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颈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颈椎间盘突出症指由于退行性变、颈部创伤等因素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或脊髓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发病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突出部位以C5C6,C4C5多见一、概述一、概述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头颈部外伤二、病因二、病因A AB BC CD D纤维环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其纤维首先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最后破裂大多数颈椎间盘突出发生在第5、6颈椎在慢性劳损和椎间盘退变基础上发病由于变性纤维环的弹性减退而不能承受椎间盘内的张力三、发病机制三、发病机制中央突出型侧方突出型旁中央突出型四、分类四、分类五、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1.1.中央突出型中央突出型(1)症状不同程度的四肢无力,且下肢重于上肢,表现为步态不稳严重时出现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2)体征不同程度的肢体肌力下降深、浅感觉异常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现象2.2.侧方突出型侧方突出型(1)症状后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颈部后伸时疼痛加剧,并向肩臂部放射一侧上肢有放射性疼痛或麻木2)体征颈部活动受限病变节段相应椎旁压痛、叩痛。
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受累的脊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肌萎缩、反射改变等五、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3.3.旁中央突出型旁中央突出型(1)有侧方突出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体征2)单侧脊髓受压症状:患侧下肢无力、活动不便、踩棉花感等五、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受累椎间隙变窄及骨赘增生等CT:可见突出椎间盘压迫脊髓,增生骨赘突入椎管内MRI: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清楚显示椎间盘突出和脊髓受压程度肌电图用于确定神经根损害,并对神经根的定位有所帮助肌电图阴性表示神经根功能尚好六、六、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1.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基本疗法1)适应证: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颈椎间盘突出症仅表现为神经根性症状者;颈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但病人无法承受手术治疗者2)方法:颈椎牵引、佩戴颈托、推拿按摩、理疗、药物治疗七、七、处理原则处理原则2.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1)适应证:神经症状反复发作,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上肢症状重于颈部症状,且经至少6周的保守治疗无效者;出现明显脊髓压迫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者;影像学表现有明确的椎间盘突出,与临床表现相一致。
2)方法: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七、七、处理原则处理原则八、八、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1.非手术治疗的护理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2)术前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俯卧位训练(3)安全护理改变生活习惯的训练改变生活习惯的训练 u术后因绝对卧床休息,且颈部制动,因此术前指导病人床上使用便器进行大小便,教会患者正确应用腹压排空大小便,避免术后插导尿管,减少感染机会u流质食物借助吸管完成进食,半流质和普食需他人喂食,同时嘱病人吞食时,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引起呛咳;u术前护士向吸烟者说明吸烟对手术及术后的危害,引起病人的重视,并协助家属对病人进行监督八、八、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气管推移的训练气管推移的训练 u向患者解释推移气管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使其理解和配合训练u具体方法:病人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后伸,护士或陪护人员站在病人的右侧,用拇指或 24指指腹沿气管旁侧,将气管、食管向非手术侧推移,须超过中线,并尽可能避免牵拉过程中的中断u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至少3天,身体肥胖、颈部粗短者至少 5天,每天34次,即气管被推移过中线持续 1小时以上,病人主诉无明显不适感,病人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无显著性变化,摧移时注意力量强度,避免皮肤损伤。
