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2.50KB
约9页
文档ID:39635905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_第1页
1/9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一、西方文艺中的现代主义一、西方文艺中的现代主义 1、现代主义、现代主义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美国家陆续出现的以现代派相标榜的各种文艺流派 的一个统称影响较大并同电影密切相关的主要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一般而言,只有 主张以非理性原则主宰创作活动的文艺流派,才应归入现代主义的行列 2、现代主义文艺的基本特点、现代主义文艺的基本特点: 在拒绝理性的前提下,使造型艺术走向抽象化,即强 调艺术家要记录自己对现实事物的内心感受,并且主要反映出在观察事物对象时本人的主观情 绪状态;叙事艺术则走向意识化,强调创作者要记录下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文艺作品不再是 客观存在事物的如实再现,而成为个人化的情绪反应的原始记录 3、现代主义技巧上的基本特点、现代主义技巧上的基本特点: 运用歪曲、扭曲、变形、时空错乱等手法来造成 震荡性的强烈效果 A、这在造型艺术上表现为紊乱的线和点、位置错乱的空结构、违反真 实的色彩配置等,特别是反映所谓精神病患者眼中的世界形象或狂乱的梦境时尤其如此 B、在叙事艺术中,出现新的语言组织,故意的文法不通,生造的新字,词句颠倒,甚至 取消标点符号等等。

4、从艺术角度看现代主义的兴起、从艺术角度看现代主义的兴起 原因原因:1 1、在艺术上突破窠臼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突破窠臼的强烈愿望; 2 2、是对艺术的模仿人生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是对艺术的模仿人生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现代主义非理性倾向的基础现代主义非理性倾向的基础:1 1、科学根据、科学根据————弗洛伊德学说弗洛伊德学说 2 2、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存在主义 二、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二、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 1、现代主义在西方电影中的兴起:、现代主义在西方电影中的兴起: 第一次: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以先锋电影运动为代表 第二次: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为代表 2、、 20-30 年代的法国电影年代的法国电影 A、法国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 ⑴⑴法国印象派法国印象派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为了重振法国电影,路易•德吕克发起组织电影俱乐 部的运动,形成以他为中心的电影流派——印象派 印象派电影从印象主义绘画中获得启示, 试图用画面来表现感性印象 ① 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的重要角色; ② 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于气氛的创造; ③追求造型美、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印象派的形式特性——主观性的传达:通过摄影技巧和剪辑技巧的实验来传达人物的主观 性,包括心理化的影像,如幻想、梦境或记忆等 B1.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概况:欧洲先锋派电影产生于大约 1925 年前后的德国和法国, 后期以法国为中心,晚于绘画和诗歌方面近二十年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要求摆脱故事情节, 摆脱舞台剧影响,创造一种“让画面来主宰一切“的纯视觉电影 B2.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 1、先锋派电影运动分为三个时期:、先锋派电影运动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早期(20 年代中期):受达达主义的影响;年代中期):受达达主义的影响; 中期(中期(20 年代后期):以超现实主义为特色;年代后期):以超现实主义为特色; 后期(后期(20 年代末到年代末到 30 年代初):纪录电影年代初):纪录电影 2、超现实主义: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超现实主义: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 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 态那种通过可以识别的变形形象营造出的梦魇般的场景,看起来既精细逼真,又遥远陌生那种通过可以识别的变形形象营造出的梦魇般的场景,看起来既精细逼真,又遥远陌生。

