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活动区中班表演区游戏 :偶台剧场 游戏来源 前段时间,幼儿欣赏了许多偶类表演的影视作品,形象夸张、生动的布偶、棍偶表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纷纷提出想用偶类表演故事的愿望,于是,教师在班级内创设了表演区——偶台剧场,与幼儿一起准备了简易的偶台、和他们熟悉的三个故事《小壁虎借尾巴》、《小兔乖乖》、《鸭妈妈找蛋》的棍偶、布偶,偶类表演就开始了预期目标1、 能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认真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2、 学习设计和布置游戏场景,正确使用游戏材料3、 能较灵活操作棍偶、布偶表演,体验偶类表演的快乐3、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玩游戏4、爱护游戏材料,学会整理、收拾游戏材料 图片材料投放 用胶粒搭建的偶台、故事《小壁虎借尾巴》、《小兔乖乖》、《鸭妈妈找蛋》的棍偶、布偶、指偶游戏玩法1、 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2、 与同伴合作布置游戏场景2、选择棍偶扮演故事角色,按故事情节、角色对话,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游戏推进一观察分析【活动观察】六个小伙伴来到表演区,表演故事《小壁虎借尾巴》,佳佳演主角“小壁虎”第一个出场了,她举着棍偶开始表演:“我是小壁虎,今天天气真好,我要去树林走走.........”,“小壁虎”的台词说好了,咦,第二个角色怎么还不出来,佳佳大叫:“小鱼小鱼到你了”。
扮演“小鱼”的琨琨赶紧跑过来,偶面朝着自己说:“不能借给你,我的尾巴要泼水的”说完就退下了,佳佳又叫起来:“黄牛黄牛,到你了”扮演黄牛的诚诚正与同伴聊天,听到叫声赶紧跑过来跪在偶台后面,将棍偶移到“小壁虎”旁边,但想了许久没想出台词,佳佳帮助他说;“我的尾巴不能借给你,我要用尾巴打蚊子的佳佳说完又大叫:“燕子燕子到你了”扮演燕子的鹏鹏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大声说:“不借不借,我的尾巴要用来掌握方向的”说完就要离开,佳佳生气地说:“我还没问你就说了,真是的,再来一次”在佳佳的要求下,鹏鹏再表演一次故事一遍表演好了,佳佳生气地说:“你们都没有认真表演,都要我叫,我不当小壁虎了” 【活动分析】1、《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情节简单,对话模式相同、语句较短,除了小壁虎贯穿整个表演过程之外,其他角色表演的时间不长,在等待表演中幼儿容易聊天,没有关注前台的表演进程2、用胶粒搭建成的偶台偏矮,幼儿蹲着表演时间久了很累,当多个幼儿交替表演时容易碰撞、拥挤,交换位置不方面,不利于活动区良好常规的养成3、幼儿没有偶台表演的经验,表演中欠缺观众感,操作棍偶时,偶面多是朝着自己对话调整推进(图片)1、 师幼讨论:引发幼儿关注表演过程,做个有责任感的演员。
怎么做个优秀的小演员呢?”“与小朋友合作表演时要注意什么呢?”“小演员如果不要别人提醒,要怎么做呢?”2、 调整偶台的宽度和高度,让幼儿站着表演不露身体,交换位置自如不拥挤3、提供偶台表演的视频让幼儿观看,学习棍偶、布偶的表演方法l 游戏推进二:观察分析 【活动观察】教师调整了偶台,在不锈钢架上拉一条晾衣绳,高度莫过孩子的头顶,再铺上钢琴的琴罩,用夹子夹住两头,一个可以站着表演的偶台就形成了,幼儿高兴地找到自己喜欢的棍偶,站在偶台的后面,举起棍偶开始表演了 若若:“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你们认识我吗?” 诚诚:“我是大灰狼,我的肚子好饿呀,我要吃了你,” 若若:“谁来救救我呀,大灰狼要吃我了 坤坤:“我来帮助你” 鹏鹏:“打死大灰狼,打死大灰狼 佳佳:“你这可恶的大灰狼我要打死你 诚诚:“来打我呀,来打我呀 坤坤:“打死你,打死你 诚诚:“救命呀,救命呀 ...... 大家开心地自编自演着,渐渐地棍偶从台前表演到台后,演变成嬉闹现象,表演一直处于“群打”状态活动分析】1、新偶台的高度适合幼儿站着表演,随意走动不露身体,大大提高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