八、八、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和咳痰 u护士要教会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即咳嗽时胸廓会增加活动度,而不是局限在嗓子让病人深呼趿,在呼吸末咳嗽,重复数次在咳嗽或咳痰时,可以用手轻压颈部,以得到外力保护心理护理 u采取针对性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使患者有一个健康心理,取得医护、医患之间最大程度的理解与合作,为手术创造一个良好条件八、八、术前护理术前护理2.2.术后护理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2)体位护理(3)功能锻炼(4)并发症的护理1)呼吸困难2)伤口出血3)脊髓神经损伤4)吞咽困难5)植骨块脱落、移位八、八、术后护理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持续心电监护六小时,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况2.脊髓神经功能观察:密切观察双下肢肌力、感觉及活动功能、括约肌功能3.切口引流管的护理:保持负压球处于负压状态,翻身时避免牵拉使引流管滑出、扭曲或成角,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4.体位护理:术后将患者平移至病床,每两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可以左右侧卧位5.疼痛护理:观察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疼药并给予心理护理,分散病人注意力6.功能锻炼:麻醉清醒后可以做踝泵运动,股四头肌静力收缩。
术后第一天直腿抬高运动术后一到两周五点支撑法术后三到四周三点支撑法练习术后五到六周飞燕式练习法术后七到八周视恢复情况下床活动八、八、术后护理术后护理l限制颈椎活动:限制颈椎活动:l患者头颈两侧各放置 1只沙袋,并用颈围固定颈部,防止过度伸屈,翻身时由 2名护士协同操作,使颈、肩、躯干处于同一水平,侧卧时颈部稍抬高,避免屈伸、扭曲,保持颈椎相对稳定l加强病人呼吸道管理:加强病人呼吸道管理:l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形态、频率、节律、幅度的变化,给予呼吸功能监测,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吸引器等;l常规用药雾化以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炎症,稀释痰液,定时给患者叩背,并鼓励患者深呼吸及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l嘱患者进食冰冷食物,如冰砖、雪糕等,以减少咽喉水肿与充血八、八、术后护理术后护理l伤口的观察:伤口的观察:l防止血肿压迫脊髓、气管而窒息l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负压引流管,防止血块阻塞导致创口积血l随时倾听病人的主诉,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l饮食护理:饮食护理:l术后第 1天,在补液基础上,鼓励患者进食,先进流质饮食,后根据情况改为半流质,逐渐增加至普食l 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 术后第 1天指导病人和家属对肢体和关节做主动和被动锻炼。
上肢包括握、伸属活动;下肢包括直腿抬高、负重抬举、伸屈活动;并进行肌肉按摩每天至少 3次,每次 1530分钟,可有效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 23天在颈托保护下行走,可以观察临床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八、八、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相关疼痛的知识,减轻心理压力及分散病人注意力减少引起疼痛的因素创造舒适宽敞、安静的环境使用药物、物理及针灸等止疼的护理措施,遵医嘱使用药物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术后长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保持床单位整洁、舒适给予骨隆突处垫软枕及教会家属按摩按时给病人翻身,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做到七勤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三、焦虑三、焦虑/恐惧: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环境的改变有关恐惧: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环境的改变有关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关心了解病人,耐心解释相关疾病的知识护理人员可以向病人讲解同种疾病术后愈合良好的例子,增强病人的信心让病人的家属、亲戚、朋友多关心支持病人四、便秘:与长期卧床及饮食结构不完善有关四、便秘:与长期卧床及饮食结构不完善有关。
护理措施:饮食结构要调整,嘱病人多吃纤维素高的蔬菜水果让病人心情放松,保护好病人的隐蔽性按时排便,鼓励结肠刺激最强烈时排便即 早上饮水后舒适的姿势,增强患者舒适感五、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五、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l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l注意病房开窗通风,空气清新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性雾化吸入遵医嘱予抗生素,注意无菌操作出院指导出院指导1.术后带颈托3个月2.避免颈部活动禁止做低头,仰头,旋转等动作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看书,看电脑,防止颈部疲劳过度避免高枕,保持颈部功能位3.术后3个月禁止负重,抬重物4.坚持肢体功能锻炼5.颈托护理:定时清洗,保持清洁内垫小毛巾,防止压伤皮肤松紧适中6.复诊时间:本地1个月,外地3个月如伤口红肿,渗液,疼痛,外伤请立即就诊出院指导出院指导术后功能锻炼术后功能锻炼1.双手握力练习和手指屈伸练习方法:用力握拳和伸手指交替进行,双手握各种形状物体,练习手指及拇指的屈伸,手指内收,外展及协调动作15-30分钟/次,2次/日2.四肢关节活动练习:肘关节屈伸,肩关节内收,外展;腕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练习,3次/日,30分钟/次。
如肢体活动受限,由家属协助完成3.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1)纠正不良姿势2)注意颈部保暖3)选择合适枕头及床垫4)避免外伤:行走或劳动时注意避免损伤颈肩部八、八、护理措施护理措施谢谢观赏!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