这种风格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代表画家有达利,马格利特等人这种风格被称为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代表画家有达利,马格利特等人 《《一条安达鲁狗一条安达鲁狗》》是布努埃尔最具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杰作是布努埃尔最具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杰作 3、先锋派电影的总体特征(一、先锋派电影的总体特征(一 )) ①①对现实消极逃避对现实消极逃避把电影作为抒发主观的随意幻想的手段,把幻梦作为美学的极镜他们要求把现实世界变把电影作为抒发主观的随意幻想的手段,把幻梦作为美学的极镜他们要求把现实世界变 成梦幻,认为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超现实世界是最理想的,甚至是唯一的表现对象他们成梦幻,认为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超现实世界是最理想的,甚至是唯一的表现对象他们 还主张把它放在比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他们试图创造一种摆脱戏剧情节还主张把它放在比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他们试图创造一种摆脱戏剧情节 的的“纯电影纯电影“ ②②对艺术积极探索对艺术积极探索 盲目反对叙事,反对舞台化;主张盲目反对叙事,反对舞台化;主张“非理性化非理性化”,, “非情节化非情节化”,, “非戏剧化非戏剧化”很多影片不以盈。

很多影片不以盈 利为目的,是比较纯粹的艺术探索,其勇气和热情令人钦佩,但是也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尴尬利为目的,是比较纯粹的艺术探索,其勇气和热情令人钦佩,但是也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尴尬 境地 B3.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法国的诗意现实主义 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让让·雷诺阿雷诺阿 他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他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 他的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作是他的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作是《《大幻灭大幻灭》》和和《《游戏规则游戏规则》》 2、雷诺阿、雷诺阿——20 世纪世纪 30 年代作品的特点年代作品的特点:①尽量使用外景 ②摄影机运动性强 ③经常使用长镜头以表现场面的连贯性,即使是拍多镜头的场合,也对镜头不作细致的剪 接,不追求流畅性和上下镜头衔接的完美性 ④使用深焦距镜头,表现场面的全貌 ⑤注重演员的作用,根据演员的特点去塑造角色,鼓励即兴表演 ⑥通常是即兴创作,拍片时只有大纲 3、诗意现实主义的贡献、诗意现实主义的贡献 ①更新“现实”观念 “实际上,这一风格中,电影家并非重复或复制现实,那怕仅从形式的表层上看,他们在 模仿生活创造的活动,它的情感进发、它的内在运动,依据此点进行 创作,仅仅只保留其最 奇特、最具特色的那些方面,对真实的把握仅在于表达本质意义的真理”。

②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 坚持独立制片的雷诺阿,在他的作品中大量使用景深镜头,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 的电影 语法他的创作实践为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提供了实证,并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现代电 影银幕的创作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对于“电影本体论”的发展作出 了极大的贡献 ③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 电影编剧使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影片在银幕上大放光彩,它再一次显示了生活 自身的 活力和电影文学的功力,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位置这一时期的著名导演:克莱 尔、费戴尔、 贝盖尔都是自己所导演的影片的编剧,雷诺阿、杜威维尔也均参与自己影片的编剧工作以新 闻记者生涯起步的卡尔内的成功,一方面来自他自己的艺术观察力、 鉴赏力与导演的功力, 而另一方面则主要得力于来自超现实主义小组的诗人普莱卫的文学优势 4、诗意现实主义的创作误识 ①忽视电影艺术的视听性由于过于强调对白和编剧的作用,强调文学的作用,却往往忽 视了电影首先是一门视觉性和听觉性的艺术,这样的误识在帕涅尔的影片中极为突出 ②艺术群体对个体的冲击由于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电影剧本通常出自于普莱 卫、斯派 克和让松等几位大编剧之手,作品往往显现出某种近似性,即一种搬到当代平民社会现实中的 悲剧模式。

