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寻陆鸿渐不遇【作品简介】 《寻陆鸿渐不遇》由僧皎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写访寻友人陆鸿渐不遇,大有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感慨;但吐属自然,毫不装饰做作层次清楚,有条不紊;虽不讲对仗,其音调却合诗律,仍旧算作律诗唐诗中此种律诗亦有所见,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一首,便是一例 这首诗刻画了一位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终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表达,侧面衬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陆鸿渐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襟怀和气度的赞美 【原文】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解】 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就,后隐居苕溪。
有《茶经》传世 ②带:近郭:泛指城墙 ③扣门:叩门 【韵译】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状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讲解】 这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一些寻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种养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刻画了一位生活闲适的隐士形象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着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他和皎然是好友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终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表达,侧面衬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
开头两句,颇有陶渊明“结庐在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 陆羽住宅外的菊花,也许是迁来以后才种上的,虽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二句,自然平淡,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然后,诗人又去敲他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或许有些茫然,立即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答复:陆羽往山中去了,常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这二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二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成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衬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写不遇的状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表达,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清空如话,别有隽味近人俞陛云说:“此诗之萧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诗境浅说》 移家至城廓之旁,人烟尚稠,但居处却是桑麻遮道(这使我们想起陶潜的名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刚刚在篱边种满新菊,所以秋天到来,还未开花(这又使我们想起陶潜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二联一为转折,一为承接;用陶诗之典,一为正用,一为反用,却都表现了环境的幽僻至此,一个超尘绝俗的隐士形象已如在眼前,而诗人访友的兴致亦侧面点出第五句示意人不在,由于连犬都不吠,固然家中无人了一般说来,写到这里,“不遇”之意已见,再加生发,易成蛇足就像柳宗元的《渔翁》一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崖上无心云相逐前人每谓末二句“着相”,情思刻露,如苏轼、严羽、胡应麟、王士祯、沈德潜等都持是说但皎然之写问讯于西家却正得其所一方面,见出对陆羽的思慕,说明相访不遇之惆怅;另一方面,则借西家之口,衬托出陆羽高蹈尘外的形象,说明二人相契之根由王士祯借用禅学,创为“神韵”之说,以不说尽为妙,但纯任自然,当发则发,当止则止,也是禅门风范这还是就而说的从另一角度看,对诗中所描写的对象即陆羽,并未赐予任何直接的刻画,但其品行却呼之欲出,这也正符合禅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旨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评道:“此诗之潇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可谓的评 【介绍】 僧皎然(730-799),字清昼,本姓谢,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皎然是唐代文名的僧人,和韦应物以及较晚的刘禹锡、李端等均有交往曾与颜真卿等唱和往还,又与灵澈、陆羽等同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他的诗以山水、宗教为主要题材,作风闲雅还有些描写边塞和男女恋情的作品,也颇为世人所称道他的论诗专着《诗式》在古典诗论中,具有显着的特点和肯定的影响 皎然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很多方面有深厚造诣, 堪称一代宗师 【陆羽简介】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着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进展作出了卓越奉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擅长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深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讨论,熟识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
《全唐文》有《陆羽自传》 陆羽是孤儿,被湖北龙盖寺智积禅师抚养长大,智积禅师宠爱喝茶,对茶很有讨论,陆羽自由随智积禅师在寺院采茶、煮茶,对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陆羽虽身在寺庙,却不诵经念佛,一心钻研茶艺,把握了简单的冲茶技巧,茶艺到达了极高的水平,12岁时他的冲茶技艺就让智积禅师惊异不已 后来陆羽逃离寺庙,开头漂泊,当过戏子,生活非常坎坷,但对茶道的沉迷不减,采茶品泉,把毕生精力和才华投入到茶艺讨论,最终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着——《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 【英汉对比】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到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NOT FINDING LU HONGXIAN AT HOME Seng Jiaoran To find you, moved beyond the city, A wide path led me, by mulberry and hemp, To a new-set hedge of chrysanthemums -- Not yet blooming although autumn had come. ...I knocked; no answer, not even a dog. I waited to ask your western neighbour; But he told me that daily you climb the mountain, Never returning until suns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