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da****jg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66MB
约327页
文档ID:337467204

1 附件附件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Blood Purific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20202020 版版 主主 编编 陈香美陈香美 副副 主主 编编(以姓氏笔画为序)丁小强丁小强 王王 荣荣 史史 伟伟 付付 平平 刘文虎刘文虎 孙雪峰孙雪峰 李文歌李文歌 何娅妮何娅妮 林洪丽林洪丽 倪兆慧倪兆慧 蒋更如蒋更如 蔡广研蔡广研 主编助理主编助理 孙雪峰孙雪峰 2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 版)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下,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组织全国专家对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进行修订完成,作为行业规范性文件,旨在进一步规范血液净化操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血液净化及其并发症的诊疗水平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 版)扩增至四篇,第一篇为血液透析室(中心)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分 4 章介绍了血液透析(滤过等)质量管理、患者管理、医源性感染控制和血液透析室(中心)管理的规范;第二篇为血液透析液和设备维修、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分 4 章阐述了透析用水、透析器和滤器复用、透析设备维护以及中心供液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第三篇为血液净化临床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分 10 章详细、具体地规范了血管通路建立、抗凝治疗、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单纯超滤、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和具体方法;第四篇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诊治为新增内容,分 9 章重点介绍了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贫血、骨矿物质代谢异常以及高尿酸血症的诊疗原则和药物选择,以促进血液透析并发症的规范化诊治。

为方便临床医护人员,本书设置了附录,详细提供了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的计算公式、医疗文件样本、操作流程图以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3 责任编者责任编者(以姓氏笔画为序)丁小强 马志芳 王 荣 叶朝阳 史 伟 付 平 向 晶 刘文虎 孙雪峰 李文歌 何娅妮 宋 伟 陈香美 林洪丽 贾 强 倪兆慧 梁馨苓 蒋红利 蒋更如 蔡广研 4 编编 委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小强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丁国华 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万建新 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马志芳 副主任护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王 荣 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 王俭勤 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王晋文 主任医师 昆明市延安医院 王彩丽 教授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毛永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叶朝阳 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史 伟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付 平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邢昌赢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伦立德 主任医师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向 晶 副主任护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刘文虎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 闫铁昆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孙 林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孙 晶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孙世仁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5 孙脊峰 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孙雪峰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李 赟 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李文歌 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李荣山 教授 山西省人民医院 李德天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李冀军 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杨向东 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杨洪涛 教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晓萍 主任医师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吴广礼 主任医师 联勤保障部队第 980 医院 吴永贵 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何娅妮 教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邹洪斌 教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汪年松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宋 伟 主管技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 张克勤 副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张丽红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张景红 教授 解放军第九五医院 陆 晨 教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陈 文 教授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 陈香美 院士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6 邵凤民 教授 河南省人民医院 苗里宁 教授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林 珊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林洪丽 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孟建中 主任医师 济南威高肾病医院 郝丽荣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胡文博 主任医师 青海省人民医院 查 艳 主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 施娅雪 副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姜埃利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贾 强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倪兆慧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徐 钢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郭志勇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梁馨苓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蒋红利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蒋更如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傅君舟 教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焦军东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蔡广研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廖蕴华 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 8 再版说明再版说明 血液净化行业规范性文件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出版以来,奠定了我国血液净化治疗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础,显著地推进了我国血液净化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有效地遏制了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爆发事件,为提高我国血液净化诊疗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出版 10 年来,我国血液净化现状发生了显著变化,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增加 4 倍余,已经接近 60 万;血液透析室(中心)超过 5000 家,特别是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和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发展迅速;给血液净化的医疗质量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特别是近 3 年来,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爆发事件又有增加趋势同时,血液净化技术发展迅速,多项国内外血液净化临床实践指南不断更新;并且血液净化治疗理念也更加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国血液净化诊疗的需求,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的委托,组织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液净化治疗与工程技术分会以及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分会的专家对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进行修订,历时 2 年余召开 10 余次讨论会和定稿会,出版了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 版)2020 版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与 2010 版相比,突出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血液净化等)的审核监管作用;更加注重血液透析室(中心)的管理,细化了血液透析室(中心)的规章制度,新增了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的管理要求,新增了患者管理和血液透析室(中心)管理的章节,体现了有效管理是保障医疗安全和提高诊疗水平的理念;加强了血液透析室(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明确了血液透析室(中心)布局要求、传染性疾病隔离区透析的标准、解除隔离区透析方案以及治疗药品规范配置原则;扩增了血液净化设备维修与管理内容,给出了具体的管理要素、评估指标和处置方法,以促进血液净化技术保障质量的提高。

