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历史复习材料 注:为地区或地名、为年代 、为历史名词、为身份,为地位 第一章(唐开漳境两宋兴) 1. 文明起源: 【1】在漳州市芗城区北郊莲花池山、竹林山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证明了早 在 8 万至 4 万年前这里就已有人类活动到了1万年前,“东山人”在东山、漳 浦、云霄、一带生活着,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度时期 【2】商周时期,漳州先人就能够把自己的活动记载在“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 上该石刻被确认为中国南方最古老石刻 【3】漳州早期居民为南越族为主 2. “开漳圣王”陈元光 【1】公元 669 年(唐朝) ,陈元光随父亲陈政率兵入闽,686年,陈元光奏请唐 朝政府正式设立漳州,下辖漳浦、怀恩二县,陈元光成为首任漳州刺史后人 尊称陈元光为“开漳圣王” 漳州的建置标志着名南地区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 新阶段 【2】陈元光( 657~711 ) ,河南光州固始人威惠庙” 反应了漳州百姓对陈元光 的感念之情 【3】唐朝时封建文化开始在漳州普遍传播的时期位于芗城浦南的松洲书院, 是福建省最早的书院,也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 两宋时漳州的长足发展: 【1】漳州建州 100 年后,相当一部分居民定居在九龙江畔,普遍种植木棉,种 植荔枝、甘蔗、柑橘等水果,漳州逐渐成为著名的水果之乡 【2】宋代,漳州著名手工业为棉纺织业、煮糖业、制盐业、造船业。
【3】南宋建立的江东桥(虎渡桥)是福建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第二章( 明清繁荣近代抗争) 1. 东南大都会: 【1】到明代中叶时期漳州人口已达26.6 万人,号称“东南大都会 ” 【2】明代是漳州制船业的鼎盛时期, “福船”一部分是漳州制造的 2. 小苏杭月港与神秘的“克拉克”瓷: 【1】16世纪至 17世纪前,漳州月港逐渐代替泉州港,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 的主要起航港;人称“小苏杭” ,与福州港、泉州港、厦门港并称为福建历史上 的四大商港 【2】漳州纺织品漳纱、漳缎、漳绒由月港远销海外,在平和发现的“克拉克” 瓷就是一个有力佐证 3. 漳州三宝: 【1】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 “南国花王”之称)、八宝印泥、片仔癀 4. 俞龙戚虎,杀贼如土 【1】明初,日本海盗——倭寇开始掠夺漳州沿海各县明大将俞大猷和戚继光 率军进入漳州,与漳州军民并肩作战,到1565年漳州倭寇基本肃清固有“俞 龙威虎 杀贼如土”的谚语 5. 天地会: 【1】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发源地云霄(洪二和尚创立) 6. 太平天国余部在漳州: 【1】1864 年 10 月侍王李世贤攻占漳州7. 中国南部革命中心 【1】1917 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在广州成立护法政府。
1918 年,护法军 政府派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率部入闽,建立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护法区被誉为 “中国南部革命中心” 第三章(前仆后继换新生) 1.1919 年,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暴由北京迅速扩展到全国,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漳 州传播,为后来漳州工农运动的发展与中共闽南党组织的建立打下基础1926 年 11 月 10 日,北伐军东路军开进漳州,1972 年 1 月在漳州成立了以罗明为书 记的中共闽南部(特)委 2.1928 年 3 月 7 日,平和暴动打响了福建工农革命武装暴动的第一枪,平和暴 动被誉为“全福建省暴动的先声” 3.1932 年 4 月 20 日, 毛泽东、聂荣臻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一举攻克漳州, 取得漳州战役的重大胜利中央红军进漳,推动了闽南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 4. 芗潮剧社: 【1】 宣传抗日主义救亡运动, 把漳州及闽南一带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1934 年春) 5、东山保卫战: 【1】1937年,龙海港尾南炮台守军与日展开激战,击沉敌舰一艘,打响漳州抗 日第一炮 【2】东山保卫战 1938 年——抗日战争时期 6、1949年漳州解放(东山岛是漳州最晚解放的地点,1950年 5 月 12 日解放) 。
第四章(英才辈出竞风流) 1. 朱熹,一代宗师,著名学者、教育家、文学家1190 年,朱熹任漳州知州, 在漳期间,最重要的学术活动是在白云岩诠注四书历史上吧朱熹看做是漳州 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2. 明末张燮龙溪石码人月港对外贸易鼎盛时期最有学术价值的为《东西考 洋》 3. 黄道周,漳浦县铜山所深井村(金东山县桐林镇)人明末著名学者、政治 家、理学大师(明末文化巨子) ,漳浦人 4. 蔡新,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文臣、学者,政治思想开明,主张开放海禁,发 展贸易参与编写《四库全书》 ,漳浦人 5. 林语堂,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语言家(《京华烟云》)称为“两 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 6. 赵以成,医学家,我国杰出的神经外科创始人 第五章(溯源连本是一家) 1、海澄人颜思齐被称为“开台王” ;吴沙被称为“开兰始祖” ;吴凤被誉为“阿 里山之神”;三人合称为“开台三公”. 2、简大狮被称为“中国最有志气之人” 3、台湾居民有 35.8%祖籍在漳州,讲闽南话的人约占总人口的80% 左右 4、歌仔戏源于漳州的锦歌,芗剧和歌仔戏被称为“两朵连枝并蒂的姐妹花” 5、台湾与漳州有共同宗教信仰。
台湾民间崇拜的开漳圣王、保生大帝、 主师公、 关圣帝君,祖庙都在漳州 第六章(海外赤子情义深) 1、林文庆(原籍海澄县)被誉为“马来亚橡胶种植之父”;陈齐贤被誉为“马来亚橡胶艺祖”;许泗章(原籍龙溪县)被誉为“泰国拉郎锡矿的开发人” 2、新加坡是华侨最聚集的国家,约占77% 3、李林,被贺龙称赞为“鬼子听了名字都害怕的女英雄” 4、祖籍在漳州的华侨90% 居住在东南亚孙中山说过:“华侨是革命之母 ”第七章(畅游名胜享醇风) 1、赵家城被称为“宋城” ,为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美所建;文庙:建于宋庆 历四年( 1044) ,道路左右建有“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两牌坊;云洞岩被誉 为“闽南第一碑林” ,原名石壁山;风动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漳州剪纸 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布袋木偶戏(掌中戏)被誉为“世界一流艺 术品” 第八章(当代漳州展熊资) 1、1985 年漳州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 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 2、2002 年,漳州市委、 市政府确立 “工业立市” 发展战略, 全市已建成以食品、 机械、材料、能源4 个主导行业和药业、家具、电子3 个重点行业为主体。
3、漳州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1985 年 全市已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98 年全市通过“两基”达标验收,1994 年定为全 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