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洋 经 济 学精品课网址:http:/210.38.128.101/hyjj,闫玉科 教授(13318018628) E_maill: E_maill:(公用) (登录名:gdyyk;密码:yyk123),成 绩 评 定,一、平时成绩(40分) (一) 出勤分数32分:1、无故缺一次课扣2分;2、请假一次、迟到一次、早退一次扣1分 (二)作业28分:1、作业数量16分(缺一次作业扣1分);2、作业质量12分 (三)提问20分(每次回答问题10分制,最后折合为20分) (四)课堂表现20分 (五)其它奖励分数 二、期末考试(60分),内 容 简 介,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海洋经济制度 第三章 海洋经济资源及其配置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 第五章 海洋产业经济 第六章 海洋产品市场 第七章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 海洋经济效益 第九章 国际海洋经济关系,第一章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海洋经济以及海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特点; 2掌握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3了解海洋经济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 4认识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海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海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研究对象 教学课时 2学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作 业 见后,第一章 绪 论,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 1.2 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3 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4 海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一、海洋经济产生与发展概述 海洋经济活动早在远古时期就存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捕鱼拾贝,聊以裹腹”;到“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到开辟新航道,大肆进行海外掠夺,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第一桶金;再到今天的“海洋世纪” 随着人们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扩展和深化,海洋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托 海洋经济学是伴随着海洋经济活动的深入产生、发展的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二、海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经济内涵认识的深化 (1)国外对海洋经济概念的界定 1982年3月,美国杰拉尔德J.曼贡的美国海洋政策首先使用了“海洋经济” 1999年,美国开始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计划”将美国的涉海经济划分为海岸带经济和海洋经济两大类 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的美国海洋政策要点与海洋价值评价中将海洋经济定义为“直接依赖于海洋属性的经济活动,或在生产过程中依赖于海洋作为投入,或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在海面或海底发生的经济活动”。
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美国学者查尔斯.S.科尔根(C.S.Colgan)认为,“海洋经济是将海洋资源作为一种投入的经济活动” 美国学者朱迪思基尔多(Judith Kildow)提出,“海洋经济是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价值是由海洋或其资源决定的”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2)国内对海洋经济概念的界定 A 海洋经济概念的初步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中国海洋经济概念的初步提出时期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和许涤新,在1978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建立海洋经济新学科,引发了一轮海洋经济研究热潮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何宏权、程福祜:“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类在海洋中及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 杨金森:“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活动场所和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B 海洋经济概念的多元化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海洋经济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及西方经济学思想、方法的引进,学者对海洋经济的看法也呈现多元化特征 C 海洋经济概念的综合与提升 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界对海洋经济概念的界定,逐步显现出从陆域经济体系的附属到与其并列的新的经济体系,以及综合考虑海陆经济一体化因素的概念升级过程。
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3)本书对海洋经济概念的界定 我们认为,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利用及保护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体、海洋动植物、矿产、能源、海底、海面、岛礁及空间等资源 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第一、二、三产业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海洋经济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公共性; D 高技术性; E 关联性; F 复杂性; G 高风险性海洋经济特点:整体性,海洋作为一种资源,即海面、水体、海底均可作为海洋经济活动的开发利用对象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相互依存性海面可用来发展航运,水体可作为捕捞和养殖的场所,而海底可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矿产 各部门、各区域和各企业之间,以海洋水体为纽带建立了特定联系,突破了陆地空间距离的限制,使海洋经济具备了很强的整体性 海洋的这种空间整体性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海洋经济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海洋经济特点:综合性,海洋经济是人类所有涉海经济活动的总和,其范围应该覆盖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既包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直接的生产活动,也包括为上述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由这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属于现代海洋经济范畴 目前,中国各沿海省(市、区)设置的“海洋与渔业局”,管辖范围与内容仅限于海洋第一产业,很少涵盖海洋第二、三产业海洋经济特点:公共性,“海洋”国家所有决定了海洋资源的公共性,决定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共享性与竞争性并存 资源的共享性,使得所有个人和企业不需要付费,或只需要付很少的费用,就能开发利用 资源的竞争性,使得参与开发利用有限海洋资源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出现拥挤现象,过量使用海洋资源造成资源的破坏、衰退甚至枯竭 