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黄廖编现代汉语修订五版下册语法章课后练习及详细答案十个全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6.75KB
约30页
文档ID:505177867
黄廖编现代汉语修订五版下册语法章课后练习及详细答案十个全_第1页
1/30

《现代汉语》课后练习题(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第五章 语法)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北京•髙等教育出版社思考和练习一1、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答:词法学研究词的分类,词的构成(构词法)和词形态变化(构形法);句法 学研究句子中的句法结构和句子的分类2、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学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答:(1)什么是语法体系: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 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 是自成系统的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及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语法学者根据 自己的观点,在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分析术语等的系统性 (2)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当采取的态度: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由于语法学者观 点不同、掌握的材料不一样、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一致造成的, 可见语法学体系带有主观成分在科学研究中,对客观存在的同一对象,不同的 学派有不同的认识和说法,这种分歧是难免的,我们应该通过对语法事实本身的 深入研讨,逐渐缩小或部分消除分歧不过总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这是人类对客 观世界的认识规律决定的3、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答:语法具有比较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1)举例:汉语中“看、 说、写、学、讨论”等词可以说成“ 看看 说说写写 学习学习 讨论讨论”等, 可以抽象得出:“有些动词可以重叠 ”这一变化规律因为,语法是从众多具 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一种 语言里具体的词多得很,由此组合而成的具体的短语和句子更是难以计数但是 他们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语法学的任务是描写解释组成词短语和句子的规则和格式由此可见,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2)任何事物在历 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语法也不例外,但是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 来要缓慢得多,这是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系统 例如:古语“陈涉者,阳城人也今有“鲁迅,绍兴人名词和名词性短语 可以直接组合成主语和谓语古今同一,这说明语法具有稳固性4、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答: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 语法上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有共性而忽略了语法 的民族特点我们在研究和说明汉语的语法规则时,不要拿别的语言的语法来硬 套汉语的语法5、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答:语法单位有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的关系可以大致表述为:语素W词 W短语 W句子。

6、举例说明一般的句法成分是如何配对的?答:句法成分配对表前头句法成分后头句法成分成对发生关系举例主语谓语陈述关系老师讲课动语宾语动宾关系小明吃饭定语中心语定中关系数学作业状语中心语状中关系都完成了中心语补语中补关系吃过了7、分析下列短语的句法成分注:此处运用成分符号分析法)(1)奥运奖牌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答:奥运奖牌||长了 (中国人)的志气1 . . 1 I r-r-r-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定中动词名词名词(2)浩瀚太空首次出现中国人的身影答:浩瀚太空||[首 次]出现(中国人)的身影主语||状语谓语 定语宾语定中定中(3)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的崛起答:(新时期)的 改革开放||成就了 (中国)的 崛起・ ・ ・ ・定语 主语|| 谓语 定语 宾语定中定中思考和练习二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此类名称行不行?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此 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答:不能理由(略)二、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 答:划分词类的依据:语法功能、形态、意义;就汉语来说,语法功能是主要依 据,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三者合称为词性三、将下面句子的词划分开,然后列一个实词简表,把其中的实词分别填在简 表里。

1、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 /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2、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 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以后/的/ 事情/3、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 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简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春分清明科学 春天双臂之前知识前面东 西以后事情 秋天半夜月 亮太阳过去到来是 让张开拥抱 想要攀登 研究领会 动手搞下去 出剩下夜游热烈初步 透彻充分 乌蓝睡着了刚刚即将务 必还没有就 决不要只除了都这我们这个你们 什么一片四、给下列各词分别归类热爱;可爱答:动词;形容词)答案;答应答:名词;动词)战争;作战答:名词;动词)非常;平常答:副词;形容词)5、青年;年轻答:名词;形容词)6、坚决;决心答:形容词;名词) 五、“爱、恨、希望”等动词经常受程度副词修饰,“笔直、雪亮、红彤彤、 绿油油”等是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为什么说前者是动词,后者是 形容词?答:理由:“爱、恨、希望 ”这一类动词属于“心理活动动词”,能够前加程 度副词,说成“很爱她、非常恨他、很希望你……”;“笔直、雪亮、红彤彤、 绿油油”属于状态形容词,本身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不能前加“程度副词”六、举例说明“我们”与“咱们”,“你”与“您”,“那”与“哪”用法上 有什么不同? 答:(1)“我们”和“咱们”:举例:“我们都是中国人咱们班篮球比 赛获得第一名我们”只包括说话人一方,排除听话人一方;“咱们”包括 听话人在内2)“你”和“您”:“你”第二人称代词,指听话人一方;“您” 是“你”的敬称3)“那”和“哪”:“哪”是疑问代词;“那”是指示代 词例如:你找哪一家? 你到那儿去坐着七、有人使用“他(她)们”“怹”,这种用法规范吗? 答:不规范如果指代的人里面有男有女,一律用“他们”,如果指代人和物 一起,用“他们”普通话、书面语,没有“怹”这种用法八、误用量词有时是由于没注意方言和普通话的量词跟名词的搭配规律或习惯 的差异试举出“羊、鱼、树、针、桥、车”等十个名词,在他前面填上“一” 和专用量词如“一只[个]羊”,在方括号里填上自己方言的专用量词。

