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文科小六教育电视节目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KB
约5页
文档ID:385384131
中文科小六教育电视节目_第1页
1/5

创造美感新境界中文科小六教育电视节目参考资料一. 节目名称:创造美感新境界(多感官观察和描写——通感)二. 适用阶段:第二学习阶段(小六或以上)三. 学习范畴:阅读、写作四. 学习重点:1. 认识甚么是通感2. 表达通感的方法3. 赏析通感作品4. 培养观察力五. 节目简介:在我们认识里面,眼、耳、鼻、舌、身各个感觉器官是有区别,有分工,彼此并没有关连但为甚么宋祁会写出「红杏枝头春意闹」,李瑛会写出「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的诗句呢?本节目会为大家解释说明节目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 指出人类的感觉器官不是独立无关连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感应的,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其他感觉系统也会随之作出反应,这种伴随性的感觉,叫做「通感」 例:《印象》二首 王小妮 《谒托马斯•曼墓》李瑛第二部分 指出通感作品不但让人有一种新鲜的感觉体验,而且可以令读者突破框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事物,展开想象 例:《玻璃做的夏天》陈丹燕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玉楼春》宋祁 《满城道中》严遂成 第三部分 通感的作品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但怎样可以把通感的感受表现出来呢?我们可以运用直接的方法,将感受直述出来,也可以借助其他修辞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

例: 《晚春》侯吉谅 《听潮》鲁彦 《未展芭蕉》钱珝第四部分 提醒大家写作通感的感受时,不是随便把几种感觉转换就可以,而是要表现出彼此共通的地方,这样才能令读者产生共鸣 例: 《追求》覃子豪《荷塘月色》朱自清 第五部分 指出通感并不是一种特异功能,而是人人具有的天赋,可惜大家生活太急、太忙,观察事物的时候又粗疏大意,以致这种能力渐渐减退只要大家慢下来、静下来,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就能重拾这种敏锐的感觉,全身心感受大千世界届时,大家就可以看到颜色有温度,听到声音有形象,感到冷暖有重量,嗅到气味有体质注1) 如果大家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这种感受和经验,转化成新颖奇特的作品,那么,就可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崭新的美感境界 (注1) 钱钟书:「在日常生活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六. 活动建议:1.在观看本节目之前,可安排学生观看「多感官观察和描写系列」的其他节目。

*2.教师和学生重温本节目的学习重点3.让学生阅读一些通感描写的作品,着他们留意作者如何把不同的感官感受相接,进行描写4.教师可着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搜集古今作品中描写通感的句子,分门别类,然后汇报分类方法可参考工作纸,先找出被形容的对象本属甚么感官描写,然后指出在句子中转换成哪种感官描写例:视觉→嗅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5.鼓励学生多留心观察周遭的事物、多阅读文学作品,培养观察和写作能力*其他节目包括《色彩纷呈》(视觉(一))、《活现眼前》(视觉(二))、《会 发声的文字》(听觉)和《全身心感受大千世界》(嗅觉、味觉、触觉)5中文科小六参考资料附录一. 节目引用的例子:1.《印象》二首 节录 王小妮 我的黑发随着风在飘, 随着风在唱2.《谒托马斯•曼墓》节录 李瑛 细雨刚停,细雨刚停 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3.《玻璃做的夏天》节录 陈丹燕 暮色灰黄而凉爽, 本来就宁静的黄昏, 静止了一般4.《听听那冷雨》节录 余光中 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漕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5.《玉楼春》节录 宋祁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6.《满城道中》节录 严遂成 风随柳转声皆绿 麦受尘欺色易黄7.《晚春》节录 侯吉谅 巷子深处,有孤独的鞋声响起 萧瑟如秋天的落叶,缓缓飘坠8.《听潮》节录 鲁彦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9.《未展芭蕉》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10.《追求》节录 覃子豪 大海中的落日 悲壮得像英雄的感叹11.《荷塘月色》节录 朱自清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附录二. 工作纸参考答案1. 促织声尖尖似针 对象 促织声 本属 听觉 转换成 视觉 2. 百草吹香蝴蝶闹 对象 蝴蝶 本属 视觉 转换成 听觉 3.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对象 笛声 本属 听觉 转换成 嗅觉、视觉 4. 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

对象 歌声 本属 听觉 转换成 视觉 5. 故事是雪酿的,火铸的,说出来:如烟 对象 故事 本属 听觉 转换成 味觉(雪酿) 视觉/触觉(火铸) 视觉(如烟) 《创造美感新境界》工作纸姓名: 学号: 班别: 日期: 细阅以下句子,找出被形容的对象本来属于甚么感官描写,以及在句子中转换成哪种感官描写 例: 月浪冲天天宇湿 对象 月浪 本属 视觉 转换成 触觉 1. 促织声尖尖似针对象 本属 转换成 2. 百草吹香蝴蝶闹对象 本属 转换成 3.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对象 本属 转换成 4. 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对象 本属 转换成 5. 故事是雪酿的,火铸的,说出来:如烟对象 本属 转换成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