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五篇

冇种爱&****;兂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75KB
约22页
文档ID:105003046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五篇_第1页
1/22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五篇【篇一】南京是一座古老悠久的城市,沉淀绚烂的历史文化然而南京也是一个苦难的城市,经历了历史上的三次大浩劫,明成祖朱棣烧掉了他父亲朱元璋耗费毕生精力修建的南京故宫,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攻陷南京后放火烧光了整个城市然而,最为惨烈的一次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发生的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来南京参观学习第四天了,今天的心情是最沉重的,因为我们要去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曾几何时,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仅是来源于电视、电影和历史课本,那一段中华民族苦难屈辱的历史,象一把利剑深深刺痛我的心30万亡灵的冤魂,魂牵梦绕在脑海里今天,踏上南京这方土地,信步其中,用心体验这座城市曾经遭受过的苦难……蒙蒙细雨中,大屠杀纪念馆的灰墙显得萧杀肃穆,在阴霾的笼罩下愈发显得沉重和压抑进门之前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上的一系列铜质塑像和解说文字逐步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痛苦屈辱的岁月:丧夫失子,仰天悲叹的母亲;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孩子;体无完肤,痛苦万状的老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开始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啊,逃难,是求生的唯一”……这一切的一切,都紧紧地揪着我的心纪念馆正面石壁上醒目的写着,“1937.12.13-1938.1”。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千年古城一片焦土,百姓成为待宰的羔羊、财物洗劫一空,先后罹难的军民达30多万拾阶而上,刚正的青石垒就的城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可摧毁,满眼的鹅卵石是那场浩劫中牺牲的数十万民众馆内四处回响着悲凉的音乐声,让人的心情愈发凝重巨大的墙面用不同国家的字体书写着触目惊心的300000和平大钟通过正门宽阔的小广场,是兀然伫立的残缺的纪念碑,挣扎扭曲的一颗青铜头颅和一条胳膊半陷在鹅卵石中,300000的数字,再一次令人触目惊心凡是到过纪念馆的人应该都会对那些采集的幸存者的脚印记忆尤新,它们代表的是苦难,昭示的是坚定因为尽管不堪回首,经历过那次劫难且尚在人间的人站了出来,并且永远都站在那里,用最最凄惨的人生经历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走进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隔着玻璃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的累累白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见上面刺刀留下的痕迹,看得见子弹穿过的孔洞一垄黄土吸尽了鲜血,化去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惨白的骸骨证明洗刷不去的冤屈在那个展区,展示的一件黄马褂,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是当年一只参加南京大屠杀日本兵穿过的,衣服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名子,虽然过去了82年,但很多名子依然清晰可见。

当年日本人参军出征中国前,所在家乡的村民会在他穿的衣服上写满自己的名子,以祈福他们能早日凯旋归来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上至天皇,下至庶民对侵略、占领中国是多么的狂热我想到了另两个画面:一个是一位日本妇人,拿着一个苹果,对七岁的儿子说:“想吃吗,想吃就去当兵,打回中国去一个是一位教师对台下的女学生说:“我们的士兵在前方为天皇而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要给他们身体上的安慰与生理上的需要台下的女学生狂热地呼喊,争着报名去当军妓我们总是说要把日本人民与侵略者分开,但通过纪念馆的黄马褂、日本妇人对后代的教育还有日本女学生的狂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就是一个侵略成性、禽兽不如的国家,把他的欢乐、欲望建立在其它国家、民族苦难之上与德国人的真诚相比,至今日本拒不认罪,百般狡辩,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行为,值得我们反思,也值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警惕接下来的展区,是日军占领南京后展开的屠城行为,一幅幅血淋淋的图片真实地再现了当年侵华日军的兽性,杀人、强奸、放火、抢劫,无恶不作通过讲解员的讲述以及资料的详细记载,当年日军进入南京后发生2万多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少妇或者老人,无人幸免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日军放火焚烧了建筑物,大火持续几天几夜,无数属于全人类的古建筑以及文化遗产、财产化为灰烬。

繁华的六朝古都,变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可见,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接着走下去,另一个展区讲述的是当年南京安全区建立及存在的经过 1937年11月22日,日军攻破南京防线前夕,留驻南京的外国人成立了名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私人机构安全区又称难民区,位于南京市北部,占地约3.86平方公里,四面以马路为界:东面以中山路为界,从新街口至山西路(南京)交叉路口;北面从山西路交叉路口向西至西康路;美国、意大利、日本、荷兰驻华大使馆所在地和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神学院、金陵中学、鼓楼医院等教会机构在其中,界内分设25处难民收容所,最多时共收容难民近 25万人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下这些名子:约翰·拉贝、魏特琳、约翰·马吉、斯迈思、芒罗·福尔、希尔兹、汉森、舒尔兹、麦凯、皮克林、史波林、贝兹、莫尔斯、利恩、特里默、里格斯、费齐、洛威、克勒格尔、特维内姆、威尔逊、贝茨以及其他没有留下姓名但在南京大屠杀中无私帮助过中国人的外国友人如今,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所创建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事迹,都被镌刻在纪念馆里,将永远得到中华民族的纪念纪念馆里放有约翰·拉贝、约翰·马吉先生和魏特琳女士的铜像,以缅怀他们对身陷囹囫、艰难无助南京平民的无私帮助。