答:此处采用表格更直观普通话一只羊一条鱼一棵树一根针一座桥一辆车方言(云 南方言)一个羊一个鱼一棵树一颗针一个桥一架车九、西瓜摊上写着“5斤以上每斤1元,5斤以下每斤9角”,顾客称了一个5斤的,只给4元5角,小贩硬要顾客给5元为何出现纠纷?谁对?答:出现纠纷的原因:“以上”“以下”没有明确指出是否包含“5 元”这个临 界值,造成两种理解都可以的情况可以明确写成“达到5斤每斤 1 元,不足5 斤每斤 9 角”来消除歧义九、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副 +名”的组合,例如“副+一般名 词”的“很学生、很男人”,“副 +抽象名词”的“很青春特现代”,“副 + 专有名词”的“很雷锋、很中国”,你对这些语法现象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 理由答:一般而言,名词前不直接加副词近年来,在书面中出现一种程度副词修 饰名词的现象,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中都包含一种描 述性语义特征例如“很绅士”中的“绅士”一词就有“有礼貌,有风度,尊重 女性”等语义特性但是,并非任何名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桌子” 一般是不能成立的题目中例举的“很学生、很男人、很青春、特现代、很雷锋、 很中国”等用法,不是很规范,然而这些名词也具有描述性语义,大家相互沿用, 倒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而且在口语表达中使用比较常见。

思考和练习三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答: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就汉语来说,语法 功能是主要依据,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三者合称为词性实词,指有词汇 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虚词,指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 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二、用“ ”号把下面一段话里的虚词标出来,然后列一个虚词表,把它们的大 类小类分别填在表里(重复的可只写一个,并用数码表示重复的次数)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碧蓝碧蓝的.,不沾一丝云彩一股带着清凉和.花香 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早起的.飞燕,掠过小白杨树的.头顶,找食去了.多嘴的.小 麻雀刚睁开眼睛,就吵吵嚷嚷地.讨论早饭该吃些什么牵牛花、向日葵的.花瓣沾 满了.露水,给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得闪闪发光,颜色变得.格外鲜艳了.一只花喜 鹊从村子里飞来,他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对小白杨树们说:“喂!小白杨树,村 子里的.人们就要来修大路啦.词类助词语气词语气词类别大类的17次;地2次;得1次了 3次;啦1次1•第1个“了”表示“已 经”;第2个“了”陈 述语气;2.啦表示感叹语气小类1. “的”字,定语的标志词2. “地”字,状语的标志词3. “得”字,补语的标志词三、下面各组句子里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① 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动词,因为后加名词)② 我去过.上海 助词,因为动词后面)③ 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语气词,句末无语义)④ 他是一个修房子的. (结构助词,后面省略了作宾语的名词)⑤ 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语气词,句末无语义)⑥ 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动态动词兼语气词)三、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1) 问题彻底 地 解决了理由:修饰动词“解决”做状语)(2) 彻底 地 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理由:修饰“解决”做状语)(3) 问题解决 得不彻底理由:动词“解决”后面做补语)(4) 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_的_解决理由:名词“解决”在句中作宾语)(5) 他认为应当认真地 研究理由:修饰动词“研究”做状语)四、 下面两组结构相似的句子意思是否相同?① 我在北京住了.三年■② 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答:意思不一样句①意思:表示已经完成并且不再延续;句②意思:表示已经完成并将继续持续① 我只.同他说过这个问题■② 我同他只.说过这个问题■答:意思不一样句①意思:表示“我”的说话对象只有“他”;句②意思: 表示“我”说的事项只有“这个问题”五、 “我跟他去过”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请分别加上适当的词把不同的 意思都固定下来,并说明各个意思中“跟”的词性答:例如(1) 我跟他去过北京意思:我和他一起去过北京跟”字,连词(2) 我跟着他去过北京意思:他带着我去过北京跟”字,动词(3) 我曾经跟他去过意思:我跟着他去过跟”字,介词六、 改正下列句中实词方面的错误,并说明理由1、 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答: 见闻 改为 见识2、 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们的大人小孩儿没有一个不说她劳动不积极的 答:力气 改为 力 ;删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