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黄炮制及临床应用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33KB
约3页
文档ID:487706930
大黄炮制及临床应用_第1页
1/3

大黄炮制及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11-01-31 来源:安徽省医学协会信息中心【摘要】 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大黄炮制方法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照 【关键词】 大黄;炮制;现代研究;临床应用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1)、唐古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 (R.officinale Bail 1)的干燥根块味苦、性寒、芳香,归脾、胃、大肠、心、肝经,具有攻积导滞、解毒 凉血、活血化瘀、利湿退黄之功为适应临床需要,历代医家采用了炮、蒸、煨、炒、熬、浸、洗、煮、 煅、焙、烧等多种炮制方法,所用辅料有酒、醋、姜、盐、蜜、石灰、米泔水、巴豆、童子便、芒硝、吴 茱萸、当归、红花等,部分方法迄今仍在沿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会使大黄的有效成分发生变化,改变药 理作用和临床疗效,若不能正确掌握炮制方法和不同炮制品对疗效的影响,必将不能药尽其用,甚至产生 毒副作用本文就常用的大黄饮片(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和大黄炭)的炮制方法对化学成分 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作以简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生大黄1.1 饮片制法 取原药材洗净,大小分开,水适量,淋润致软,以水尽药透为度,切块或片,低温干燥或晾干,筛去碎屑1.2 临床应用 生大黄气味重浊沉降,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攻积导滞,凉血解毒,作用峻烈,易伤脾胃。

用于:(1)大便 秘结常配伍他药治疗各型便秘,《伤寒论》大承气汤、黄龙汤和麻子仁丸分别治疗热结便秘、血虚便秘 和阴虚便秘;《温病条辨》增液承气汤治疗津枯便秘;《备急千金要方》温脾汤治疗脾虚便秘等 (2)水肿 《丹溪心法》舟车丸治疗阳水水肿;《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治疗水走肠间,饮邪内结而浮肿胀满者;《伤 寒论》大陷胸汤治疗结胸症 (3)疮疡肿毒《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治疗肠痈;《外科正宗》如意金黄散 外用消肿解毒 (4)黄疸《伤寒论》茵陈蒿汤治疗湿热黄疸 (5)淋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正散治疗 淋症1.3 现代研究 大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主要含有蒽醌类和鞣质,蒽醌的存在形式有结合型蒽醌、游离型蒽醌、二蒽酮蒽 醌等,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6-甲醚等;鞣质类有二苯乙烯苷类、色酮类、 萘酚苷类,苯丁酮类等药理作用有[1](1)泻下作用:大黄中的二蒽酮类(番泻甙)有强烈的泻下作用 (2) 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出血,促进胰液、胆汁分泌 (3)杀菌:大黄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 菌、布氏杆菌、鼠疫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流感杆菌、真菌有抑杀作用 (4)止血:大 黄中含有a儿茶素、没食子酸使凝血系统作用加强。

5)降低血脂:降低血液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6)抗肿 瘤:大黄素、大黄酸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氧化、脱氢和 DNA 复制,达到抑杀肿瘤细胞的作用 (7)肾脏保护 作用:大黄抑制蛋白质分解,能明显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大黄中鞣质对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有改 善作用,促进尿素和肌酐排泄 (8)免疫作用 (9)抗炎作用 (10)抗衰老2 熟大黄2.1 炮制方法 取大黄块或片,置于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蒸至内外皆黑为度,取出干燥2.2 临床应用 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用于年老体虚、儿童患者,《内外伤辨惑论》枳实导滞丸治疗脘腹痞满;《金匮要 略》大黄虫丸治疗五劳虚极;《证治准绳》大黄朴硝汤治疗小儿惊热,二便不通2.3 现代研究熟大黄受热时间较长,总蒽醌减少 1/4以上,其中结合性蒽醌减少 1/2 [2]熟大黄泻下力下降,时间延长, 次数减少,对消化酶抑制作用减弱,肠道副作用少,但可加强胆汁排泄,促进胆囊收缩,有消炎利胆作用[3]熟大黄与生品比较蒽醌苷元下降分别是大黄酸 28.0 %、大黄素 25.8 %、芦荟大黄素 15.9 %、大黄酚10.0 %、大黄素甲醚 10.3 %,成分比例发生变化可能是导致大黄由峻泻转为治疗上焦疾病的主要机理[4]。