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海洋经济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才能使海洋资源得到持续利用海洋经济特点:高技术性,从海洋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海洋经济的发展史也是海洋科技产业的发展史 20世纪前,由于科技产业化水平较低,海洋经济活动仅局限于海洋捕捞业、海水制盐业和海洋运输业,产业开发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 近代社会以来,随着科技产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海洋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展海洋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科技产业化水平密切相关海洋石油981是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自重30670吨,长度114米,宽度79米,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大;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130米(40多层高楼),总造价60亿,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12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2米宽3.0米高3.4米;空气中重量不超过22吨;有效负载220公斤(不包括乘员重量);最大下潜深度7020米,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速度为最大2.5节,巡航1节;载员3人。
海洋经济特点:关联性,海洋的连通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海洋经济的关联性 由于海水水体是流动的,海洋生物具有向水平方向迁移的特点,许多海洋自然资源,尤其是海洋生物资源是流动变化的,海洋鱼类的洄游不受地域和国界的限制,给这些或那些地域和国家带来经济利益同时,海洋水体一旦发生污染等灾害,将迅速扩散,一个国家某一海域的污染,有时也会使其他国家的海域同样遭受经济损失 世界各国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中,既存在利益的一致性,又存在利益的矛盾性这就需要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海洋经济特点:复杂性,海洋经济的活动场所与陆域经济不同,具有多变性例如,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产业主要在海上进行生产,船舶制造业则主要在陆地上进行,而海洋药业等既要从海洋获取原材料,又要在陆地上进行加工制造 由此可见,不同的海洋经济活动,其生产场所是不同的这种生产场所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海洋经济的复杂性海洋经济特点:高风险性,海洋经济的很多生产活动都是在海上或近岸进行的,而这些场所经常受到海洋灾害的影响 海洋灾害,尤其是台风、海啸、赤潮等,会对渔业捕捞、海洋运输、海洋油气开采等海上生产活动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会对沿岸工程、工业设施、沿岸交通造成严重破坏。
由于经常受海洋灾害的影响,使得海洋经济活动比陆地经济活动具有更大的风险性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2、海洋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经济增长新空间理论 目前陆地多种资源已经出现危机,而海洋资源却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于是,人们便把生存发展的空间再次扩大到了海洋,形成了“蓝色国土”的概念 (2)海权保护理论 19世纪末,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了著名的“海权论”,构建了完整的海权理论体系世界各国围绕海洋权益的激烈争夺,已由过去的以争夺军事目标、战略要地和交通咽喉要道为主,转变为以争夺经济利益、岛屿及海洋资源为主 (3)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出现了各种问题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3、海洋经济学的产生 海洋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与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海洋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国海洋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孙斌、徐质斌主编海洋经济学,徐质斌、牛福增主编海洋经济学教程和陈可文所著的中国海洋经济学等于20002003年相继出版这是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首次出版“海洋经济学”教科书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4、海洋经济学定义 海洋经济学是以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海洋经济活动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海洋经济活动规律和实现海洋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
海洋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三 海洋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 研究海洋经济,源于海洋经济本身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性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国家既定的战略方针 1、海洋经济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随着地球上陆地资源因加速开发而日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陆地生存空间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海洋,加快了对海洋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一场以发展海洋经济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海洋成了世界各国进行国际竞争的“新高地”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A 沿海国家把开发海洋列为基本国策,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 要求各国(地区)按照21世纪议程的决定制订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B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海洋经济开发在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海洋药物与保健食品技术方面,甲壳类外衍生物的应用,开发出絮凝剂、保鲜剂、食品包装膜、化妆品、治疗皮肤溃痛、胃溃疡及医用材料等系列产品,并在抗病毒、抗菌、抗凝血、降血脂药物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C 国际间争夺海洋资源与捍卫海洋国土权益的斗争日益激烈 中国控制9个岛礁,其中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南沙诸岛礁中的最大岛屿太平岛由台湾派军驻守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汶莱所占的岛礁多达45个 越南占领29个岛礁,已形成230海里的岛链,驻扎了一个营600人的军队,并在南威岛设立指挥部 菲律宾占领10个岛礁,进驻了10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拥有一条长1300米的简易飞机跑道 马来西亚占领3个岛礁,在所占岛礁上驻军100人,拥有一条600米长的简易飞机跑道 文莱占领1个岛礁,未派兵进占,但大量掠夺南沙油气资源,目前已开油田9个,气田5个 印度尼西亚占领2个岛礁,宣布对8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传统海疆拥有“主权”1.1 海洋经济学的兴起,2009年2月中旬,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声明对中菲有争议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拥有主权 2009年3月5日,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