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安市泗岗煤矿十一号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5.01KB
约20页
文档ID:479967609
高安市泗岗煤矿十一号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_第1页
1/20

第一章 情况简介第一节 矿井概况 一、地理位置高安市泗岗煤矿十一号井地处高安市田南镇,位于英岗岭矿务局西南方向,距建山火车16KM,距上高、新余两城分别为30KM、40KM,有公路相通二、井田境界矿区范围7个拐点组成,面积0.4579km2,开采标高+88~-240m新矿区拐点平面坐标见表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点号XYXY1310892838608375310887638608318231090153860854031089633860848333109270386084203109218386083634310968638608420310963438608363531094813860757331094293860751663109140386075663109088386075097310911038607990310905838607933矿区面积:0.4579km2,开采深度:+80~-240m标高三、地质概况1、构造:泗岗煤矿十一号井位于栗背山井田最西端,处于东村向斜的西北翼矿区南面构造形态为一平缓向斜,北部被F20走向正断层与F21走向逆断层所破坏,属东村向斜的次级褶曲,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现将褶皱及断层叙述如下:(1)、褶皱:东村向斜:为一轴向北70°东,南翼近似对称之封闭向斜地层倾角20~25°,在矿井南部通过,轴部由长兴组灰岩组成,两翼依次为王潘里—官山段地层2)、断层:①、F20正断层:走向北68°东,倾向南东,倾角50~70°,全长约6000米,钻孔所见均为老山下亚段与部分官山段地层缺失,断层落差在本矿区约110米②、F21走向逆断层:位于1线附近,西部地面迹象明显见老山中亚段与官山段上部粗砂岩接触往东延伸淹没于官塘水库下,全长约1500米断层走向北60°东,倾向南东,倾角45°,落差约60米2、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和二叠系下统茅口组龙潭组(P2l):总厚488米,平均厚400米假整合于茅口组之上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根据岩性组合及含煤情况可分为四段、王潘里段(P2l4):厚33.29-114.18米,平均70米其特征是岩性变化频繁根据含煤情况可分四部分上部:一般岩性比较单一,绝大部分为石英细砂岩,间夹有泥岩及粉砂岩,含黄铁矿及铁质顶部间夹有灰岩透镜体厚7-42米,一般25米中部:以泥岩(含粉砂)及粉砂岩为主,间夹细砂岩含煤三层产腕足类、斧足类及猫眼鳞木、栉羊齿等化石和植物化石碎片,尤以11号煤层顶板富含动物化石和底板含植物化石最为常见。

厚2-47米,一般15米下部:以石英细砂岩为主,局部以粉砂岩为主,间夹有泥岩富含海百合茎及戟贝、海豆芽等化石,厚6-31米,一般18米石英细砂岩风化后形成空洞及含丰富的动物化石等特点可作为两个煤层组分层的良好标志底部:以粘土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为主,偶夹细砂岩含煤三层及煤线数条厚3.50-27米,一般12米‚、狮子山段(P2l8)以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夹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含少量长石,该段含少量小长身贝、谢尔维贝及海百合茎等化石厚6.70-61.38米,一般30米ƒ、老山段(P2l2):厚102.99-295.15米,一般180-230米,根据岩性可分三个亚段:(1)上亚段: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石英细砂岩底部为厚1米左右局部达5米左右之石英细砂岩与中亚段分界含戟贝、栉羊齿、带羊齿及原鸟毛蕨等化石厚12.37-166.71米,一般80米2)中亚段:为海湾相沉积之泥岩组成,风化后呈片状或薄层状,其特点是岩性单一且稳定,富含菊石化石,为野外鉴定之良好标志层该亚段中偶见粉砂岩、细砂岩及泥质灰岩凸镜体夹层,富含假腹菊石、戟贝、海豆芽等动物化石厚18.92-156.96米,一般70米。

3)下亚段:厚7.19-72.80米,一般45米可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以泻湖海湾相之生物泥灰岩及钙质泥岩为主,其下部普遍发育着钙质粉砂岩,局部地段含煤层或为炭质泥岩,产马丁贝、戟贝、焦叶贝、俄哈母贝、米克贝、方格长身贝等腕足类化石厚3.54-64.84米,一般20米下部:以滨海湖沼相及沼泽相之泥岩、粉砂岩为主,间夹细砂岩粘土岩等,含大羽羊齿、栉羊齿、带羊齿等植物化石含煤四层(B3~B6),B6号煤层位于顶部地层厚1.90-51.08米,一般15米、官山段(P2l1):本段厚度变化大且急剧,根据岩性不同,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上部:以河床相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偶含砾石局部地段以细至中粒为主,间夹泥岩砂岩粒级由下而上变细,与老山段呈过渡关系其划分标志仅以粗粒,含云母多,不含铁质结核等特征区分,厚8.86-50.36米,一般35米中部:以河漫滩相泥岩为主,或与粉砂岩组成互层间夹细砂岩,含煤两层主要化石有大羽羊齿、栉羊齿、支脉蕨、带羊齿、原乌毛蕨、翅羊齿等厚0.99-27.27米,一般20米左右下部:主要为河床相之各种粒级的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厚度变化大,常缺失砂岩易风化成散沙状厚0-39.68米,一般20米左右。