普莱卫、 帕涅尔的门徒们一拥而起,这些平庸的模仿者抹平了电影艺术创作的独 特性 与个性这一状况一直持续了多年,直到“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才宣告结束 3、法国现代主义电影、法国现代主义电影 A、新浪潮电影概念、新浪潮电影概念 广义概念:广义概念: 泛指泛指 20 世纪世纪 50 年代末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兴起后在许多国家陆续出现的,年代末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兴起后在许多国家陆续出现的, 特别是由新进导演拍摄的敢于打破传统电影语法的故事片,本质上是一个对抗旧美学的运动特别是由新进导演拍摄的敢于打破传统电影语法的故事片,本质上是一个对抗旧美学的运动 法国、德国法国、德国 、美国、日本、台湾、香港都曾出现新浪潮电影运动或以个人方式出现的新浪潮、美国、日本、台湾、香港都曾出现新浪潮电影运动或以个人方式出现的新浪潮 电影导演电影导演 狭义概念:仅局限于法国的反传统电影,基本特征是狭义概念:仅局限于法国的反传统电影,基本特征是—— 制片方式上奉行高效率的,不制片方式上奉行高效率的,不 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制度;内容上强调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和自己经验过的感情;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制度;内容上强调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和自己经验过的感情; 艺术艺术上不用结构严谨的剧作和精雕细琢的剪辑,不用大明星,蔑视传统的电影语法。

上不用结构严谨的剧作和精雕细琢的剪辑,不用大明星,蔑视传统的电影语法 新浪潮电影的流派特征:总特征是把商业电影(指娱乐性较强的电影)和艺术电影(指探新浪潮电影的流派特征:总特征是把商业电影(指娱乐性较强的电影)和艺术电影(指探 索性较强的电影)结合起来索性较强的电影)结合起来 1、不反对虚构的情节,注重娱乐性不反对虚构的情节,注重娱乐性 2、对传统电影语法的破坏是适度的对传统电影语法的破坏是适度的 3、在处理真实性和主观性的关系上在处理真实性和主观性的关系上 4、用导演中心来代替制片人专权用导演中心来代替制片人专权 5、打破类型范式打破类型范式 B:法国新浪潮:法国新浪潮: ⑴⑴定义: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定义: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 1958 与与 1959 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 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电影作品后来逐渐专指法国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电影作品后来逐渐专指法国 50 年代末,年代末,60 年代初期的法国新一代年代初期的法国新一代 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指导之下涌现的一大批现代派影片法国新浪潮有代表性的导演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指导之下涌现的一大批现代派影片。

法国新浪潮有代表性的导演 有很多都是有很多都是《《电影手册电影手册》》的影评人,如特吕弗、戈达尔、夏布罗尔、侯麦等的影评人,如特吕弗、戈达尔、夏布罗尔、侯麦等 ⑵⑵代表导演代表导演 特吕弗的主要作品:特吕弗的主要作品: 安托万·达诺历险记系列,包括:《四百击》 , 《二十岁时的爱情》 、 《偷吻》 、 《夫妻生活》 、 《爱情飞逝》 其他主要作品:《枪击钢琴师》 (1960) 、 《朱尔和吉姆》 (1961) 、 《野孩子》 (1970) 、 《零用钱》 (1976) 、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1975) 、 《最后的一班地铁》 (1980) 戈达尔的主要作品:戈达尔的主要作品: 精疲力尽(1959) 、小兵(1960) 、轻蔑(1963) 、随心所欲(1962) 、阿尔法城(1965) 、狂 人彼埃洛(1965) 、中国姑娘(1967) 、芳名卡门(1983) 、新浪潮 (1990)、爱情研究院(2001) ⑶⑶新浪潮与新现实主义:新浪潮与新现实主义: 新浪潮电影非常推崇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反对在摄影棚中拍摄,纷纷到巴黎城区寻找实 景拍摄但他们在影片主题与内容上却有很大不同,新现实主义带有重大的社会性,而新浪潮 却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⑷⑷法国新浪潮电影题材法国新浪潮电影题材: 1、 “新浪漫主义”题材:主要表现那些在生活方式、愿望和处世态度上带有现代浪漫主义色 彩的人物 2、个人题材:① “导演的自述”,即一种明显的或改头换面的自传形式,如特吕弗《四百 下》 ②表现自己熟悉的事物,其具体内容是描写一个阶层,一个阶级,描写他们所关心的事 物以及他们常去的地方③通过别人来谈论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