参照血液净化相关的行业标准和临床指南更新了某些血液净化的质量控制标准、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和具体方法,新增了中心供液系统、血管通路9 介入治疗等章节,适应新时期血液净化发展的需求,并保证新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科学性和前沿性基于血液透析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防治并发症是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增了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诊治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 版)参照目前血液净化领域的国家行业标准、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共识,凝集了专家智慧和心血,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血液净化诊疗工作,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提高诊疗水平作为血液净化行业规范性文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服务于众多尿毒症患者发挥积极、重要和建设性作用10 前前 言言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慢性肾脏病导致的尿毒症而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多目前我国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接近 70 万,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加强血液净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水平,需要长期坚持不懈,永远在路上2010 年 2 月 2 日原国家卫生部颁发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以来,通过全国性培训和推广普及,显著地推进了我国血液净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效地遏制了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传染病爆发事件,提高了我国血液净化诊疗水平,无论在行业还是在社会均产生了广泛和积极影响,显著促进了我国血液净化事业的发展。

为适应我国新形式下血液净化诊疗需求,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的委托,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组织全国专家对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进行了修订再版作为修订再版的指导思想,在保证科学性、前沿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始终强调适合中国国情,力求简明扼要、具体操作步骤详细,为我国血液净化的医护技人员提供具体指导和帮助在修订过程中先后组织召开了 10 余次讨论会和定稿会,初稿完后在中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网(CNRDS,)公布,广泛征求全国血液透析从业人员的意见,并再次进行了修订,最终完成了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 版)本书出版的目的就是要规范、指导血液净化操作,促进血液净化医疗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高诊疗水平,为众多的尿毒症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未来的血液净化发展方向是设备的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与便携化,管理信息化、治疗便利化、操作标准化与规范化及质量同质化,透析时机、模式选择、治疗剂量、透析液及并发症防治等个体化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从事血液净化的医疗单位条件不同,血液净化操作的具体方法存在差异,因此,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 版)仍然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

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 年 1 月 11 目 录 第一篇 血液透析室(中心)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第 1 章 血液透析(滤过等)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第 1 节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 一、血液透析室建立及资格认定 二、血液透析室结构布局 三、血液透析室管理规程 四、血液透析室人员资质标准 第 2 节 独立血液透析中心 一、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定义及资格认定 二、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结构布局 三、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管理规程 四、独立血液透析中心人员资质标准 第 3 节 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管理 一、血液透析医疗过程指标 二、透析质量控制结果指标 三、透析患者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及监测频度 第 4 节 持续质量改进的规范与流程 一、持续质量改进实施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制度 二、持续质量改进实施规范和流程 第 2 章 血液透析患者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 二、容量管理 三、血管通路管理 四、血液透析相关医疗指标的监测管理 五、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并发症的管理 六、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康复管理 12 第 3 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基本设施 二、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 三、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准备 四、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 五、透析结束后的消毒 六、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 七、感染控制监测 八、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上报 九、血液透析室(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手卫生规范 第 4 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管理规范 一、候诊区和接诊室管理规范 二、血液透析治疗准备室管理规范 三、血液透析治疗室/区管理规范 四、水处理间与配液间管理规范 五、污物处理室管理规范 六、洁具间管理规范 第二篇 血液透析液和设备维修、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第 5 章 透析用水处理设备及透析用水质量控制 一、透析用水处理设备管理人员要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