到后面一个园中去自寻 乐趣-“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 蚂蚁”等。
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单调的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的教学方 法:有戒尺,也有罚跪的规则教学内容 :封建陈腐,艰深难懂的书籍表达了作 者对封建教育的不满3.作者是怎样描写私塾先生的?他给作者留下了什 么印象?点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印象3.作者是怎样描写私塾先生的?他给作者留下了什 么印象?点拨>外貌描写-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 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神态描写-脸上还有怒色动作描写-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语言描写-“人都到哪里去了!”“读书!”尽管先生有些古板,但方正,质朴,博学,作者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 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调皮,很贪玩,但先 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是瞪瞪眼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