约翰·拉贝利用其特殊身份(德国当年是日本的盟国)担任南京安全区主席,在极端恶劣、艰难的条件下救助了数十万的中国难民,使数万妇女免于被日军蹂躏拉贝先生写下的六本日记,真实地纪录了日军的暴行,后来拉贝先生在远东军事法庭还亲自出庭作证,指正日军当年的暴行约翰·马吉先生当时的身份是南京国际红十字会主席,他用一架16毫米摄像机冒着生命危险在大屠杀期间拍摄了4盘记录日军暴行的录像带,也是世上惟一记录大屠杀真实动态历史的录像带,其历史价值无限后来,约翰·马吉先生的儿子大卫·马吉访问中国时,将那架摄像机和原版录像带无偿捐赠给纪念馆魏特琳女士的身份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主任这位美国友人,被称为血城“菩萨”,她先后四次拒绝美国使馆要求其撤离南京的请求,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帮助中国人,魏特琳女士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专门收容妇女和儿童,因此也是日本兵重点窥探目标在南京大屠杀那段黑暗的日子中,魏特琳是南京妇女眼中的守护神,是她撑起血海中的生命孤岛她守住学校门口,阻止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兵进入校园,她大声训斥,与他们搏斗,保护了无数中国妇女免遭蹂躏她写下了长达60万字的《魏特琳日记》,她的日记成为真实、准确、完整揭露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

由于长期劳累和过度的精神压力,她患了严重的忧郁症,后来经劝回国治疗1941年5月14日,她选择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打开厨房的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看了她的事迹简介,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向她的钢像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接下来的展区,是日本战败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及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宣判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原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璈的这句话被镌刻在纪念馆的墙壁上《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书》被陈列在那里,针对南京大屠杀,里面写到:“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日本兵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希望我们的后代也记下这些名子:柳川平助、松井石根、朝香宫鸠彦王、谷寿夫、田中军吉、吉住良辅、秋山义允、田中静壹、末松茂治、矶田三郎、秋山充三郎、奥保夫、井敏明、野田毅,是这些畜生指挥了南京大屠杀,其中后两位实施了臭名昭著的杀人比赛除了朝香宫鸠彦王以外,其它的都受到了历史的惩罚,有的在其它战场被盟军或者中国军队打死,有的被列为战犯处以绞刑或者枪毙。

走过审判展区,是一面挂满人物照片的墙,这些都是纪念馆采集到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也是那段历史的活见证者墙上1000多幅照片的主人,目前仅有200余人还活于世上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都将离开这个世界,但他们的照片将永远被悬挂在这里,这儿将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因为这儿长眠着他们的亲人、同事或者朋友,他们属于那个年代,属于那段历史,属于纪念馆展墙上还有一尊东方女人的铜像,铜像的主人叫张纯如,祖籍南京,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是这位美丽的美籍华裔女人,写出了《南京暴行》这部书,震惊了西方世界,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气,直面了人类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记忆;也是她,发现了尘封半个世纪的魏特琳日记,给我们复活了魏特琳这位伟大的女性因为写《南京暴行》,她接触的全是残忍和血腥的历史事实,加上艰苦的采访和写作,最终导致她患上抑郁症,以致精神崩溃,2004年她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只有36年的年轻生命在馆内观看了两个小时,虽然很累,但与累相比,更多的是震撼以及感动我没法想象一个平民百姓对死亡的恐惧之情;无法想象在他们面前比“死”更恐怖的日本人更无法想象抗日军人的英勇无畏;无法想象他们面对凶残的敌人时的睿智。

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但是它确确实实发生了,发生在了中国,发生在了南京-----一个著名的古都!但在那个时候古都变成了废墟我走出纪念馆里,然而纪念馆里那血淋淋的一幕幕却在脑海里不停地出现,使我窒息我眺目远望,六朝金粉的古都,虽然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我感觉空气中仿佛充满了血腥味,我又记起纪念碑文上的话:“其时阍国弱,无力御辱”,也记起拉贝日记中的那句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落后就要挨打,愚昧就要挨打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能真正的以史为鉴,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逝者安息,生者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为中国梦而奋斗篇二】“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是雕刻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墙上的一段警言,它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雕刻在我的心中6月29日,来安县审计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南京市江东门,这里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1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暴行,三十万同胞惨遭不幸,让世人震惊。

纪念馆的整体设计形状为“和平之舟”,像是一座拔地而起的船头造型从侧面看,又像一把被折断的军刀;从空中看,又是一个化剑为犁的立面外观大气肃穆,设计布局寓意深刻纪念馆前半部寓意为“白骨为证,废墟为碑”;后半部分体现了“人类家园,走向和平”整个建筑设计构思可以用“死亡、和平”四个字来概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充分体现了建馆的指导思想,和平是人类发展的主题在《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展厅中,大家仔细观看了每一件展品,一件件史实资料及“万人坑”白骨,让人陷入了沉思特别是国际友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拍下的影片,详细记录了日军烧杀抢掠奸淫的暴行,令人发指现在南京大屠杀受难者、亲历者还有健在100多人,他们的口述就是铁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大屠杀纪念馆时会见幸存者代表时指出,“你们当年见证了这段重要的历史,这样一段苦难的历史不能忘记啊日本军国主义企图篡改历史,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是不能容忍,也是坚决不会答应的今天在建党96周年之际,我们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就是要不忘历史有句话说得好,中国的武器再不行也是保护你的,外国的武器再好也是揍你的!所以,勿让仇恨、厌世、恐慌和抱怨像一颗种子一样摧毁整个社会的和谐。

历史和世界上当今现实告诉我们:没有了国家,我们什么都不是,只能任人欺辱宰杀落后就要挨打,南京三十万同胞的白骨就是血淋淋的铁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