2、幼儿随机表演的问候、打坏蛋、求救之类等内容,贴近生活经验,又打又叫一块儿上的情境大快人心,比起《小壁虎借尾巴》简短、轮流、等待的表演生动而有趣,幼儿更喜欢3、但由于这时期幼儿的语言交往、想象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有限,随机表演的内容不能拓展出丰富的语言对话和情节的发展,很容易演变成嬉闹现象调整推进(图片)1、 师幼讨论:从“随机表演”走向“改编脚本表演” 师:“刚才你们表演得真好,但是小兔子接下来应该怎么演呢?” 幼儿:“兔妈妈把大灰狼赶跑了,小兔子回家了 幼儿:“兔妈妈去采蘑菇,大灰狼又来了,又想吃了小兔子 幼儿:“ 小兔子们不怕大灰狼,大家一起把大灰狼打跑了 师:“小兔子们会怎么商量呢?他们会用什么办法一起打大灰狼?” 幼儿:“小兔子们给大灰狼好吃的食物,趁它吃东西时用棍子打它背后 幼儿:“妈妈回来了,也一起打大灰狼,把它打跑了 师:“刚才,你们编的内容与《小兔乖乖》的故事情节有些相似,不如我们就改 编故事《小兔乖乖》吧 幼儿:“好2、鼓励幼儿将改编后的故事《新小兔乖乖》画成连环画,并粘贴在表演区的墙上,巩固改编故事的情节、角色对话。
4、在表演区内增设了演员等候区、“剧场明星”的评选表,进一步加强活动区的常规l 游戏推进 三:观察分析【活动观察】表演区的材料丰富了许多,有故事剧本的连环画、有演员表(故事角色)、剧场明星评选表、有新的表演台、有隔断,改编《新小兔乖乖》的鹏鹏、佳佳、诚诚、若若在演员表的框内找到扮演的棍偶,开始表演了若若:“我是兔妈妈,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我要出去采蘑菇了,孩子们你们在家,门要关得紧紧的,不要随便开门哦鹏鹏:“好的,妈妈再见”佳佳:“妈妈你回来时,带好吃的糖果吧”诚诚:“我在画画,你回来时要采多多的蘑菇给我们吃”.........幼儿开心地表演《新小兔乖乖》,一直到三只小兔子和兔妈妈一起打跑大灰狼,他们高兴地唱起歌,一遍终于表演结束了若若说:“现在我们表演《小壁虎借尾巴》吧”,可佳佳、诚诚、鹏鹏都说;“不要,我们还要表演《小兔乖乖》”,若若只好说:“那好吧,我们再表演《小兔乖乖》吧”,于是,交换了棍偶后,他们又开始了第二遍表演,第三、四遍表演活动分析】1、改编的故事脚本比原来的情节有趣、有活力,角色的对话也融入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表演的热情,其它故事都成了冷门节目2、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道具,让表演区的环境改观了许多,等候区的幼儿能有意关注前台的表演,表演区常规越来越好。
调整推进(图片)1、改编的故事得到幼儿的青睐,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改编《小壁虎借尾巴》《鸭妈妈找蛋》,也制作连环画黏贴在表演区的剧本展示栏内2、表演区虽然有好几个故事让幼儿选择表演,但幼儿喜好不同,在选择时容易起争执,教师鼓励幼儿制作一份单日演出节目的顺序表,按顺序表的安排表演故事●游戏推进 四 :观察分析 【活动观察】 今天区域内增加了新成员瑶瑶、元元、熹熹小朋友,角色分配后表演开始了,若若扮演兔妈妈、三个新成员扮演三只兔子,若若说:“我是兔妈妈今天的天气真好呀,我要出去采蘑菇了,孩子们你们在家,门要关得紧紧的,不要随便开门哦三个新成员同时说;“好的,妈妈再见若若不高兴地说:“不是这样说的,你们说错了,我们是表演新的《小兔乖乖》瑶瑶说;“那要怎么说呢?”