3 酒大黄3.1 炮制方法取大黄块或片,按100: 10比例加黄酒,喷淋拌匀,稍闷,待酒吸尽,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干,待色加 深,取出晾干,筛去碎屑3.2 临床应用酒性辛散提升,引药上行,善清上焦实热,酒炒大黄既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增强活血化瘀之功 《张氏医通》三黄栀子豉汤治疗上焦热证;《东医保健》大黄散治疗火热攻上之眩晕、咽喉肿痛等;《伤 寒论》抵当汤治疗蓄血发狂;《医学发明》复元活血汤治疗跌打损伤等;《医宗金鉴》正骨紫金丹治疗跌 打损伤;《张氏医通》大黄当归散治疗目生云翳;《三因》大黄左经汤治疗腰脚痹痛;《兰台轨范》大活 络丹治疗中风偏瘫3.3 现代研究酒炒大黄中总蒽醌减少10 %,其中结合蒽醌减少1/4,泻下作用下降30 %,芦荟大黄素为生品的2.7倍, 大黄素为生品的3.4倍,总鞣质下降18 %,没食子酸减少50 %,解热抑菌作用强[5]饶高雄[6]认为酒炖 大黄泻下力下降 95 %,几乎无泻下功能4 醋大黄4.1 炮制方法取大黄块或片,按 100: 15比例加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吸尽,置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 凉,筛去碎屑4.2 临床应用 醋性酸缓,以制生大黄峻烈之性,醋炒大黄泻下作用缓和,散瘀止痛功能较强。

《瘟病条辨》化癥回生丹 治疗癥瘕积聚;《卫生保健》三棱煎丸治疗食物不化,久而成癖4.3 现代研究 戴万生等[7]认为:大黄醋制后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较生品含量明显下降,而游离型蒽醌含量有增加趋向, 由于大黄经高热醋炒能有效地改变有效成分的比例,若以蒽醌类成分为参数,醋制可有效地破坏强泻下成 分,所以醋大黄活血化瘀作用较好,可用于瘀血诸症5 大黄炭5.1 炮制方法取大黄块或片,置炒制容器,先文火加温,渐至武火,炒至内焦黄外焦黑,取出摊晾凉,注意炒炭若骤然 用武火,易致炭化失效,若火候不及易造成生药成分存在,达不到炮制效果,影响疗效5.2 临床应用 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收敛止血较强,多用于出血症《十药神书》十灰散治疗呕血、咯血、便血;《近 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双炭饮治疗下痢脓血5.3 现代研究大黄炭中结合蒽醌仅为生品的 1/9,还原型蒽醌只有生品的 1/5,而游离型蒽醌是生品的 1.8 倍[8]通过实 验证实,大黄炭大黄酸含量增加,大黄酸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伤口渗出,改善血管脆性,缩短 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生成但也有学者认为鞣质是止血的主要成分[2]6 讨论大黄经炮制总蒽醌变化较少,结合蒽醌下降幅度大,而游离蒽醌下降幅度小,可能是加热过程中结合蒽醌 转化为游离蒽醌,总蒽醌含量变化甚微,游离蒽醌也降低或微增,但长时间高温也可造成大幅度蒽醌类降 低[9]。

总之,大黄经过不同的炮制,其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药理作用亦不尽相同生大黄泻下峻烈,制大 黄作用缓和,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少,且保持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这尤其适用于体虚患者和需 要长期服药患者由于炮制改变了生药成分,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甚至相反的作用,从而扩大药用范围 这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大黄及其炮制品的炮制方法、有效成分、药效作用、作用部位、毒副作用 等,只有这样才能合理遣方用药,达到药尽其用的临床疗效参考文献】\[1\]叶定江,张世臣•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7.\[2\]赵海霞•炮制对大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影响\[J\].光明中医,1997 ,12 (5): 48-50.\[3\]陈豪,池志珍•再论大黄炮制作用及临床正确应用\[J\]•海峡药学,2004,16(4): 91-93.\[4\]李先端,黄璐琦•炮制对中药大黄5种蒽酿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2): 904-906.\[5\]江文君,罗文毓,江萍•大黄炮制研究IV――炮制对大黄鞣质类成分影响的初步探讨\[J\] •中药通报, 1987,12 (12): 220.\[6\]饶高雄,陈素碧,唐素荣,等•滇大黄及其炮制品中蒽酿含量的测定\[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 18 (3):4.\[7\]戴万生,赵荣华•不同醋制方法对大黄蒽酿含量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 (2): 30.\[8\]张学兰.大黄炮制研究简述\[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 (5): 399-401.\[9\]范秦鹤•大黄炮制的历史与现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 20 (1): 34-36.・教学研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