2)、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为深灰色、黑色块状灰岩至薄层状灰岩,含硅质,局部含燧石结核,顶部一般含泥质,夹钙质泥岩及泥岩属浅海相沉积,构成煤系基底硅质层风化后呈灰白色碎块,其块状体形似砂岩含蜓科、珊瑚,腕足类等化石厚度不详四、6号煤层特征1、煤层B6煤层为本矿主采煤层,煤层两极厚度为1.50~4.32m,平均煤层厚度2.96m,煤层结构简单,为全区大部分可采的不稳定煤层2、煤质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为B6,贫煤,颜色为黑色—银灰色,条痕以黑色为主,局部为褐黑色~深黑色,比重1.45普氏硬度为3光泽类型一般为强玻璃光泽和弱金属光泽,属暗淡型煤断口平坦至贝壳状,节理不发育,结构为粒状—细条带状,其次为块状及粉末状燃烧时易发红,烟小,不膨胀,焦渣弱粘结煤层属中灰分、中高硫分、特高热值贫煤主要用作动力用煤及民用煤质分析结果见表 煤层主要煤质指标统计表 项目Wad(%)Ad(%)Vd(%)Vdaf(%)坩埚粘结性St.d(%)弹筒发热量Qb.dKJ/g高位发热量Qgr.dKJ/gHdaf最小值1.6022.517.709.931-22.0524.1923.88最大值2.3729.799.8912.261-22.9127.4627.18平均值1.8125.578.5311.131-22.4625.9125.533.773、煤层顶底板直接顶板以黑色钙质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灰岩或不纯灰岩。

厚1.0~6.5m,粉砂岩岩性坚硬,,据矿山取样测试,其单轴抗压强度4.13~6.55MPa,平均5.61MPa天然单轴抗拉强度0.59~0.95MPa,平均0.81 MPa普氏岩石坚硬性等级属Ⅱ级老顶为灰岩,夹薄层状钙质粉砂岩,岩石坚硬底板为灰色-浅灰色粉砂岩,厚1.5~6.0m据矿山取样测试,其单轴抗压强度6.82~10.2MPa,平均9.17MPa天然单轴抗拉强度1.01~1.64MPa,平均1.36MPa综上所述,该矿井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4、瓦斯根据江西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2011瓦斯等级的批复,泗岗煤矿十一号井为高瓦斯矿井,其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0.1m3/t,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5、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矿井可采煤层为B6煤层,江西正源矿用设备安全检测站2010年对泗岗煤矿B6煤层的鉴定结论见表本次按煤层煤尘无爆炸性、煤层容易自燃设计在今后的生产中,矿方应对开采水平的B6煤层进行煤尘爆炸性、煤炭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 泗岗煤矿一号井煤尘爆炸性鉴定资料表煤层Mad(%)Ad(%)Vdaf(%)火焰长度(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爆炸性B60.6211.997.38//无爆炸性 泗岗煤矿一号井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表煤层Mad(%)Ad(%)Vdaf(%)St,ad(%)真相对密度dTRD吸氧量(cm3/g·干煤)自燃倾向性B60.6211.997.382.031.541.2容易自燃五、 井田内地势较平坦,无常年河流,矿井充水的水源将以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水为主,并有少量官山段顶部砂岩裂隙水,矿区东北部的官塘水库,,对矿井开采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二类二型,即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床 六、 矿坑涌水量 泗岗煤矿十一号井目前开采至-40m标高、因此采空区面积较大,采空区中的一些石门、废弃巷道多有积水,因受采动影响,采空区(老窿)积水会通过裂隙渗漏进入矿坑据泗岗煤矿十一号井井下观测提供的资料,目前矿坑涌水量不大,矿坑正常涌水量为7吨/小时,最大涌水量为13吨/小时根据矿井提供的实际资料,采用比拟法预测原矿范围及扩大区矿坑涌水量,计算公式如下:Q=Q1式中:Q—预计矿井开采时涌水量 Q1—开采地段矿坑正常涌水量=7 吨/小时,最大涌水量=13 吨/小时 F1—已开采面积=14080m2 F—设计开采面积(原矿范围F=55562m2 扩大区范围F=42524 m2)计算结果:预测原矿范围矿坑正常涌水量为17.1 吨/小时,最大涌水量为28.9吨/小时扩大区范围矿坑正常涌水量为14.0吨/小时,最大涌水量为26.0吨/小时第二节 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和地点(一)重大灾害的种类我矿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一般,矿井井型小,通风系统简单,开采水平浅,但在生产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依然可能出现,在省行办批复定为高瓦斯矿井后,瓦斯、煤尘事故列为我矿的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灾害的发生地点,波及范围及出现的征兆1、瓦斯事故多发地点,波及范围回采工作面和回风顺槽、运煤顺槽、联络巷、下山等采掘工作面,当供风能力不够时,容易造成瓦斯积聚发生瓦斯事故,遇地质构造变化带,如断层,煤层厚度变化等地带可能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一旦发生波及付井大巷上下山采掘面突出的预兆:(1)响煤炮,(2)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煤尘增大,煤层厚度变大,倾角变陡,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邦掉渣,底板出现鼓起,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空气气味异常,煤温气温降低或升高2、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地点及波及范围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大巷装煤炭装载点,回风巷煤尘堆积,遇火易产生煤尘爆炸事故,井下人员将受到破坏和伤害3、透水事故发生地点和波及范围井下运输和回风顺槽及轨道下山、回风下山掘进遇老窿时容易发生透水大的透水事故发生将波及井下人员常见预兆:(1)挂汗:煤岩碎聚结水珠(2)挂红:煤岩体表面有暗红色水锈3)水叫:煤碎间发出“嘶嘶”叫声4)空气变冷(5)顶板淋水加大(6)有臭鸡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