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71KB
约3页
文档ID:516539631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_第1页
1/3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当劳务关系的平等主体是两个,而且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时,它的情形与 劳动关系很相近,从现象上看都是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因此两者很容易 混淆还有一种派遣劳务人员或借用人员的情形,致使两个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与派出或借 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紧密地交叉在一起这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相联系的一 面在劳动关系调整工作中,时常遇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并存的情况,弄清两者的区别, 对于做好劳动人事工作,正确适用法律、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显得特别重要从整体上看,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主要有五点:(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 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 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 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二)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 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 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等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虽然法律 地位是平等的,但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人单位是强者,劳动 者是弱者而与劳动关系相近的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或者说是经济关系 即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扌艮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三)劳 动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 务关系中的劳动主体,一般只获得劳务报酬四)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适用《劳动 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合同法》五)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 J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 立出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 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 一种经济关系其主体是不确定的,可以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 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其适用的法律不是《劳动法》而是《合同法》劳务关系、 劳务合同是一种顾名思义的通俗称呼,在《合同法》中没有这类名称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 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必备的条款。

其内容可依照《合同法》第12条规定,由当事人根 据具体情况自主随机选择条款,具体约定目前,与劳动关系相近的一类劳务关系大致有以 下几种情形:(1)用人单位将某项工程发包给某个人员或某几个人员,形成劳务关系2)用 人单位向劳务输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员的条件,由劳务输出公司向用人单位派遗劳务人员,形 成劳务关系3)用人单位中的待岗、下岗、内退、停薪留职人员,在外从事一些临时性有 酬工作而与另外的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务关系4)已经办手续的离退休人员,又被用人单位 聘用后,双方签订聘用合同这种聘用关系类似于劳务关系5)个人或家庭与从事非全日 制劳动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劳务关系的范畴为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的人员人身损害赔偿分以下几种情况:(1) 为他人提供无偿劳务的,在从事帮工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承担赔偿责任 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人的,不承担赔偿责任2) 由于帮工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赔偿权利人请求帮工人和被帮工人承担连 带责任的,法院应予支持3) 帮工人因帮工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的, 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4) 帮工人因第三人侵权遭受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人不能确定或 者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2、法律关系主体不同(1)“劳动关系”中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特”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 “劳动者”特指符合劳动年龄16 (周岁)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没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自然人2) “雇佣关系”中的主体是雇主和雇员雇主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自然人和用人单位雇员则不限于劳动者的范畴,达到 法定退休年龄的自然人不能作为“劳动者”,但能够作为雇员3、是否具有隶属性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具有隶属性,劳动者要加入用人单位成为 其一份子劳动者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与指挥而“雇佣关系”中的雇员与雇主之间就不存在隶属关系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保姆 与雇主之间(非家政公司委派)就没有隶属关系,保姆不可能成为雇主的家庭成员4、纠纷处理方式不同用人单位雨劳动者之间的纠纷属于劳动纠纷,应当首先劳动仲裁而雇主与雇员之 间的纠纷应当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5、支付报酬的方式不同劳动关系以工资的方式定期支付报酬;雇佣关系多为一次性地即时清结或按阶段、 按批次支付报酬四、用人单位作为雇主的法律风险在法理上,用人单位与自然人之间可以成立雇佣(劳务)关系,但存在范围极其狭 窄。

例如:用人单位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自然人之间就是典型的劳务(雇佣)关系如果用人单位与自然人(符合劳动者特征)之间长时间存在管理、指挥关系,而且 劳动者要遵守其规章制度,按时领取报酬的情况之下,只能是劳动关系,而非劳务关系即 使双方之间签订所谓的“劳务合同”,也无法改变不“劳动关系”的事实上述行为可能导 致法院认定用人单位雨劳动者之间没有劳动合同,而要求双倍赔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