若若说:“好了好了,我教你们说吧若若认真地教着,可伙伴们没好好学,最后若若生气地说:“我不表演了,你们自己表演吧熹熹立刻放下棍偶,从表演架上拿来小熊的布偶,在偶台上随机表演:“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这个又招手又点头的布偶吸引了大家,表演区的小朋友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棍偶,也拿来各种小动物的布偶自编自演开始了 熹熹:“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松鼠” 诺诺:“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
元元:“我是黑熊” 熹熹:“我迷路了,怎么办呀 瑶瑶:“你妈妈在哪儿呀 熹熹:“我和妈妈走散了,呜呜呜 诺诺:“不用担心,不用担心,你家是不是在树上呢?” 熹熹:“是的” 元元:“那我们送你回家吧 熹熹“谢谢你们 孩子们开心的自编自演着......【活动分析】1、《新小兔乖乖》是原来表演区的幼儿改编的,新成员比较生疏,不容易在表演中立刻更改台词,因此遭到旧成员的不满,但是新成员更青睐于用能点头、拍手,生动活泼的布偶进行随机表演2、幼儿经历了表演故事、改编故事之后,语言表演、想象、合作等能力比先前提高了许多,随机表演的内容有简短的情节发展和较丰富的语言对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顺应幼儿的发展情况,推进游戏进程,引导幼儿合作创编简短的故事调整推进(图片)【调整与推进】 1、 改编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表演之后,幼儿在讨论、拓展情节、创编角色对话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师根据本次幼儿随机表演的内容,引发幼儿以小动物们帮助迷路的小松鼠找家为线索,合作创编故事《迷路的小松鼠》,创编的角色对话雷同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小羊和狼》,如:“你为什么哭呀?”“我来帮助你找家吧故事创编完之后,教师又鼓励幼儿将创编故事制作成连环画,黏贴在表演区的剧本栏目中。
同时也更改了表演的节目单●游戏推进五 :观察分析 、 【活动观察】创编故事《迷路的小松鼠》开始表演了,元元扮演小熊、熹熹扮演小兔子、鹏鹏扮演小猴子、琨琨扮演小松鼠、瑶瑶扮演小猫,孩子们开心拿着布偶在偶台上表演着,扮演小松鼠的琨琨小声地哭着:“我迷路了,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呜呜呜呜”...........孩子们表演完一遍后,熹熹给扮演小松鼠的琨琨提意见:“小松鼠因为找不到家,它会一直很伤心地哭,可是你表演小松鼠哭的声音很小声,我们都听不到哭声同伴们交换了角色和布偶之后,开始了第二遍表演,这回瑶瑶扮演主角小松鼠,整个表演过程不仅是小松鼠的声音很响亮,扮演其他动物的声音也很响亮第三遍、第四遍孩子们还是快乐地交换布偶进行表演活动分析】1、幼儿创编的故事《迷路的小松鼠》篇幅较短,但主题突出,角色对话的语句简短明了,类似于《小羊和狼》的故事角色对话,幼儿表演起来简单易学,且朗朗上口,而且故事的结尾以帮助小松鼠找到家,满足幼儿帮助别人获得快乐的心理感受2、整个创编和表演的过程是幼儿自主自发的活动,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我表演我们自己编的故事”,这种激情贯穿着整个游戏过程,因此幼儿不论是自己表演还是观看他人表演,气氛始终都是活跃、愉快的,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3、游戏中幼儿能根据同伴的表演情况,凭借渐渐积累的经验和能力,给表演的同伴提出意见,并能通过改进展现更好的表演,从中可看出在偶台游戏推进的整个过程中,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表演、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